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第一章論道

道德經第一章論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4 03:06:34

各位朋友大家好,昨天我們聊到了“無為”的含義,很多注釋《道德經》的人把無為解成什麼都不做,最多解成不妄為,什麼是不妄為?妄的邊際在哪兒?我們也搞不清楚。所以,我說這都是不完整的,大家要知道,老子的《道德經》是給領導者寫的,“無為”是領導者不要為自己的欲望去刻意撈取作為,所以“無為”是對自己的,把自己的欲望放低,不要随意去撈取、去幹擾百姓等等。

道德經第一章論道(道德經第二章6夫唯弗居)1

但是曆朝曆代,大家在解“無為”的時候,把“無為”的概念解的偏差很多,因為大家往往忘記老子是給領導者講的,以為是給老百姓講的。老百姓怎樣叫“無為”呢?告訴大家忘掉欲望,不要去刻意去做一些事,一定要順應自然之道等等。那麼,老百姓學這個也有些用,什麼用?你可以清心寡欲,但這個概念不夠确切,現在我們給它定位,這個概念非常明确的指的是領導者要為自己的老百姓負責,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欲望,盡量不要去幹擾老百姓,不要去刻意撈取,這是“無為”的真正含義。

所以,曆朝曆代把老子給解成一個消極避世的代表人物,我覺得這是侮辱老子,我真的認為老子是特别可愛的一個人,他是如此的熱愛老百姓,他苦口婆心地告訴管理者,要放下自己的欲望,不要為自己去撈取,撈取得腦滿腸肥,老百姓卻餓着肚子,這樣不行的,這麼一個可愛的、熱愛老百姓的,一個積極有作為的人,卻被解成了消極避世的人,我覺得是侮辱老子。

我認為我理解的“無為”這個含義應該是比較接近老子的,我不謙虛地說是我的想法。那麼,“行不言之教”是什麼意思呢?是告訴大家按照規律去做事,不要随便去幹擾,随便去教育老百姓,不斷地用言語教化,用自己提倡的各種理論去教化,不用的,制定好規律就行了。這是“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白這個以後,再看《道德經》就清楚了。

在這章的最後一句,老子告訴大家“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什麼意思呢?老子原來是講“天之道”,“天之道”是為萬物作為,他生養萬物,“萬物作而弗始也”,沒有開始的時候,他從一開始就一直在為之努力,把自己隐藏在背後,你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開始的,“為而弗恃也”,為萬物作為,但是沒有居功自傲,“成功而弗居也”,這個“居”是放到某個位置的意思,他不認為自己是主宰。老子說“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因為他不把自己當做主宰,放到居功自傲的那個位置,所以大家離不開他。

這話什麼意思呢?老子在第二章就指出了《道德經》的另外一個核心,就是你放下自己為大家做事,不要想回報,反而你會更幸福的,就是這個道理。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你在意回報的時候,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算計在裡邊,那麼這個算計讓您做的事大打折扣,你放下這個回報的念頭,坦然、盡情地為大家做,放心吧,人心都是肉長的,每個人都看到你做的事,大家都來成就你、支持你,反而你的公司是最大的,這樣的人一定幸福。但是算計的人,往往越在乎這個位置,這個位置越保不住。這個法則,在《道德經》裡邊,老子在來來回回講,也就是說你越忘記回報,越不把功勞占為己有,越忘記回報,為大家做事,反而你的世界越好。

現代生活中也如此,比如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我們一講稻盛,仿佛他是個聖人,其實稻盛和夫就是把這個事看通了,他27歲創業的時候不為自己,為誰呢?為全體員工的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努力,你看人家是為員工去努力,然後不居功自傲,不覺得這是我的功勞,徹底無我。他當年出任日航董事長的時候,零工資出任,不要任何回報,為大家做事。他為員工拼命努力,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員工,有一百個員工,為這一百個員工努力,有一萬個員工,為這一萬人努力,外面的事不多管,但是員工他一定要照顧好。照顧好以後,大家說你多麼的英明,人家不,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越是這樣,您發現世界給的回報越多,反而更多人加入進來,來成就他的事業,結果他是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老闆,這叫什麼?“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因為這公司越來越大,那是人家的。所以,我們說這是人生的法則。

《道德經》裡面,大家看處處都是金句,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您拿來應用,這法則用上,您生活就會不一樣,工作就會不同。

有反面教材,我之前見過一個公司的部門經理,這部門經理什麼樣呢?我觀察這個人性格特别張揚,特别喜歡誇耀自己,但凡他部門有點什麼事,最後一定是他的功勞,别人的創意到最後都變成他的了,每個人的創意都是他跟領導彙報的,“都是我的”,“我怎麼怎麼樣”,這叫什麼?這叫“居”啊,居功自傲啊,把所有人的位置居為己有,自己居于其上。這種天天聲稱自己多麼高明的人,您說下邊的人會支持他嗎?人人讨厭,您沒體現出大家的價值,所以大家讨厭他。這樣的人,我就眼看着他公司幹不長,為什麼?在這公司幹一幹不得民意,就走了,換一個公司又不行,這是哪的問題?性格缺陷,不懂“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的道理。有的領導怎麼樣呢?大家做事,每次都把大家的事講出來,做得真棒,做得真好,一旦往上報的時候,把人家的好事原原本本地報上去,您看這彰顯員工的什麼?功勞。把自己位置放低,您覺得所有人看不到您做的工作嗎?大家都能看到。所以大家還推舉你做領導,就這種領導才好呢,所以這叫什麼?“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反而離不開您,您起的作用别人無法替代,您把大家都給提起來,把自己位置放低,大家都感恩在心,都願意來成就您,覺得在您手下幹活舒服。所以這是領導者的一個法則。

您說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的人,做事業越做越順,順風順水,有的人卻處處坎坷,做着做着公司沒了,為什麼?您别以為是在多大的事上出問題了,很多人就在這種小事上出問題,性格有一點偏差,有的人是大家來成就你,有的人是衆叛親離。人都是靠感情來維系的,如何去調動人的感情,符合大家感情運轉的規律,這是一門學問。

所以,《道德經》裡講的好多都是這種學問,這種學問您琢磨透了,就會明白其實不是在教大家權謀之術,而是順應人心,盡量發出善念,明白這個道理的領導,您辦公司一定辦得好。

在《道德經》第二章裡,老子最後給大家總結的什麼?“夫為弗居,是以弗去”,這樣的話在《道德經》裡,後來還在出現。比如,“正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夫唯弗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等等,全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今天《道德經》的第二章就給大家分享完了,明天開始分享《道德經》的第三章,我們再來一句一句看,老子的句子裡到底有哪些深刻的含義。

文章來自羅博士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