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前,韓愈寫了一篇千古名作《師說》,流傳至今。在此文中,昌黎先生解釋了為何“三人行必有我師”,他認為“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今天這幾句話已經為人們廣泛接受,但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要提出這樣的理念其實是不容易的,曆史上能做到不恥下問的人其實不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孔子。
當年孔子任中都宰時,曾在路上看到一送葬的隊伍,其中一位披麻戴孝的男子不但不為過世的長輩痛哭流涕,而且還一路高歌。孔子正欲上前訓他,卻被一位7歲的孩子項橐阻止。項橐批評孔子根本不懂那位男子在唱什麼,就想訓他是不對的。原來那位男子是個大孝子,他認為真的孝順該是在父母生前,而不是在他們死後假意流淚,他一路唱的内容正是向大家說明這個道理。後來孔子和項橐就不少現實生活中的事進行了交流後,認為這孩子可以當自己的師父,便當即拜師。
孔聖人胸襟令人服氣,無獨有偶古代有一位秀才也是如此。當年一位窮秀才路遇一位屠夫,屠夫問了兩個問題讓窮秀才百思不得其解,屠夫便耐心地跟他解釋。秀才中狀元後還将此事挂在心上,于是便親自題寫了塊匾額給屠夫,這10個字就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這是一句古代諺語,其知名程度自然不用多說,可謂家喻戶曉。那麼問題來了,當年屠夫到底對窮秀才說了啥,才會讓他發出如此感慨呢?原來當時屠夫先問了這樣兩個問題:“海水哪個雌哪個是雄?高山上的樹哪棵是公哪棵是母?”其實這是一個腦筋急轉彎,讀多了四詩五經的窮秀才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虛心向屠夫請教。
屠夫的回答是這樣的:海水中有波浪,水波較輕柔,浪花較強勁,所以波為雌,浪為雄;而高山上的樹木中,松樹的“松”字右邊是一個“公”,梅花的“梅”字右邊是一個“母”,所以松為公,梅為母。秀才一聽,自然是覺得這樣的解釋太妙了,于是便将這段話牢記在心。後來秀才便進京趕考去了,沒想到考卷上的題目正好和屠夫說的這兩個問題類似,于是他便自然中了狀元。為了感謝屠夫,他題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送給對方。
我們仔細分析這個典故,會發現其實屠夫之所以能想明白秀才想不明白的道理,原因就在于他對生活有着自己的體驗,他善于觀察、善于獨辟蹊徑地思考問題,而這正是書呆子們欠缺的。這句話發展到現代,很多人卻走了極端,認為既然牛人的“一席話”對人的影響這麼大,那咱們就多去聽成功人士們的箴言就夠了,還寒窗苦讀幹什麼?
木桌上的開放式古董書形象
對此筆者不敢苟同。不管是拜7歲小兒為師的孔子,還是這位對屠夫如此禮遇的秀才,他們都是有多年的文化和素養積澱的。正是因為多年寒窗苦讀,他們才會如此明事理,才會有兼聽的通達氣質。若是7歲的項橐那番話所講的對象不是孔子,或許就不會有聖人拜師的美談;若是屠夫那段話不是說給那位明理的秀才聽的,或許就不會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金句。所以我們既要有讀過十年書的底蘊,又要有兼聽的氣度,大家覺得是不是這樣?歡迎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