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個外國友人“卡姐”提到中國人打比方的趣事,這個中國通舉了幾個例子:
有人誇假花時,說像真花似的,可以誇獎真花時,有說跟真花似的。
有人誇閨蜜時,說和自己媽媽似的;誇自己媽媽,又說好的和閨蜜似的。
諸如此類的還有幾個比方。比喻有三要素,主體(真花)-比喻詞(像)-喻體(假花)。主體和喻體的互換(假花像真花),就是出現卡姐說的這種現象。
老街是找了幾首用了這用比喻方式的詩詞,今天記錄下來,可以體會古人使用比喻的一種奇妙。
一、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南北朝齊梁時期的詩人何遜有一首《範廣州宅聯句 》傳世。
聯句,指幾個人一起作一首詩。範雲做過廣州刺史,估計是何遜等幾個人在範雲宅子裡雅集,于是一起聯句作了這首詩:
洛陽城東西。卻作經年别。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蒙蒙夕煙起。奄奄殘晖滅。非君愛滿堂。甯我安車轍。
前四句也成為《别詩》,作者是範雲,看來是範雲作前四句,後四句由何遜補上:
洛陽城東西。
卻作經年别。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表示離别的季節在冬天或者早春,重逢的季節在春天。典出《詩經·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雪如花,花似雪,兩個比喻,主體和喻體互換了。雖然表面是表示兩個季節,但是這兩個比喻,在讀者看來,相同點都是美麗,卻有不同的寓意。
古人詩詞中往往不會純粹的寫景。當年離别時,雪花如同落花一樣從枝頭飄散。雪如花,有分離之意;如今歸來時,飛花如同雪花撲面而來,花似雪,有迎接之意。
雖然在齊梁時期,詩人們寫景不像唐宋人有那麼多的寄托暗喻。但是這兩句詩典出《詩經·采薇》,不能不引起讀者的聯想。
二、黃蝶似花花似蝶
類似的比喻,在南宋詩人方回的《青菜花》中,也可以看到:
隻供寒士飽詩腸,不伴佳人上繡床。黃蝶似花花似蝶,柴門春盡滿田香。
黃蝶似花,黃蝶栖息靜止的時候,就像一朵黃色的青菜花。相同的是顔色與外形;花似蝶,花兒在風中舞動時,又像翩翩飛過的蝴蝶。
兩個不同物體,放在一起比喻(互為主體或喻體),一定有着相同點。例如真花像假花,假花像真花,首先相同點都是美麗。
但是主體和喻體之間可能不僅僅隻有一個相同點。例如真花像假花,除了美麗以外,相同點可能是完整,沒有瑕疵;假花像真花,除了美麗以外,相同點是顔色、姿态的逼真。
三、雪似故人人似雪
蘇轼也有類似的比喻方式,其《江神子 》寫道:
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檐。
江闊天低、無處認青簾。
孤坐凍吟誰伴我?揩病目,撚衰髯。使君留客醉厭厭。水晶鹽,為誰甜?
手把梅花、東望憶陶潛。
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
最後兩句也有喻體和主體互換的比喻:雪似故人人似雪。 人和雪,也有兩個相同點,一個是可愛,一個是惹人嫌。
把人與物互為主體和喻體,在曆史中也有一個趣事,《舊唐書·楊再思傳》 中記錄 :
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見寵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蓮花; 再思以為蓮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蓮花也。’其傾巧取媚也如此。”
六郎是指武則天的情人張昌宗,小名六郎。有人贊美其美貌,說六郎的面容像蓮花那麼美麗。楊再思則拍馬屁說,不應該認為六郎像蓮花,而是應該說蓮花像六郎。
這也是把主體和喻體互換了。楊再思認為,喻體比較尊貴,所以要說蓮花像六郎。
結束語
主體和喻體之間,一定要有相同之處。例如卡姐舉例的閨蜜與媽媽,相同處就是都愛我(與我親密)。
但是主體和喻體之間,可能有不止一個相同處。而主體喻體的互換後,使用的可能就不是同一個相同點了。
例如閨蜜像媽媽,相同點是兩個人關心和愛護(甚至自己的行為進行監督和幹預)我;媽媽像閨蜜,相同點是兩個人和我都可以說心裡話。
@老街味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