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宋莉萍
圖/廣東省中醫院提供
在廣州二沙島,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樓中,一個不大的透光天井内,葉欣的雕像靜靜伫立在這裡。雕像的左邊,一間看似平常的辦公室,玻璃窗常年打開着。
就在這扇打開的玻璃窗前,目前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線、2003年抗“非典”時任二沙島急診科主任的張忠德,曾站在這裡動情地對記者回憶:“2003年,葉欣護長和我就是在這個房間裡一起奮戰抗‘非典’。後來每天早上急診科交接班,都會把這扇窗打開,讓葉欣護長和我們一起聽彙報,一起交接班。18年來一直這樣。我們覺得葉欣護長一直沒有離開我們!”
鏖戰“非典”,時代強音
“這裡危險,讓我來!”這是葉欣在抗擊“非典”鬥争中,留下的最平凡卻最感人的一句話。
2003年1月7日,廣東省中醫院是廣州地區最早收治當地居民中“非典”病人的醫院。面對肆虐的SARS病毒,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果斷包攬了對急危重“非典”患者的檢查、搶救、治療、護理工作,有時甚至把同事毫不留情地關在門外。“這裡危險,讓我來!”是她常對同事們說的一句話。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盡量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願!
“我已經給這個病人探過體溫、聽過肺、吸了痰,你們就别進去了,盡量減少感染的機會。”在“抗非”的日子裡,每一句樸實的話語,每一個舍身忘我的舉動,令很多年輕護士感動落淚。
2003年2月24日上午,在搶救一名重症“非典”患者後,“非典”病毒悄悄地侵入了連續奮戰了多天的葉欣的身體。
2003年3月4日中午,極度疲倦的葉欣開始出現發熱症狀,被确診感染“非典”。但病床上的她,仍然牽挂着同事的安危。每當醫護人員前來檢查和治療,她總是拒絕他們靠近,甚至要求自己護理自己!
時任醫院院長呂玉波就清楚記得,他第一次到感染區看望已被确診的葉欣時,葉欣一看院長要靠近她的床沿,就馬上發急,邊用手捂着已經戴着口罩的口鼻邊大聲叫:“不要靠近我,會傳染的!”
在葉欣轉入ICU病房後,由于戴上了面罩已不方便講話。面對前來治療的醫生,她急切地在紙上顫顫巍巍地寫下:“不要靠近我,會傳染。”
這句話,成為葉欣生前對身邊親友和同事們最後的叮囑。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2003年3月25日淩晨,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
用生命傳承“葉欣精神”
2020 年3月25日中午,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第四批國家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廣東隊臨時會議室,隊員陶蘭亭在黨旗前宣誓,光榮地成為一名預備黨員:“作為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急診科醫生,在葉欣護長生前工作的科室中工作,‘葉欣精神’一定會在我們後輩中永遠傳承下去!”
“在危難面前,葉欣護士長沖鋒在前,救治患者,充分展現了一位優秀共産黨員的使命擔當。”醫院黨委書記翟理祥表示,“葉欣為範”已成為醫院的黨建品牌。
“每年烈士紀念日以及葉欣護長的生日,我們都會來這裡看她。平時有了好消息、新員工的入職、新發展,也都會随時來這裡向她彙報。”18年前曾與葉欣護長在搶救重症“非典”患者中同時不幸染病、一度将遺書放在枕頭下的張忠德,如今又再次站到了抗疫最前線。他說:“要把葉欣護長勇于擔當、不畏犧牲的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才能讓我們的年輕人有所擔當、有所奉獻,在今後每當國家和民族碰到困難時,才能勇敢面對和戰勝它!”
靜靜伫立的葉欣雕像前,鮮花常開。葉欣的兒子張飙說,塑像最像媽媽的就是很溫柔。的确,葉欣被譽為“陽光與微笑”的化身。無論在全民同心抗疫的當下,還是健康生活在陽光下的每一天,人們都不會忘記葉欣烈士。
編輯: 寶厷
來源:金羊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