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櫃員機 (ATM)誕生50周年,發明人是魏佐爾。(取自YouTube)
1968年一個周五下午,做生意的魏佐爾 (Donald Wetzel)需要領現金準備周末出差,可是銀行大排長龍,打烊時間卻逐漸接近,使他愈來愈心急。
當時40歲的魏佐爾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是去領錢,而他靈機一動,覺得這種簡單的事情機器就能做,不必等銀行開門,随時都能拿到錢。
自動櫃員機 (ATM)就此誕生。1969年9月2日第一具ATM在紐約長島納蘇郡Rockville Centre的漢華銀行 (Chemical Bank)分行正式啟用,徹底改變世界各地民衆處理銀錢往來和金融機構的運作方式。
50年後,不隻在各地銀行,在各種商店和和旅館大廳,幾乎每一個街角都能看到ATM。
魏佐爾說,ATM結構并不複雜,最大的障礙是确保安全無虞,因為如果要把裝了大筆現鈔的機器放在銀行外面,必須讓銀行相信沒有人能打破機器把錢偷走。
不過,他表示ATM系統能夠成功,關鍵在于銀行卡上的磁條。他想出用磁條納入個人識别号碼 (PIN),賦予必要的安全保障。
ATM一開始推廣并不順利。最初幾年他親自到每一家銀推銷,幾乎每次都遭到嘲笑。但是,ATM功能逐漸擴大,并随着電腦科技發展進入網路連線。
現在全球各地約有350萬台ATM,而且不必銀行卡,用智慧手機就能提錢。ATM也成為處理家庭财務不可或缺的工具,除了存款、提款,還能轉帳、支付各種費用,甚至借錢。
90歲的魏佐爾9月6日将回到當初設置第一台ATM的地方,一起慶祝ATM問世50周年,隻是當時的漢華銀行後來被摩根大通收購,變成大通銀行(Chase Bank)。
大通現有1萬6250台ATM,總數僅次于美國商業銀行 (Bank of America)。ATM功能也愈來愈強,能夠處理銀行員的大約七成工作,很多以前得到銀行櫃台處理的事情,現在都能自助。
引發銀行業革命的「24小時銀行作業之父」魏佐爾,現與88歲的老妻在德州達拉斯安享晚年,而他尴尬的承認妻子從未用過ATM,因為她怕把銀行卡插進機器後拿不回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