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于魯迅先生,大家都是再熟悉不過了。當年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沒少學習他的作品,就像《記念劉和珍君》《故鄉》《阿Q正傳》等,當時的很多人對于魯迅先生其實内心都是有所“抵觸”的,因為他的作品很多都比較艱澀,但是又要求背誦,這對當時還是學生的我們來說實在是“壓力山大”。但随着慢慢成長,對于魯迅先生的很多作品我們也開始逐漸理解,也明白了先生的偉大之處,這個時候很多人對于他的态度也從原本的“抵觸”逐漸變成了崇敬。
不過随着時代的發展,對于魯迅先生的作品也開始出現一些“不一樣”的聲音,曾經被奉為經典的一些作品也開始被有些人質疑。就像先生的小說《阿Q正傳》,寫得那般深刻,便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談及這篇作品時都曾直言“如果能用我的所有小說換一部《阿Q正傳》,我很願意”。由此也不難看出他對魯迅先生這篇小說的推崇。
但就是這樣的經典之作,依舊有人提出質疑。有着“文壇刀客”之稱的文學專家韓石山,便曾寫過一本名為《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适》的書。在這本書中他認為《阿Q正傳》寫的就是一個農村流氓調戲婦女、偷人财物,既麻木不仁又冥頑不靈,這樣的作品就不應該出現在課本中給學生讀。除此之外他還提到了魯迅先生的另一篇回憶叙事性散文《阿長與〈山海經〉》,同樣主張這篇文章應該從課本中删除。
相信很多人對于《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散文已經記不大清楚,隻是隐約記得寫的是小時候的魯迅和家中的一位女工長媽媽相處的一些事。其實這篇散文是魯迅先生所有作品中筆調最為溫暖的一篇。先生通過和長媽媽之間發生的一些事,刻畫出了長媽媽純樸善良的形象,體現出了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懷念以及祝願之情。可以說雖然我們已經記不清這篇散文中的很多細節,但是曾經讀到這篇散文時感受到的那種溫暖卻始終記憶猶新。就像我們或許已經記不清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但是提到這篇散文,我們心中還是會泛起父愛的思緒。
那麼魯迅先生這麼溫暖的一篇散文,為什麼韓石山會建議從課本中删除呢?他給出的理由是:《阿長與〈山海經〉》,寫的是一個醜婦人,毫無美感可言;并且還有“脫褲子”的情節,極為污穢,容易讓學生想入非非……
對于他給出的理由我們一一加以分析。首先就是關于“長媽媽是一個醜婦人,毫無美感可言”這一觀點,筆者實在難以想象,這般淺薄之語會出現在一位文學專家筆下。寫文章的宗旨難道就是“美感”二字?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寫的也是父親微胖的背影,還瞞珊着爬月台,同樣沒有美感;再往前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賣炭翁》,杜甫的經典“三吏三别”,都同樣寫的是底層百姓形象,形象上同樣不存在韓石山所謂的“美感”,但我們能夠因此就否認這些作品的偉大嗎?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所謂“污穢”的“脫褲子”情節,在原文中是這樣描寫的:
“那裡的話?!”她嚴肅地說。“我們就沒有用麼?我們也要被擄去。城外有兵來攻的時候,長毛就叫我們脫下褲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牆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
這些話語其實是用來恫吓小孩子的,相信很多人小的時候都曾被類似的話語恫吓過,長媽媽嘴裡的“長毛”說的是土匪強盜,我們小時候聽到的就是壞人或者大灰狼,這在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所以當學生讀到這樣的描寫時關注點也并不在“脫下褲子”,而是在恫吓這件事本身。
韓石山說這樣的描寫會讓學生想入非非,我也是從學生是時代過來的,我也學過這篇課文,但是當時我們班并沒有任何同學對這樣的描寫有什麼關注,而且當時學過以後記着的也是這篇課文的大概,對于“脫了褲子”這樣的細節沒人特意去記憶。所以說這段話讓學生想入非非,純屬韓石山這位專家“成年人的臆想”,以此作為魯迅先生這樣的描述“污穢”的理由,實在牽強。
對于文學專家韓石山建議将《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從課本中删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