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晚上月亮挂在天空?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為什麼晚上月亮挂在天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作為晚唐詩人,雖與張籍、韓愈、白居易、劉禹錫相交,卻隻是個一生潦倒的低級官員。也正是如此才使王建有機會深入社會最底層,接觸社會現實。
《十五夜望月》這首七言絕句,雖然傳達出了蒼涼之感,卻并非詩人獨吟的孤獨凄涼。這首詩還有一個題目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并且原作有題注說“時會琴客”。足可見王建是在良友聚佳節之時,望月抒懷而作。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就在于望月所抒之懷有别于其它中秋詠月抒懷的詩。
詩一開篇就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月白風清,寒鴉枯樹的凄清景象。月明星稀,寒鴉登枝,庭院中澄澈清明的月光如一潭積水,又似一襲白練,一聲聲烏鴉的啼鳴,是被這清冷的月色驚醒的烏鴉發出的不平之聲,也為此刻的月圓平添了幾分幽靜。
寒霜裹挾着丹桂的馨香,浸潤着整個夜晚。桂樹桂枝凝露無聲。廣寒深宮想必既是如此吧,嫦娥仙子寂寥無言,獨對碧海青天。陣陣寒意和陣陣丹桂之香似從天而降。這份寒意除了感覺到的,還有就是望寒空之圓魄而由心底生出的。此時終見人,如此團圓之夜,見月圓而不見人影,似乎有些凄清。
詩的前兩句不見人影卻是詩人在畫外望月的感受。感受如此凄涼的人不隻是詩人王建,還有和他一起共度良宵的好友。望月而生寒的今夜還有别人嗎?答案是肯定的。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接上文,家家戶戶都在望月。這其中一定也有王建等人的好友,不能與王建團聚的杜郎中。也許杜郎中望月又和王建的感受不同。一千個人望月就會有一千個今夜,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歲歲月相似。這是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感悟。張九齡如是說“天涯共此時”;李白如是說“低頭思故鄉”;李峤如是說“安知千裡外,不有雨兼風”;蘇轼如是說“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不管是哪一種感悟,今夜望月,盡“望”月圓人更圓。“望”在這裡也表達了望月人多少美好的企盼,飽含着多少望月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知秋思落誰家”,天可随人願否?多少遊子不得還家,他鄉望月心念故鄉故人;多少家中空望月的家人,想着,念着,盼着遊人、良人早日平安還家。王建今夜并不想讓秋思落地,可現實中秋思還是落在了誰家。說“不知”,其實是不想,這充分表現了王建的心中的無奈。
王建這首詩寫的有情有境,情景交融。語言形象具體,想象豐富有趣。中秋之夜,既懷遠人,又發深思,一唱三歎,婉約動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