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京江北金陵中學校長

南京江北金陵中學校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2:57:27

南京江北金陵中學校長(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校長穆耕森)1

南京江北金陵中學校長(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校長穆耕森)2

校長夜話

今天,陪伴你的“校長夜話”來自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校長穆耕森,他希望疫情期間居家學習的孩子們,守護當下,守望未來。期待你靜靜聆聽。

經曆是最好的老師,成長需要智慧的引路人。南京晨報邀請南京中小學的校長們陪伴孩子們夜話,讓眼睛休息,讓心靈打開,通過一個個話題,幫助孩子們打開視野,發現這個世界和人類其實可以很寬闊,可以有更多不一樣的觀察與思考。

眼前發生的,是一本最好的人文教育教科書;最了解孩子們的校長,是這本教科書的解讀者。

【陪伴者】

穆耕森,南師大數學系本科,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班畢業,中學高級教師,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校長。曾任南京雨花台中學校長、雨花台區教育局副局長、雨花台區教育工委書記;曾獲得全國基礎教育研究先進個人、全國百名優秀中學校長、2015年度“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南京市名校長等稱号;兼任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學,南京大學、曉莊學院客座教授,江蘇省中學生足球協會主席,江蘇省星級高中專家評估組成員,南京市政協委員。先後出版專著3部,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學校管理方面的文章50多篇,參與20多個國家、省、市課題研究。

播音老師:蔡春來。英語教師,高級職稱,金陵中學河西分校中學初三年級組副組長。

【原聲】

親愛的同學們,窗外依舊甯靜,約定開學的日子已經超出好幾天了,你一定特别想念多日不見的小夥伴和老師們吧?老師們的心情和你也是一樣的。可是疫情依舊嚴峻,我們需要繼續耐心等待。

親愛的孩子們,疫情之下我們需要去主動了解:病毒從哪裡來?病毒離我們到底有多遠?怎樣才能不把預警當成謠言?該怎樣做好防護?不斷長大的我們還要思考:在下一次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能否有更多口罩,有更少恐慌,有更多擔當,有更少推诿?這是疫情扔給我們的思考題,也是我們的課堂裡容易忽略的生命主題。

生命主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一、心懷敬畏,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

生命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生命的意義在哪裡?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生命都是在無數的偶然性中産生的,生命是可貴的、幸運的,也是平等的。隻有像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尊重自然界其他的生命,自然界才會饋贈給我們無價的生命之源;隻有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關愛他人、關愛社會,我們才會獲得陪伴、安全和尊重,從而擁有親情和友情。

疫情阻隔了我們與社會的交往,卻提醒着我們要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親愛的同學們,這次疫情,給我們上了一堂環保課,又一次敲響保護生态環境的警鐘:人類隻是地球村的一員,不是自然界的主宰!野生動物不是人類的附屬品,大自然是它們和人類的共同家園。

二、心存感恩,善于與社會和睦相處

疫情面前,我們看到了人類内心深處的光芒和科研工作者的擔當偉岸。白衣天使的逆行走在了疫情最前線,普通崗位的善良讓我們熱淚盈眶,陌生人的溫暖讓我們重燃希望,“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國際援助,“哥們,挺住,我把外公和媽媽都借給你了”的殷殷之心,這些無所畏懼,這些不求回報,這些點點滴滴,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曆經滄桑卻依然屹立不倒的民族精神,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

一篇篇報道,一個個事迹,溫暖着我們。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守護天使。小區的保潔阿姨、保安叔叔,每天的打掃、消毒、測量體溫,他們的工作從未間斷;父母長輩,每天在家裡為我們守護;疫情的到來,學校的老師們早就沒有了假期,一個個電話,一遍遍留言,關心着我們的成長,體育老師還開設線上的“運動處方”;近期,各年級紛紛上起了網絡課,盡管絕大多數老師從未涉及網課,卻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學會了網絡直播。孩子們,我們的老師使用網絡平台,技術可能還不是很娴熟,但你知道嗎?為了能把課上起來,他們琢磨了多少個夜晚,多少次模拟進入直播間。一些年紀較長的老師,使用網絡課堂難度更大,一遍遍向他人請教學習,就是為了不耽誤同學們的學業。12點,夜深了,但還有老師在“老師助手”裡批閱作業、給同學們寫評語,留語音……

三、心有自律,樂于與自己和平相處

我們無法預測災難,避免災難,卻可以管理好當下的自己,特殊時期,我們要懂得有一種愛叫做“不串門”“不聚集”“不聚餐”,不做“潛在的傳播者”,我們要對照權威部門發布的疫情防護手冊,學習自我防護知識,練習相關的防護技能。比如,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

親愛的同學們,不論是當下還是将來,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調節合理的膳食,保持适量的運動,保證充分的睡眠,這是增強自身免疫能力的根本,是守護好自己生命的前提。有了健康,才有生命的接續,才有未來的放飛,才有能力保護家人,才有機會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四、心有擔當,敢于向未來發出邀約

親愛的同學們,疫情帶給我們的是一場考驗。疫情出的考題,不僅僅考國家幹部、考各個領域的成年人,也在考你們這群正在成長的孩子們!因為,你不是局外人,現在不是,未來更不是;因為,無論遠方,還是當下,都與你相關。

李蘭娟院士說:“疫情過後,我們要痛定思痛,認真思考幾個問題,第一就是孩子們的價值觀教育”。親愛的孩子們,成功沒有捷徑,精緻的利己主義不能換來家國的安甯,民族的複興離不開強大的科技。年輕人需要肩負時代的使命,直面時代交給我們的考題。

“互聯網 ”時代已經來臨,新生事物會接踵走進我們的生活,學會接納、學會思考、學會自主探究、學會互助合作,敢于擔當,這是社會給我們發出的指令,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親愛的同學們:

盡管未來還有更多不确定性,但我們不害怕!不回避!不擔心!

因為我們一直被祖國呵護着,一直被社會各界溫暖着,一直有老師、同學、家人陪伴着,我們是安全的!幸運的!幸福的!

已經立春了,武大的櫻花會次第盛開,梅花山的梅花也會競相開放,它們都在等待我們,我們隻需要:守護當下,守望未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