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衆體育中,跳繩運動的普及率之廣,受歡迎程度之高,絕對擔得起“運動之王”的美譽。因此,跳繩運動也是較早被選入中小學體育課程,成為體育中考重點考核的項目。本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何正确練習跳繩以及提高跳繩成績的小技巧。
正确的跳繩姿勢
身體自然站直,雙手握住跳繩末端,手臂自然伸直微屈,前腳掌起跳,膝蓋微微彎曲,雙腳合并前腳掌着地(需注意足弓、腳踝、膝關節的協調配合),注意保持勻速呼吸。當跳繩即将到達膝蓋部位時,即可起跳,同時起跳高度不宜過高,速度不要太快。
合适的跳繩長度
合适的跳繩長度即腳踩在跳繩中間,雙手握住把柄,确保跳繩長度到腋下左右即可,便于搖繩時手腕靈活發力。
合理的跳繩頻率
任何一項運動都需要結合自身情況确定,前期階段,可以嘗試按照每分鐘60上下标準進行跳繩練習,跳到力竭時休息一分半左右,再重複以上動作,等身體逐漸适應以上強度後,再增加每組個數。
合适的跳繩場地
跳繩場地可選擇軟硬适中的草坪、橡膠跑道、木質地闆、泥土地等,不宜在水泥地、混凝土地面直接跳繩,避免沖擊力過大,對腳部、膝蓋等造成損傷或不慎摔倒導緻受傷。
規範動作
1、錯誤搖繩:大臂搖繩和前臂搖繩
糾正方式:結合搖繩輔助器訓練、上臂夾物搖繩訓練、腕力球甩抖訓練
要點:以肩關節為軸心,手腕放輕松搖繩,上下肢協調配合
2、錯誤起跳:跳起幅度大、膝關節過于僵硬、起跳時機不對、節奏不穩定等
糾正方式:有限高擡腿訓練、跳搖結合的搖繩輔助器訓練、跳搖結合的上臂夾物訓練
要點:并腳跳、前腳掌着地、落地屈膝緩沖、手臂夾緊
減少失誤
由于每次失誤造成的時間延遲可達10秒左右,所以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同學們在跳繩時不宜過快或過慢,初期可以适當放慢提升連貫度,等反複練習技巧熟練之後,再加快跳繩速度。
增加練習
同學們在平時的跳繩練習中,可參考這個練習方法:以20秒為單位,以不失誤跳完60次為目标不斷練習。等到此目标可以熟練完成以後,再按情況增加跳繩次數。
增強體力
跳繩除了技巧熟練之外,好的身體素質也很重要。肌肉彈跳力、耐力、協調力等基礎能力缺一不可。同學們平時可通過台階跳、蛙跳等方式增強彈跳能力,通過健身操、球類運動增強身體協調能力。
總結來說,跳繩是一項對我們身體的敏捷度、平衡感、節奏、耐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的運動項目,因此跳繩并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想要提高跳繩成績,必須依靠同學們平日裡不間斷地刻苦練習。話不多說,現在就跳起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