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73歲女性患者再次就診蘭大二院泌尿外科。該患者4年前因間斷性肉眼血尿就診我科,診斷為膀胱腫瘤,行經尿道膀胱腫瘤整塊剜除術,術後病檢提示肌層浸潤性高級别尿路上皮癌。當時患者及家屬拒絕膀胱根治性切除術,行規律膀胱灌注表柔比星8月餘,期間未行複查及其餘治療。本次因持續性肉眼血尿3天入院,入院後查CT提示左側腎盂占位合并膀胱占位,行膀胱鏡檢示左側輸尿管口持續噴血,膀胱後壁可見1cm菜花樣新生物,原手術瘢痕位置未見明顯異常,診斷為膀胱癌合并腎盂癌。尚攀峰教授再次為患者行經尿道膀胱腫瘤剜除術加一體位經腹全腹腔鏡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術,手術曆時3小時,患者恢複良好已出院,病檢提示腎盂輸尿管交界處高級别尿路上皮癌(浸及肌層,脈管腔内見瘤栓,輸尿管附帶膀胱壁未見癌侵及),以及膀胱内高級别乳頭狀尿路上皮癌,局部浸潤至皮下結締組織。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包括腎盂癌和輸尿管癌,占尿路上皮癌的5%~10%,是臨床上較為少見的尿路上皮癌,而超過10%的UTUC患者常合并膀胱癌,呈多竈性起病,容易沿尿路上皮播散,目前治療“金标準”為根治性腎輸尿管全切術。手術方式以傳統後腹腔鏡腎輸尿管切除聯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狀切除最為多見。傳統腹膜後入路腹腔鏡處理輸尿管下段聯合膀胱袖狀切除困難,在輸尿管末端的處理上,常采用聯合下腹部斜切口開放手術,或選擇聯合經尿道輸尿管膀胱壁内段電切術,這些術式術中均需改變患者體位,重新消毒鋪巾,延長了手術及麻醉時間的同時,增加感染風險。而一體位經腹完全腹腔鏡下腎輸尿管切除聯合膀胱袖狀切除術中調轉腹腔鏡朝向,沿輸尿管向下遊離至膀胱,距輸尿管口2cm處行膀胱袖狀切除,完整切除輸尿管膀胱壁内段,2-0倒刺線縫合膀胱切口,僅需切開5cm小切口取出标本。該術式省去了術中變換體位,不需重新消毒、鋪單,簡化了手術流程,縮短了手術及麻醉時間,創傷小,患者恢複快。一體位全腹腔鏡術式并發症的種類與腹膜後入路腹腔鏡無明顯差異,且可以提高手術精準性,防止周圍器官損傷,降低手術并發症,縮短手術、麻醉時間及内髒暴露時間,促進術後胃腸功能恢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患者住院費用。
蘭大二院泌尿外科自開展本術式以來,已完成百餘例以上UTUC患者的手術治療。在2017年蘭州市科技項目“上尿路上皮癌臨床診治及随訪研究(項目編号:2017-4-62)”的資助下,開展了一系列臨床回顧性研究,比較了一體位術式與傳統術式的圍手術期及長期随訪數據,發現一體位術式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後住院時間明顯優于傳統術式;而5年總生存率、疾病無進展生存率、膀胱腫瘤無複發生存率、腫瘤特異性生存率兩種術式無明顯差異,該論文已發表在《中國微創外科雜志》。此外還在UTUC治療上開展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包括在UTUC術後膀胱複發危險因素預測,以及UTUC術中淋巴結清掃與術後膀胱灌注化療的研究。鑒于多年來在UTUC方面的研究積累,蘭大二院被推選為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分會(CUDA)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協作組核心委員單位,尚攀峰教授也參與了“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中國“腹腔鏡根治性腎輸尿管切除術手術規範專家共識”的編寫。此外,還執筆撰寫了《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問答--科普教育手冊》一書中四個章節的内容。為進一步增強甘肅省及蘭大二院泌尿外科的影響力,多次在網絡公共平台上傳本人泌尿腔鏡手術視頻,與全國同道進行學術交流,尤其是UTUC一體位術式的手術視頻,在“大家醫生”網絡平台點擊播放量已達3500餘次。近幾年,多次主持并推動甘肅省縣級醫院泌尿外科腔鏡适宜技術提升行動,大力宣傳及推動我省UTUC一體位術式的開展,使更多患者獲益。該技術及研究成果也獲得蘭大二院2021年度新技術新業務二等獎。
蘭大二院泌尿外科團隊将繼續踐行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附屬醫院的特有任務,以臨床為基礎,教學與科研為創新助力,進一步為西北泌尿、男性生殖系統腫瘤的治療、科研及教學貢獻力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