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博士名育德,字果行,他的名字來自《易經》:“君子以果行育德”,之所以叫他虞博士,是因為他五十多歲中進士做了南京的國子監博士。
虞博士是作品中最推崇的賢人,也是後面泰伯祠大祭的主祭人,其實虞博士的故事裡他并沒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大事,但是他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淳厚真誠,知行合一。
虞博士的父母早逝,他三歲喪母,父親帶着他在祁家教書,虞育德十四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把他托給祁太公。祁太公對他很好,繼續讓他住在祁家,帶着祁家兒子讀書。
虞育德長到十七八歲,跟着當地的名士學詩文,當時八股取士,詩文屬于雜學并不受重視,祁太公對虞育德說,你是寒士,光學這個不行,要學兩樣吃飯的本事,我知道堪輿,算命都教給你。除了學本領,祁太公又讓他去考秀才,又替他籌劃娶親,娶親之後,虞育德夫婦仍然借住在祁太公家。
虞育德到了32歲那年,沒有學生教,生計困難,祁太公介紹他去給人葬墳,虞育德做事真心實意,請他辦事的人都很感謝他。同一年他在路上救了一個沒錢葬父要尋死的人,又贈送他銀子回去辦喪事。年底,他妻子生了一個男孩,取名“感祁”,感謝祁太公一直對他的幫助。
後面虞育德離開祁家做事,他淡泊知足,名聲德行吸引很多人來和他交往,他沒中進士時,他的一個朋友勸他去求官員推薦他征辟,他不願意,朋友勸他不願意可以再辭掉,這樣名聲更高!虞育德搖頭拒絕說:求人薦不是真心,辭官又不是真心。這叫做甚麼?”
虞育德五十多歲考中進士,本可以做翰林,那時候寫履曆都虛寫年紀,隻有他實寫自己年齡,被派一個閑官,到南京做國子監博士,他也很高興:南京好山好水,離家鄉常熟又近,把妻兒接在一起團聚比做翰林強。
到了南京做博士,他照顧孝順母親的武書,和杜少卿交往,知道少卿慷慨散漫,手裡留不住錢,就把别人請他做碑文的事情轉給少卿做,給少卿銀子作為買酒賞花用。他的門生知道後,诋毀杜少卿,他一句句替少卿說話,肯定少卿的品行。門生又勸他做兩遍生日收兩遍禮,他一笑拒絕了,讓門生們繼續喝酒。
虞博士到南京後,家裡的房子托給侄兒看,侄兒沒錢把他房子拆了賣了,又厚臉皮跑到南京跟虞博士借錢,虞博士沒有責怪,答應借銀子。
虞博士的兒子娶了祁太公的孫女,祁家賠嫁一個丫鬟過來,兒子婚事一完,虞博士就把丫鬟配給管家做妻子,管家做了一段時間嫌沒有油水,要帶着丫鬟離開,虞博士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又資助他十兩銀子,把他推薦到衙門做事。
虞博士監考,有考生夾帶小抄,虞博士發現了,沒有聲張,讓他繼續去考,考生心裡戰戰兢兢,考完去找虞博士,虞博士搖頭說你認錯人了。他的門生問他緣故,他說要讀書人要養其廉恥,他害怕來謝我,我認了,他無容身之地。
國子監送來一個賭博的監生來收管,監生哭訴他冤枉,虞博士留着他住書房裡,每天同這監生同吃同住,又在府尹面前,替他辯白,把這監生釋放了,監生感激他,虞博士讓他不必提這個,回家做正經事,監生感激辭别而去。
虞博士做得這些事,總結起來就是:對待犯錯的人,他全其廉恥,感化他們。對待朋友,他肯定他們,幫助他們。他本人淡泊知足,不慕榮利,對人宅心仁厚,有求必應。這些品德他一以貫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在泰伯辭大祭,虞博士被選做主祭人,帶領衆人進行了隆重的大祭,吸引了附近的民衆扶老攜幼争相來看,都說這位主祭的虞博士是神聖降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