這個國慶節
來青海就不能錯過茶卡鹽湖
秋天的茶卡鹽湖
是藏在童話世界裡的場景
讓你暢遊在美景中
秋意漸濃
茶卡鹽湖的旅遊熱度依舊不減
如詩如畫的鹽湖生态景觀
吸引了衆多遊客前來參觀遊玩
這個假期
如果你來青海
就讓我們相約茶卡鹽湖吧
茶卡鹽湖精品半日遊攻略來喽
精品半日遊覽線路:遊客中心→景區入口→導遊全景圖→鹽工禮堂→(坐電瓶車到天空之鏡廣場)→天空之鏡廣場觀景台(觀看演藝、鹽雕、敖包、經幡等)→天空之鏡小火車站(乘坐小火車)→天鏡碧水小火車站→千映慕雪區域下湖體驗→(步行)天際心悅遊船站→(坐遊船)→鹽文化館→(電瓶車)景區出口。
第一站 鹽工禮堂
景區内有一座傳承着工業記憶的建築——鹽工禮堂。始建于1977年,占地面積約1098.77平方米,禮堂内可供400多人觀看演出。這裡承載了幾代鹽工的美好記憶。在那個沒有太多娛樂設施的年代,每天下班後,職工們都是在這裡看電影、開大會、舉辦聯誼活動,說說笑笑緩解一天的疲憊,度過自己的休閑時光。在老一輩鹽工心中禮堂不單單是一座建築,已經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精神寄托。鹽工禮堂旁就是景區火車站的起點,我們可以從這裡出發,乘坐時速八公裡的寸軌小火車,慢慢沉浸入這個雪白的世界。
第二站 鹽湖濕地
昔日的鹽堿地漸漸繁茂,起初這裡是寸草不生的鹽堿灘,後來随着一代又一代茶卡人的修複與治理,濕地面積逐漸擴大,現在這裡成為候鳥南飛的中轉站和很多野生動物的夏季栖息地。這片濕地是茶卡鹽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美印證。
每年夏季,這裡有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大量的白鹭、大天鵝、赤麻鴨、灰鶴、鵝喉羚等二級保護動物在此繁衍生息,景區及周邊各類野生動物達40餘類。
第三站 天空之鏡廣場
天空之鏡廣場最顯眼的是一塊景觀石,上面刻着“天空之鏡”四個字。這是已故青海省著名書法家、書法家協會主席林錫純先生題寫的。林錫純先生是青海省文化名人,《西甯晚報》報頭也是由林老先生題寫的。
鹵水池
雖然還沒到真正的天空之鏡,但可以在天空之鏡廣場,先體驗下鹽湖的鹵水池。鹵水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俗語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鹵水是我國北方制作豆腐常用的的凝固劑。
鹽雕群
大型鹽雕群,記錄了和鹽湖有關的曆史和傳說。這裡最具代表性的是成吉思汗、瑤池相會、巫鹹、曆史的遺迹-景頗族4座鹽雕,2011年,茶卡鹽湖鹽雕群被世界紀錄協會認定為世界最大戶外鹽雕藝術群。
其中最引以為傲的便是成吉思汗鹽雕,這座鹽雕高10米、長50米、寬31米,耗鹽量5800噸,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前胸右側是他能征善戰的四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
經幡廣場
天空之鏡廣場可以看到由彩色旗子搭建起來的景觀,它叫做“風馬旗”,也叫做“經幡”,大家靠近後會看到,每個彩色布條上都寫有藏族的經文,這是當地藏族人民誦經祈福的一種方式;旁邊還有蒙古族的“敖包”,它也叫“俄博”, 是當地蒙古牧民祭拜“海神”的一種精神寄托形式,也是祈禱幸福平安的象征。它是由石頭堆、土堆、木頭堆所堆積而成的。當地的牧民為了感謝和祈求穆瑤洛桑瑪女神的庇護,在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會在這裡舉行盛大的祭湖儀式,牧民們會身穿節日盛裝,帶着松枝、柏香、酥油、青稞、糌粑、牛奶、白酒等物品到這裡祭祀,并在樹枝上系上各色哈達,之後還會進行賽馬、射箭、摔跤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慶活動,氣氛十分熱烈,這一祭湖儀式到距今已有241年的曆史,并且在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第四站 生态休養區
乘坐小火車進入鹽湖後,可以看到鹽湖生态休養區,根據景區規定,生态休養區暫時不能下湖。青海省既是生态資源的寶庫,又是生态安全的屏障,在生态保護上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景區堅持“保護與開發并行”原則,明确劃分了生态休養區、開采生産區和遊覽體驗區,制定了年度劃區域定時休養政策。所以也請大家支持配合,在規定區域下湖,共同保護我們的環境。
第五站 核心遊覽區
進入景區的核心體驗區,可以下湖進行深入的體驗,但是有幾點溫馨提示和注意事項。
首先,要注意安全。在湖面上可以看到一些大小不一、顔色較深的區域,這是鹽溶洞,當地人俗稱為氣眼。它相當于鹽湖的呼吸系統,鹽蓋有薄有厚,當湖底的水遇到較薄的鹽層、就會穿透薄弱處上升,形成鹽溶洞。在下湖遊覽過程中需要遠離鹽溶洞,以免跌落或擦傷。
第二,注重保護生态環境。青海是三江源頭,中華水塔。在遊覽的過程中,不能赤腳或穿一次性鞋套下湖,需租賃環保鞋套下湖。
第三,看護好老人兒童及随身物品。換鞋套時要看好自己的物品,湖畔設置自助寄存櫃,有需求的可以進行寄存,下湖拍照時一定要注意拿好手機和相機,避免掉入湖中。
第四,掌握一些拍照的小技巧。如果大家想要拍出網上看到的漂亮照片,首先建議大家穿着顔色飽和度較高的衣服,比如紅色、黃色或藍色,景區也設有服裝租賃區;其次建議照相時距離稍微遠一些,湖中倒影需要遠距離拍攝,距離越遠拍攝的倒影越清晰,這樣才可以拍出倒映的效果,景區也設有攝像服務,您可以根據自我需求選擇。
拍照技巧:
1.較好的拍攝時間是早上9點之前和下午5點之後。尤其是日落西頭,天光将變得越來越美。雨過天晴的傍晚,白色的湖倒影出湛藍的天空,棉花糖似的白雲,以及暖暖的夕陽。
2.拍攝倒影,建議在上午10點和下午4點左右,保持水面平靜,不要過多的走動,拍攝的效果更好。
3.拍攝服裝建議:一般選擇豔麗純色的服裝,倒影就會比較清晰明豔。
第六站 天際心悅站
在核心遊覽區盡情遊覽後,可以選擇前往天際心悅站碼頭,乘坐遊船返回。注意兩側,景觀大道全是用茶卡鹽鋪設出來的,走在這條用鹽鋪成的道路上,别有一番感受。
茶卡鹽湖景區圍繞生态環保的目标,考慮到鹽湖生态特殊性,在景區内設置了車廁、船廁,滿足遊客如廁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護鹽湖的生态環境。每天運出景區外進行吸污清理處理,景區建成2座(300m3/d、1400m3/d)污水處理站,有效處理景區産生的污水,經過處理後的水用于景區綠植澆灌,全面提高景區水資源再利用率,解決景區污水處理問題,保護鹽湖水生态。為确保您在景區的遊覽安全,特制旅遊安全須知,請您認真閱讀并切實遵守。
第七站 鹽文化館
從湖心乘坐遊船到達東碼頭,可以看到鹽山、運鹽的場景。上岸後可到達鹽文化館。
茶卡鹽湖文化館位于東碼頭北側,館内以茶卡鹽湖3000多年的開采曆史為背景,講述鹽湖的形成過程、鹽湖特質、鹽鹵水成分、鹽晶形成原因等知識,探秘鹽在生活中的日常使用及作用,以及鹽在曆史長河中随着生産工具工藝的改進,從最原始僅做食用,發展為如今多功能、多用途,鹽的功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并且還在繼續擴充。
鹽文化館還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孩子們可以在鹽池體驗采鹽的過程,制作小鹽雕擺件,觀察白色的鹽是如何變成彩色的,親身感受粉末狀的鹽如何變成硬朗的鹽雕,看鹽顆粒脫變的過程,從鹽鹵水、鹽晶、鹽根到鹽顆粒的變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