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夫擅長工筆人物畫及工筆花鳥畫,尤其是工筆仕女,他以純熟的技藝逐漸形成特有的質樸而典雅的畫風。他筆下的仕女秀潤娴雅、淡妝高潔、氣質非凡,給人一種優美崇高、甯靜淡雅的感覺。
趙永夫作品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以及心靈上的和諧和安甯,逸趣橫生,意境悠長,宛如奏響一曲曲動人的樂章,很難想象他是一位80後的青年畫家。
趙永夫:1982年出生,甘肅臨洮人。自幼酷愛繪畫藝術,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碩士研究生班,師從何家英、楊沛漳、霍春陽、賈廣建等教授,研習工筆人物畫及工筆花鳥畫,尤以仕女人物見長。現為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被聘為廣東畫院特聘畫師。
2010年在臨洮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引起極大轟動,作品被多家美術館、美術機構及國内外收藏家收藏,出版有中國畫技法叢書《中國古代仕女畫法》《趙永夫花鳥畫集》《畫壇新勢力、水墨七零後》《曉風乘露趙永夫人物畫集》《 水墨方陣趙永夫作品集上、下》《賞飾-趙永夫團扇精品》《墨韻中國畫的傳承與超越趙永夫畫集》《古韻新風趙永夫中國畫集》。
每一段曆史都有屬于它獨特的記錄者,面對疫情,畫家們拿起了手中的筆,描繪在救治和防控第一線逆流而上的醫生、護士、軍人、科學家、志願者、媒體記者……他們通過繪畫捕捉疫情現場的情況,傳達團結抗疫的力量。
畫家趙永夫也毅然用他所熱愛的工筆作品為這段曆史畫像、立傳、明德,對他來說,畫家的主要精力或許是去完成自己的作品,但災難到來的非常時期,繪畫更應該幫助人們刻記真實的曆史和苦難,美術亦可給人們送去希望和信心。
在這幅《萬衆一心攻克難關》裡,趙永夫描繪了鐘南山院士最智慧仁善的醫者形象,以及對打赢這場疫情戰的堅定信念;《最美中國人》中李蘭娟院士和醫護工作人員一起奮戰在第一線,他們都穿着防護服戴着口罩,雖然看不到真實的面貌,但在醫院和畫卷中,他們都有着白衣天使最美的模樣;
《最可愛的人》更是向巾帼女護士們緻敬,讓我們看到了女性不是柔弱的代名詞,專業、堅韌、共情和包容,她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築起一道道堅固的生命防線,勒痕在她們的臉上留下了最獨特的素顔印記。
紮實的繪畫功底和娴熟的技藝是畫出精美工筆畫的前提,而趙永夫的工筆畫能夠被許多人所贊賞的原因之一,除了他創作技巧的到位與人物神情安排上的匠心獨運,還得益于他對人物之外背景的塑造和寫意。在描述抗疫英雄的同時,他就将典型的中國傳統山水和東方美學形象相結合,為作品營造出了溫暖的氛圍和充滿希望的意韻。
在這些作品中,能體悟到了繪畫的意義超越了再現的真實,更多的是充滿對主題的提煉,和對審美蘊含的加深,也看到了趙永夫在作品中通過工細的筆觸去表露内心的思想,去為中國加油,和為社會繪記。
趙永夫曾辭去中專教師職務,力求尋找他多年的繪畫藝術夢想,進入天津美院師從何家英,進行系統的訓練與學習。有很好繪畫基礎的他,經過幾年的學習,其作品風格更見成熟,形神兼備。
趙永夫在美院學習期間進步非常大,在藝術創作上已呈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面貌,在線與形的結合上,在整體設色的把握上,在繪畫藝術性上都有了自己的明确的思路與拓展,線與形的結合使得侍女形象更貼近生活,而有别與傳統繪畫。
趙永夫對蔣兆和、白庚延、楊沛漳、霍春陽等大師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的學習研究,深受影響。他所掌握的繪畫知識是全面的,油畫、水彩、水粉、素描、寫意、工筆比較全面,現代的、古典的、中國的、西方的都參照研究。趙永夫是把繪畫整個規律綜合起來認識繪畫,而不是孤立地隻局限在工筆上。
在工筆繪畫上趙永夫一直追求的是晉唐時候的精神和技法,在工筆畫上希望能追求創作更雅緻、宏偉的作品。他在深入發掘晉唐繪畫精神的基礎之上,以飽滿的造型有力地改變了明清以來人物畫的纖弱、萎靡之風,将大氣、渾厚、簡約、質樸的審美氣度與精微缜密的手法相配合,營造了文雅、恬靜、高貴、精緻的藝術意境。
基于他對中國古典文學的摯愛,從而創作了一個個古代侍女形象,畫面氣息典雅、甯靜和諧而唯美,繪畫技法也更臻成熟,筆墨情趣之間自有一種女性的娴靜與單純内蘊在其中。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