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開篇三句話
《論語》是一部流傳千古的典籍,堪比基督教的“聖經”。但開篇三句若按現今流行的權威解釋,卻顯得很是膚淺,類似大白話,沒有多少意義!
【原文】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權威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惱怒和怨恨,不也是一個君子嗎?”
按這種解釋,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沒有語意上的連貫性。如此以來,第三句“人不知”就成了半截句子,不知道什麼?沒有了具體内容!
學習并複習有這麼值得快樂嗎?遠方來客了不用說當然很高興!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惱不怨隻是底線,這樣做就是君子,那君子的标準也太低了吧?
“論語”中名言警句頻出,怎麼偏偏會用這麼三句看似平淡,沒有什麼寓意的話開頭呢?這顯然和《論語》這個國學大典的身份以及開篇語句的地位不符,難怪學界對這個解釋存有疑義。
寫文章講究“虎頭豹尾”,文章的開頭是全篇的綱,既要開宗明義,又要統攬全篇。《論語》雖是語錄,但也不會違背這個寫作章法,它的編纂者應該深谙此道,肯定會把提綱挈領的話放在開頭,斷不會用這麼互不關聯,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三層意思作為整篇的開頭。
由此可見,後人對這三句話的解釋有誤。
《論語》是語錄文集,沒有俗常該有的開頭的話,開篇的這三句替代了開頭,具有“引言”的作用。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思想和主張的總集,開篇三句話闡釋了作者的治學方法和态度,語意上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前後意思相承,互相連貫的,對通篇具有解釋和說明功用,是針對其所有思想和主張而言的。
開篇三句交代了自己全部思想和主張的産生過程,是全篇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把這三句當做“”開篇引言”而且認為它“語意貫通”,站在這麼一個角度去理解這三句話,上述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句中的“學”不要理解為名詞“學習”,而要按動詞“做學問”來解釋。“時”就是它的本意“時常”。“習”字既含有“複習”的意思,但更側重于“實習,演習”之意。
意譯如下:
做學問不但要注重理論研究,而且要經常進行社會實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真理越辯越明,要和來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廣泛交流探讨,博采衆長。
學無止境,自己的學說如果不被理解或接受,也不要惱怒和怨恨,不将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别人,這樣做才是君子所為。
前兩句是治學“方法”,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術交流和探讨。後一句是對自己的學說能否被社會接納采用所持的豁達“态度”,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在“論語”的開篇中這麼說,既是一句自尋台階的無奈之言,也是一種自我安慰。三個疑問句,則表示出了作者的治學樂趣和超然的學術心态。
如此解釋,才更貼合語句本意,既解決了語意膚淺的問題,又提升了這三句話在整本書中的地位和價值!
最後補充一點:既然開篇三句話語意貫通,那麼第三句“人不知”……這句話從語意上講就是完整的了,不再是半截句子,此種語境下,後半句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從三句話的整體句式對照來看,第三句卻還是有問題的:
通過句式對照,“人不知,而不愠……”似乎斷句有誤,“而”是轉折詞,也起關聯作用,有“而”字在,這個逗号就顯得無用了。如果去掉這個逗号,變為“人不知而不愠……”,既不影響全句語意,又能和前兩句的句式相對應,全篇整齊劃一,這樣豈不美哉,大家以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