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重症病房的
新冠肺炎患者
有些今天看着還好
明天就在生死一線間
……
截圖自新世相
喊了3天,突然安靜了
2月29日,是浙江醫院ICU護士葉蕾在武漢的第34天。
雖然,武漢這座城市被按下暫停鍵,可對葉蕾來說,生活給她按下的是快進鍵,大家像陀螺似的停不下來…
因為病房裡的一靜一動都關乎生死。
圖自中國軍網,圖文無關
有一名患者,進入ICU的第一晚,血氧飽和度掉到90%以下,每一次呼吸都成了巨大煎熬,上了呼吸機,病情才暫時穩定下來。
他每天隻能躺在床上靜養,不能下床活動,一切都由護士照料。
于是,他對周圍的一切響動變得格外敏感,能敏銳捕捉到病房的變化。
比如有人住進來就吵鬧,連着喊了3天,第4天突然沒了動靜,空氣裡充斥着一股可怕的寂靜。
護士告訴他,那個人走了。
隔壁床的哥們,剛住進來時還能開口說話,和他一起聊天,不到一周就陷入昏迷,淩晨兩三點搶救無效,離開了。
雷神山“病毒樣本快遞員”。圖自新華網
經曆着這一幕又一幕,患者心理壓力巨大。
好在,這名患者挺過了最危險的階段,順利轉入普通病房并出院。
他對葉蕾說,“等我好了,我一定要送呼吸機來,救更多的人!”
果然,他說到做到,出院沒多久就送來五台呼吸機。
“不想活了,不要救了”
病區裡還有一位60多歲的阿姨,她的全家都被感染,分散在不同的醫院。
她不清楚親人的情況,也沒有人給她送飯,自己很不願意喝營養液。
葉蕾和同事把自己的牛奶拿來,留給阿姨。
即便是這樣,在ICU的阿姨,依然會很焦慮。
有一天,她近乎哀求地說:“不想活了,不要救了,算了吧。”
葉蕾聽着,心裡五味雜陳,大家隻好一次次耐心地開導。
直到有一次,葉蕾說:
“我們這麼老遠來幫你們,我們也想家的,如果你不好起來,你們不好起來,我們一個都回不了家。”
沒想到這句玩笑話,阿姨卻聽進去了,吃完藥、沉沉入睡。
她瞞了母親28天
1月28日,葉蕾作為浙江省第二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支援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
那天是葉蕾爸爸去世一周年的忌日。
她不想讓媽媽擔心,瞞了她28天。有時間就給媽媽發語音,卻不敢視頻通話。
直到2月24日,媽媽在報紙上看到女兒支援武漢的報道。
我們不睡,武漢就不會輸
封城後的武漢
有一群像葉蕾一樣的人
在默默守護
他們會害怕
會想念父母、兒女、男友
也會覺得口罩勒得臉好疼
為了早日赢回普通的生活
他們通宵達旦地努力着
1
他叫陳升浩,37歲,武漢大智派出所的警察。
妻子劉昌璇,是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因感染肺炎,1月22日開始住院。
之後,陳升浩主動報名,去武漢市中心醫院附近值守。
“我每次巡邏從那邊走的時候,都會想到我在守護我老婆。”
幸運的是,劉昌璇2月16日已經出院,身體狀态還不錯。
陳升浩疫情結束後的願望:
2
他叫周傑,24歲,在酒吧工作,也是疫情志願者。
這個11個月大的女孩叫格格,家裡好幾口人都确診了,她住院觀察,爸爸一個人照顧不過來。
周傑就當起了臨時奶爸。
格格喜歡公主抱,還要到處晃悠,坐着會哭,也不能放床上。
有天夜裡,周傑抱着哄她睡覺,哄着哄着,兩人都睡着了。
這張照片是孩子爸爸拍的。
在病房裡要戴3層口罩,穿防護服,手套10分鐘換一次
周傑疫情結束後的願望:
3
@姗大王,25歲,武漢一名護士。
有天淩晨,一位70多歲的老人突然病情惡化,被推到搶救室除顫、胸外按壓…最後還是沒有搶救回來。
那一刻,@姗大王 有深深的無力感。
為了讓老人走得體面,@姗大王 和同事花了一個小時,為他整理儀容、擦拭身體、消毒…
老人的兒子收好遺物,沒說話,也沒哭。
但@姗大王 忘不了他走的時候,那微微駝着的背影。
@姗大王 疫情結束後的願望:
4
白炳志,36歲,武漢一名個體戶,業餘時間救助流浪貓。
白炳志的家附近有隻黏人的小野貓,叫小花。
“我經常去喂它。”
2月15日晚,寒潮來了,雨特别大,白炳志很擔心。
淩晨3點,白炳志下樓找小花。小花知道是他來,馬上就蹦出來了。
“我家裡已經收養了6隻貓,因為武漢管得越來越嚴,不讓出去,我放心不下,就把它也收養了。
武漢下雪那天,小花在雪裡打滾,可開心了。
白炳志疫情結束後的願望:
5
程天宏,39歲,吊車司機。
除夕那天,他在家看春晚時接到電話,說火神山那邊缺人。
當時老婆一個勁兒地叫他别去,他還是去了。
身為武漢人怎麼能在此刻慫了!
就這樣,程天宏在吊車上待了5天5夜。
有天吃了晚飯,老婆打電話給他說:“你别建好了醫院自己住!”
其實進病人之後,程天宏動搖過,但還是接着幹了3天。
看到病人有地方住,他很有成就感,這麼多天的苦沒白吃。
程天宏疫情結束後的願望:
◆半島都市報微信(bandaobao),素材自:杭州日報、新世相(thefair2)、人民日報、浙江醫院
責編:李瑩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