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萬用表的基本測量步驟

萬用表的基本測量步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5 15:01:48

在電子領域裡,測量的主要對象是元件和電路它們都是物理量。隻要使用歐姆定律設計的電路,無論是交流或是直流電路都可以用萬用表進行測量。

萬用表的基本測量步驟(測量從萬用表原理開始)1

1、電阻測量

是萬用表的基本功能之一,吃透電阻測量的原理可開拓萬用表測量元件的巨大潛力。電阻測量通常分為低阻測量和高阻測量。低阻測量分4個量程:Rx1、Rx10、Rx100、RxK,測量範圍從0~500kΩ以上。高阻測量為 RX10K。測量範圍從10kΩ~5MΩ以上。低阻測量時,内電池電壓多數為15V(如MF-500MF47等)也有3V的(如DE-960TR)。高阻測量時内電池電壓多數為9V也有個别15V的。

所有電阻量程都共同使用一條刻度幾乎所有指針式萬用表都将這條刻度放在表盤的最上面。指針處在中央位置時,這個數值就叫中心阻值。如MF-500的中心值為10,DE-960TR中心值為20等。掌握這個數值和各擋使用的内電池電壓時,就能計算出電阻各擋對應的測試電流。低阻測量的4個量程,每個量程使用的測量電流都不同。與高一擋位相比,是10倍的關系。以MF-500型萬用表為例因其低阻測量的4個量程内電池電壓為15V電阻刻度的中心值為10。可求得Rx1擋的滿度電流為150mA;RX10擋的滿度電流為15mA;Rx100擋的滿度電流為1.5mA;RxK擋的滿度電流為150uA;Rx10K檔,内電池電壓為9 1.5=10.5V,此時滿度電流為105uA。明白各擋使用的内電池電壓以及各擋對應的滿度電流對測量電子元件非常重要。

如測量電容器的充放電特性時,對大容量的電容要使用低阻量程;對小電容要使用Rx10K量程。測量可控矽的維持電流時要使用低量程,為其提供最大的測試電流。測試絕緣栅型的場效應管GBT管或高壓矽堆時,要使用Rx10K量程,才能為其栅極提供5V以上的門坎電壓。測量發光二極管或光電耦合器的二極管時,如果使用内電池為1.5V的萬用表可能正向不通。即使使用Rx10K量程也因提供的測試電流太小而不能發光。較合适的方法是使用内電池電壓為3V的萬用表進行直觀的測試。在線測試晶體管的PN結時如果使用RxK量程正/反向特性不明顯容易誤判。使用Rx10量程将大大改善。總之電阻量程的潛力巨大已經有人開拓出hFE測量、電容量測量、同名端測量、各種IC的測量等功能。利用上述經驗提高檢測能力,才能在浩如煙海的機器裡,查出損壞的元件。

2、電流測量

所有萬用表都設置了直流電流的測量。數字式萬用表多數有交流電流的測量功能。與電阻測量相比電流測量的危險性較大。多數萬用表在不改變表筆接法的狀态下,隻能測量500(250)mA以下的電流。若對電路陌生,有可能因被測電路短路或電流過大而損壞電表。因此,測量電流時應先對電路有基本的了解,盡可能使用最大量程,之後逐漸調整量程到合适的擋位。為确保安全,對可能短路的電路采用碰測的方法比較合适。所謂碰測就是其中一支表筆在測試時先碰觸一下測試點,如果表針偏轉猛烈即刻脫離,避免過流損壞電表。

電流測量是電器檢測的重要手段。如微波爐磁控管是否處在加熱狀态通過電流指示可以一目了然。電磁爐修複後,為确保功率元件工作在安全狀态也應進行電流測量。被測電器是屬于開路或是短路等,都可以通過電流檢測作出正确的判斷。

3、電壓測量

多數萬用表的電壓測量極限為2500V。也就是說表筆在2500V以下絕緣合格,超過2500V可能危及人體安全,這個電壓适應絕大部分電器的測量要求。但如果要測量帶消毒功能的空調、測量微波爐磁控管的高壓、測量顯像管聚焦極或示波管二陽極的電壓時,2500V的極限是不夠的。

為确保測量準确有兩點要求:一是使用電壓測試靈敏度高的電表。靈敏度高,如每伏20kΩ的表表明測量時對電路的分流很少,測試結果相對準确。二是要對被測電路的内阻有所了解。如果被測電路的内阻很大,或使用的擋位較低時,若對470kΩ以上的分壓電路進行測量時,可能因電表的分流大而使測試結果偏低。使用大于被測電路内阻10倍以上量程測量測試結果的準确性将在90%以上。量程數值x20kΩ=該擋的内阻。如MF47型,250V以下的擋位,電壓測試靈敏度為20kΩ/V,50V擋的内阻=50x20kΩ,為1MΩ。

對萬用表電路的理解,是提高檢測能力的基礎。當了解電阻刻度是如何刻得出的,就能在一次測量中,同時獲得被測元件的電阻值、流過被測元件的電流值和被測元件的壓降值這三個數據。同樣,明白電流擋分流電阻的設計和電壓擋倍壓電阻的計算對電流、電壓的測量會有幫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