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字為什麼與羊有關?膳食的“膳”為什麼也帶一個“羊”字?今天,我們解解這個“善”字。
古人用“羊”來表現“善”,體現了對大自然高超的洞察力。“羊”與“言”構成了“善”;“羊”與示部旁構成吉祥的“祥”字;“善”與“月”又構成了“膳”字,一個“膳”字囊括了人世間的諸多美味,
為什麼膳食的“膳”與羊有關?衆所周知,羊、豬、雞、狗、牛是最早馴化的動物,在這些動物當中,羊肉大概是最美味的。
道德範疇的“善”囊括了很多内容,最常見的說法有“百善孝為先”,孝是“首善”。《論語·學而》:“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儒家看來,“孝”與“悌”是人之“本”。
佛教有“十善”說,涉及“身”的有三條,分别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涉及“口”的有四條,分别是:不妄語(不胡言亂語)、不惡口(不說粗魯的話)、不兩舌(不搬弄是非)、不绮語(不花言巧語);涉及“意”的有三條,分别是:不貪、不瞋、不癡。
哲學層面的“善”理解起來稍感晦澀,善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的事情、行為、現象、物體、個人、組織對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具有的功利性能、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人們在密切接觸具體事物受其作用和影響的過程中,大腦下意識地對影響自己的具體事物進行價值判斷後,心理上發生變化、産生善良美好感覺的客觀原因,是人們通過認識實踐活動,從善的具體事物中發現、界定、彰顯和抽取出來的,有别于惡的抽象事物或元實體。
善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修養與行動。古語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周易》)“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左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老子》)“無伐善,無施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善人者,人亦善之。”(《管子》)“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一言之善,重于千金。”(晉·葛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志傳》)“鋤一惡,長十善。”(《宋史·畢士安傳》)
上善若水,從善如流。願世間多些“若水”之善,願人人常懷善念,與人為善,“日三省吾身”并“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銳視角(劉繼銳)創作的書法作品: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