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想必大家應該都經曆過這件事,那就是帶孩子去醫院看病,醫生說:“先查個血吧!”。
好不容易扛過了孩子驚聲尖叫、嚎啕大哭、瘋狂掙紮的“拒絕抽血三連”。等結果出來了,看着滿滿一頁紙,密密麻麻的參數指标,除了能認識這些漢字以外,再看不出其他門道了。
因此,小編專門去請教了專業人士,當當當!就是我們育學園診所檢驗科的穆煜主任,幫大家解答關于血常規的知識。
主要包括以下3大方面。
穆煜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 檢驗科主任畢業于天津醫科大學醫學檢驗系,于2002年獲得了醫學學士學位;在各類學術期刊及會議上發表過論文,目前為副主任技師職稱;有多年的臨床檢驗工作經驗,在北京和睦家醫院工作近15年;曾參加過美國臨床病理家協會(CAP)及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CAHO)實驗室認證工作的籌備和現場檢查工作。是北京市朝陽區醫院管理局質量控制小組成員。不僅對血液、生化、免疫、體液分析等常規試驗檢測非常熟悉,還對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血庫及PCR分子檢測等都有較為豐富的經驗。
01血常規檢測是在檢查什麼?在說血常規之前,我們先得了解一下我們的血液。
随着心髒的不斷收縮、舒張,血液會從心髒流向全身各組織中的毛細血管,再從各處的靜脈流回心髒。
在這個過程中,血液從肺部獲得氧氣、從消化器官獲得營養物質,并将代謝過程中産生的代謝産物運送到肺、腎、皮膚等處,排出體外。
血液儲存着人體的健康信息。
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血液成分就很可能發生變化。因此,對血液進行檢測,能夠間接地幫助我們判斷一個人的身體狀态。
02各參數代表什麼意思?
簡單點來說,咱們的血液是由血細胞和液體成分組成的。
血細胞一共分成三大類,即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闆。
血常規檢測,就是對白細胞、紅細胞、血小闆這三大類血細胞的數量和形态進行檢測。
白細胞
白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軍隊”。
當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入人體時,白細胞就要從身體各處聚集過來“上陣殺敵”。這就是為什麼寶寶發燒或有其他感染時白細胞會升高的原因。
白細胞這個“軍隊”又分為兩個小分隊,即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它們有各自的分工。
中性粒細胞主要針對細菌。
正常情況下,血液裡隻會有很少的中性粒細胞,但是當我們發生全身性感染或者嚴重的局部細菌感染時,免疫系統就會緊急調來更多的中性粒細胞。這時進行血常規檢測,我們就會發現,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比例也升高了。
淋巴細胞主要針對病毒。
所以當淋巴細胞的比例和形态發生的變化,是輔助診斷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圖片來源于網絡
紅細胞
紅細胞是人體内的“運輸隊長”。
它負責把氧氣運送到全身各處,再把代謝産生的二氧化碳運走。如果紅細胞的數目和形态出現異常,就可能影響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甚至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紅細胞中含有一種重要的蛋白叫血紅蛋白,大家的血常規報告單通常也有這項參數。
血紅蛋白中含有鐵元素,如果身體長期鐵攝入不足或營養不良,血紅蛋白的合成就會出現原料短缺,進而影響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出現貧血。
我們通過檢查血常規,可以看出血紅蛋白濃度下降及相關的紅細胞參數異常。
另外,鐵元素讓血液呈現紅色,所以如果寶寶貧血的話,可能看起來面色比較蒼白,嘴唇顔色比較淡,家長可以注意觀察這一點。
圖片來源于網絡
血小闆
血小闆是血管内的“維修工”。
身體有磕碰、外傷導緻血管破損時,血小闆就會迅速在破損部位黏附、聚集幫助血管填補缺口。
如果血小闆數目過低,人體止血能力就會下降。一旦血管出現破損,就可能出血不止、止血困難。
圖片來源于網絡
03參數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大家已經對不同種類的血細胞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就用一份血常規報告單作為例子,告訴大家怎樣看血常規結果中的各種參數,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白細胞
- 與白細胞相關的參數
白細胞總數(WBC)、中性粒細胞%(NEUT%)、淋巴細胞%(LYMPH%),這幾項參數一般需要綜合分析,用于區分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tips:大部分血常規報告單上的參考範圍都是成年人的标準,而學齡前小朋友的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比例與成年人是不同的,所以小朋友的血常規結果,一定要通過專業的兒科醫生進行解釋。
紅細胞
- 與紅細胞相關的參數
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紅細胞壓積(HCT)。其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變化通常是同步的。
血小闆
- 與血小闆相關的參數
血小闆(PLT)一般較為穩定,升高常見于某些疾病的恢複期;降低多見于某些疾病或藥物引起的血小闆破壞過多或過度消耗。
平均血小闆體積(MPV)用于評估血小闆的平均體積大小。如果血小闆體積過大,會導緻止血功能下降,即使有正常的數目,也可能出現止血困難的情況。
小編說
總之,人體的各種變化、健康和疾病相關的信息都會反映在血液中。通過血常規的檢測,再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醫生就可以幫助每個人評估身體狀态。但是大家也要知道,對于血常規的結果要靈活看待,畢竟,這個結果僅供醫生參考哦。
無論是頭疼腦熱去醫院看病,還是進行身體的常規檢查,血常規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然而,體檢後大部分人拿到血常規化驗單,看到一長串的數據都會暈頭轉向:
“诶?白細胞偏高,這是什麼原因?我會不會得白血病了?”
“我是紅細胞偏低诶,是什麼嚴重的病麼?”
鑒于大部分人都看不懂自己的血檢單,今天,美年就來教大家如何讀懂自己的血檢報告。
一般情況下,我們拿到手的血常規報告單都類似下圖:
血常規檢查項目有很多,對大多數人而言,隻需要認準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闆的指标,就能大緻看出自身的健康狀況。
01、奧特曼家族——白細胞
将白細胞比作奧特曼實在是再合适不過了。當人體受到細菌或病毒入侵時,白細胞就首當其沖,像奧特曼對抗怪獸一樣,和細菌病毒做鬥争。
圖片來源于Soogif
奧特曼家族成員衆多,且分工不同,白細胞亦是如此。
人體的白細胞分了5大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都是白細胞軍團成員。作為勇敢的白細胞家族成員,這些細胞有着不同分工。
中性粒細胞
當人體遭遇細菌入侵時,中性粒細胞就一馬當先扔出必殺技——水解酶。水解酶能将細菌吞噬并消滅,保護人體免受細菌入侵。因此,當體檢報告單上顯示中性粒細胞數量超過參考值時,很有可能就是你的身體已經遭受細菌入侵。
臨床意義
增多:除了細菌入侵導緻的急性和化膿性感染,當人體出現中毒、組織損傷,急性大出血等症狀時,都會導緻體檢時中性粒細胞數量超标。
減少:當人體患上傷寒,麻疹等傳染病,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等疾病時都可能導緻血液中中性粒細胞數量偏低。
淋巴細胞
我們知道,“奧特曼”家族除了抵禦細菌,還要抵禦病毒。不過,作為家族的“小弟”,中性粒細胞的能力隻夠抵禦細菌,一旦病毒入侵人體,還得靠淋巴細胞出馬。
不同類型的淋巴細胞或分泌抗體和病毒結合達到消滅病毒的作用,或直接吞噬病毒,手法“快準狠”,将病毒阻隔在人體外。因此,當體檢報告上出現了淋巴細胞數值超過參考值時,就是在提醒你可能有病毒在入侵你的身體哦。
臨床意義
增多:某些感染性疾病及血液類疾病都可能導緻淋巴細胞增多。
減少:應用化學藥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或接觸放射線,免疫缺陷性疾病,某些傳染病的急性期都可能導緻淋巴細胞數偏低。
嗜酸性粒細胞與嗜堿性粒細胞
這兩個細胞名字相似,也是一對好基友。兩兄弟時常攜手合作,共同對抗外來的寄生蟲及過敏物質。因此,如果你體内有寄生蟲,體内這兩個細胞的值就可能出現異常。
臨床意義
嗜酸性粒細胞
增多:當人體感染寄生蟲,或是變态反應性疾病、皮膚病以及血液類疾病時,嗜酸性粒細胞可能會超标。
減少:包括傷寒患者,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都可能存在嗜酸性粒細胞數值低于參考值的情況。
嗜堿性粒細胞
增多:過敏性疾病、血液病、惡性腫瘤等患者會出現嗜堿性粒細胞超标。
減少:無臨床意義。
單核細胞
單核細胞是白細胞中的“大哥”級别人物,可以對抗多種細菌和病毒感染,因此身體遭受細菌或病毒感染都可能導緻單核細胞數量升高。
臨床意義
增多 :瘧疾,傷寒,血液病等都可能導緻單核細胞數超标。
減少:無臨床意義。
02、超級飛俠樂迪——紅細胞
如果說白細胞是“奧特曼”家族,負責保衛人體健康,那麼紅細胞就是超級飛俠樂迪。
圖片來源于網絡
和樂迪乘坐飛機四處運送包裹一樣,紅細胞一直在人體内匆忙地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紅細胞的存在使得我們精氣十足,看上去面色紅潤有光澤;當人體紅細胞偏低時,可能看上去就像林妹妹般臉色蒼白,嬌弱無力。因此,很多人将紅細胞數量看作是否貧血的重要指标。一般醫生在看數據時,都是将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和紅細胞壓積結合起來看。
臨床意義
增多: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或紅細胞壓積增高,可能是紅細胞增多症,也可能由吸煙、心髒病、肺部疾病等引起,處于海拔較高的居民,血紅蛋白也會偏高一點;造血系統的腫瘤也可能波及紅細胞造成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增高。
減少:如果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和紅細胞壓積比正常低,您很有可能患有貧血,失血或者骨髓造血過程(再障、白血病等)也會出現這些數據偏低。
03、超級瑪麗——血小闆
和水管維修工超級瑪麗一樣,血小闆是血管的維修工,四處修修補補。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人體出現出血症狀時,血小闆們就會第一時間彙聚到傷口處,協同凝血因子一起堵住傷口,減少人體血液流失,兢兢業業,不可缺失,是人體傷口修複的好幫手。很多電視劇中白血病患者出血不止就是由于體内血小闆缺失。
臨床意義
增高:血小闆數量升高很可能是急慢性炎症,另外,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都可能出現血小闆超出參考值。
減少: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都可能導緻血小闆偏低。原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等疾病也都會導緻血小闆破壞從而導緻體檢時血小闆偏低。
寫在最後
看完今天的科普是不是對體檢中的血常規報告有了更深的了解呢。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區,不同品牌體檢儀器都可能導緻血液檢測中各項參考數據稍有偏差,屬正常現象。
血檢化驗單上的參考範圍隻是一個衡量标準,血液檢測的影響因素很多,包括:體檢者情緒,近期飲食,職業等都可能影響血液檢測數值。
重大疾病也不是憑借一項指标就能确診,更多時候血液檢測單是作為疾病檢測的輔助工具。因此,出現某項血常規數據不符合常規值也無需驚慌,隻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問醫就診。不過美年還是建議大家,養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飲食,每年體檢都能收獲一張“不超标”的血檢報告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