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進入春分,陽氣将逐漸生發勝過陰氣,氣候真正開始回暖,春衫轉薄。在這個節氣,我國很多地方都有一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種什麼菜?其實,它并非特指某種菜,在全國各地所指有不同,但一般均為當地應時的蔬菜。新鮮的“春菜”可以疏肝降火、益脾、清腸通便,還可以調節人體肝陽過度升發,非常适合内熱上火的人食用。
小編身處嶺南,魚腥草、馬齒苋、蕨菜是時下的養生“春菜”,其中馬齒苋更是名副其實的“長壽菜”。
1、魚腥草
【正确吃法】魚腥草可以涼拌、炒食,亦可炖湯。但因其性微寒,無紅腫熱痛者,以及虛寒性體質及疔瘡腫瘍者忌食,老人和體弱的人如要吃魚腥草可以采用炖雞的方法,沒有那麼寒涼。
推薦一道涼拌魚腥草:将魚腥草莖折成五厘米長短,清水洗幹淨,再用沸水略焯後撈出,加适量醬油、白糖、香油、醋、姜末、蒜泥拌勻,即成一道酸爽涼拌菜。喜歡吃辣的親,可以添加紅油及炸好的辣椒油。
2、馬齒苋
馬齒苋又名酸苋、長命菜、無形草等,還擁有“長壽菜”的美稱,食用曆史悠久,在《本草綱目》、《食療本草》等均有記載。其性寒,味酸,無毒,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
它因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胡蘿蔔素,素稱“天然抗生素”,缺醫少藥的農村地區常用馬齒苋煎水治急性腸炎、痢疾、腹瀉等。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馬齒苋富含鉀鹽,具有良好的利水消腫,降低血壓的作用。糖尿病人吃馬齒苋有利于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血糖。
【正确吃法】鮮馬齒苋洗淨後炒食或做湯或焯水後拌、炝,脆潤微酸,鮮美可口。幹馬齒苋,用溫水浸泡開後切碎拌肉末做餃子餡,也可與豬肉炖燒或單炒。由于馬齒苋比較寒涼,故慢性脾虛腹瀉、脾胃虛寒等人群慎食,懷孕婦女忌食,當心引起胎兒流産。
推薦一款馬齒苋綠豆湯:鮮馬齒苋200克,綠豆100克,綠豆洗淨加适量清水,煮至豆爛時,再加入鮮馬齒苋,煮熟即可食用。此湯具有清熱利濕解毒功效,适用于腸炎、大便膿血的人群服用。
3、蕨菜
蕨菜又名吉祥菜、龍爪菜等,口感清脆細嫩,滑潤無筋,中國人自古就有吃蕨菜的習慣。這種野菜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鉀、鈣、鎂、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膽堿、甾醇,還含有18種氨基酸等。
與馬齒苋一樣,蕨菜性也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止痛、健脾安神之效,其豐富的纖維素有促進腸道蠕動。
【正确吃法】脾胃虛寒者忌食蕨菜,古代藥王孫思邈曾提出蕨菜“久食成瘕”,意思是長期吃蕨菜,身體會生病。因此正常人也不能多吃蕨菜。另外,蕨菜含有一種水溶性緻癌物“原蕨苷”,通過清洗和浸泡可以有效減少原蕨苷的含量。原蕨苷不耐高溫,所以,蕨菜不要生吃,煮熟煮透可以放心吃,從長期的飲食看,吃蕨菜不會出現急性中毒。因此蕨菜食用前用水浸泡30分鐘以上,再以流水清洗多次,然後在沸水中浸燙一下再撈起,可以很好去除原蕨苷,又可以清除其表面的黏質和土腥味。
推薦一道蕨菜淮山煲排骨湯:蕨菜幹提前一晚浸泡并切段,排骨切塊後汆水撈起,然後與黑木耳、淮山一起煲湯。此湯益氣補虛,健胃滑腸,清熱祛濕,安神降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