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給詩歌配插圖的方法

給詩歌配插圖的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8:22:04

小時候背了很多古詩,現在印象還比較深刻的,有李白《望廬山瀑布》、張繼《楓橋夜泊》、柳宗元《江雪》、馬緻遠《天淨沙·秋思》、範仲淹《蘇幕遮》、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給詩歌配插圖的方法(詩歌怎樣才有畫面感)1

細細想想,這些詩絕大多數畫面感很強,所以不容易忘記。

這也提供了一個思考的維度,如果我們要增強詩歌的感染力,也應該從塑造作品的畫面感去入手。

那麼,詩歌的怎樣才能有畫面感呢?

其實,可以從細膩、精确、飽滿三個維度着手,用栩栩如生、有色有色的具體形象去吸引讀者眼球,引發讀者聯想。

所謂刻畫細膩,就是運用“五感法”去描寫事物,即視覺(眼睛看到)、聽覺(耳朵聽到)、味覺(鼻子聞到)、觸覺(身體感知),從一個角度或多個角度去狀寫事物。

而精确和飽滿是對使用“五感法”的具體要求,即:捕捉事物特征要準确,刻畫力度要飽滿,不要“畫虎不成反類貓”,最後寫成了“四不像”,讀者如墜五裡霧中,不知所雲。

翻開曆代詩人的作品,其實很多詩并不是隻寫一種感覺,而是夾雜了兩至三種感覺,比如白樂天的五絕《夜雪》,就同時寫了四種感覺:

已訝衾枕冷,(觸覺)

複見窗戶明。(視覺)

夜深知雪重,(靈覺)

時聞折竹聲。(聽覺)

四種感覺交織渲染,塑造出了一個立體的大雪之夜,滿滿的畫面感和現場感是不是撲面而來?

下面,把描寫五種感覺比較典型的詩詞分别各舉兩例吧。

一、視覺

給詩歌配插圖的方法(詩歌怎樣才有畫面感)2

詠雪

〔清〕鄭燮

一片兩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梅花都不見。

賞析:這首詩描繪天地茫茫的雪景,純粹是眼中所見,沒有一絲雜念。

《題秋江獨釣圖》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絲綸一寸鈎。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獨釣一江秋。

賞析:較前一首,多了高邁的歌聲,畫面忽然立體起來,變成了三維。

二、聽覺

給詩歌配插圖的方法(詩歌怎樣才有畫面感)3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賞析:人影不見,陽光、深林、青苔,無一不是靜态,隻有隐隐約約傳來的人語,是唯一活動的元素。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賞析:蟬飲清露,疏桐流響,最後一聯名句,讓不絕如縷的蟬唱流出詩篇,一直在後世回響。

三、嗅覺

給詩歌配插圖的方法(詩歌怎樣才有畫面感)4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賞析:梅,寒,雪,都是靜态畫面,“暗香”兩字一出,畫幅頓時香氣溢動。

《絕句》

〔元〕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賞析:花香隻是入鼻,終覺膚淺,為之相思入夢,才形容得徹底。

四、味覺

給詩歌配插圖的方法(詩歌怎樣才有畫面感)5

初夏睡起

〔宋〕楊萬裡

梅子流酸濺齒牙,

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

賞析:詩人的描寫太成功,每次讀到詩句,都覺得齒牙濺酸,好像舌尖當真含着梅子一樣。

食菜尾羹綠豆澆飯

〔清〕鄭孝胥

雞子調黃嫩似橙,

芥根屢切不妨生。

會心正在酸鹹外,

一啜閩中菜尾羹。

賞析:烹饪是舌尖上的藝術,廚師和食客之間的頂級交流,最難得“會心”二字。

五、觸覺

給詩歌配插圖的方法(詩歌怎樣才有畫面感)6

《寒閨怨》

〔唐〕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靜,

真珠簾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

燈底裁縫剪刀冷。

賞析:詩名“寒閨”,自然是良人不在,手裡是冷如清水的剪刀,心裡是翦不斷理還斷的幽怨。

《秋夕》

〔唐〕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賞析:和夜色一樣清涼如水的,是無處排遣的寂寞情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