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正規的出版物都是有一定編号信息的,編号幾乎就是出版物的身份證好和身份信息,國内和國外的出版我都是如此,但國内和國外的編号種類和具體規則是有所不同的,對于國内期刊來說,國内刊号和國際刊号就是主要的兩類編号,說到國際期刊的編号,與國内期刊是有所不同的,下面來說說sci期刊編号。
sci期刊編号主要有IDS、ISSN和DOI,ISSN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是國内期刊也具備的國際統一刊号,sci期刊也是具備ISSN的,除了ISSN,還有IDS和DOI,IDS是sci期刊的檢索号,也即IDS number,一般來講,同一期出版的刊物上的所有文章的IDS number相同,但IDS還不是收錄号,既然同一刊物上的IDS那麼就不可能是文章的收錄号了。
DOI相當于sci期刊的身份證,具有唯一性,保證了在網絡環境下對數字化對象的準确提取,有效地避免重複DOI,也是論文的身份證,通過DOI我們可以方面快捷的檢索到文章,對于sci期刊論文來說,DOI是可以被看作是文章被檢索的證明,也就是成功發表的證明,但也不絕對是,DOI 号的獲取一般是在文章見刊後1-2個月左右,在職稱評審中,很多都是要求提供文章的卷号、刊号、頁碼才行,因此,僅有DOI可能還不算成功發表,作者要看具體的刊物以及文章發表要求是什麼。
以上sci期刊編号希望對大家檢索、發表sci論文有所幫助,各種編号大家不要混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親自看看刊物的各種編号,以及文獻編号,可以通過各種編号親自檢索下需要的刊物或者文獻,這樣對編号會有更加直觀的把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