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是目前整個中介市場監管的整體思路。深圳此次提出的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中的創新改革,以及此前北京提出的分級分類監管都将給中介市場帶來新的借鑒
文|《财經》記者 丁豔 楊芮
編輯|袁滿
占保費收入八成以上的保險中介市場正在醞釀新變。
日前,深圳銀保監局在當地下發《關于推動構建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明确将對存量進行“清虛提質”,強化市場退出,加強内控監管。推動保險營銷體制變革,進一步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進一步推動營銷員銷售能力資質分級建設。
據一位接近監管人士分析,“打造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是目前整個中介市場監管的整體思路。深圳此次提出的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中的創新改革,以及此前北京提出的分級分類監管都将給中介市場帶來新的借鑒。”
北京保險中介協會前秘書長陶立新對《财經》記者表示,該文件中新的内容主要有三個層面:一是延續監管對于保險中介的嚴監管方式,從嚴規範,二是明确保險中介經營往規範和專業化方向發展,三是還釋放了對一些區域性有市場、合規較好的保險中介機構,鼓勵其經營全國性業務,這是該文件中新的突破亮點,鼓勵區域專業中介機構做大做強。
據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國共有2621家保險中介機構,其中保險代理1746家、保險經紀494家、保險公估376家、保險中介集團有5家。據零壹智庫此前的數據統計顯示,保險代理和保險經紀是其中最受關注的兩個類型,從區域分布來看,這兩類保險中介機構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京、廣東和上海,三個區域合計占比32.30%。
據上述人士進一步分析,保險中介市場未來無疑将向更加正規化、精細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深圳獨立代理人模式能否推廣全國?2021年8月19日,大家保險獨立代理人龐月晗的專屬代理店在深圳注冊成功,正式完成從個人到個體工商戶的轉變,成為國内壽險行業首個完成工商注冊的獨立代理人。一周後,信泰保險獨立代理人郭華香的鑫彙專屬代理店也在深圳完成注冊,上述兩家代理店的落地,被業界解讀為獨立代理人模式探索發展邁出的實質步伐。
據《财經》采訪的多位業内人士分析,由于此前獨立代理人深圳模式的落地,上述《意見》中對于獨立代理人的進一步探索引發關注。
對于獨立代理人的探索,《意見》提出要鼓勵代理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授權代理人、獨立代理人等經營模式上探索嘗試。采用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模式的,要加強注冊登記管理, 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和合規經營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要推動解決深圳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稅務登記問題。一位保險經紀公司高層對《财經》記者表示,深圳銀保監局尚未給予獨立代理人在稅收方面的利好。因為普通代理人平均收入較低,去年國家稅務總局明确規定,代理人收入可享受40%免征稅額。但獨立代理人屬于代理人從業者中的佼佼者,收入水平較高,對于獨立代理人群體是否享受免征稅福利,是該人群較為關注的問題。
獨立代理人制度最早源于2020年,當年11月銀保監會曾發布《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和《關于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建立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自此中國獨立個人代理人制度拉開帷幕。
後續,部分城市也陸續明确出台相關細則,諸如深圳銀保監局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台《深圳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登記注冊事項工作指引》,河北完成首位保險中介獨立代理人的工商注冊等。
獨立代理人制度,即獨立經營、能夠同時為幾家保險公司代理業務的一種代理人制度,保險代理人與保險公司直接簽訂委托代理合同,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常見于美國的财産保險和責任保險市場。
目前保險公司中,大家人壽、信泰人壽以及梧桐樹保險經紀、靈犀保代等保險專業中介已開始試水獨立代理人模式。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大家人壽目前已打造獨代事務所494個,代理人數量8462人。同時,公司獨立代理人人均産能6.44萬元/月,人均收入13431元/月,2022年已引進和自培養MDRT人員達到225位。
被稱為打破金字塔結構的獨代模式剛剛啟航,仍存諸多痛點。一位保險業内人士對《财經》記者指出,“目前獨立個人代理人模式落地存在困難,獨立代理人的市場主體地位不明晰和稅收問題是該模式落地發展面臨的主要痛點。”其指出,目前深圳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的屬性定位、條件标準、注冊流程、商事登記等規則已基本明确,但其他地區相關監管制度規則仍有待細化和完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獨立代理人能夠選擇銷售的保險産品很少”,這是一位在武漢地區從業超10年的資深保險代理人對于目前獨立代理人制度的總結。他對《财經》記者分析,首先獨立代理人制度自負盈虧,目前在保險公司拿不到好的産品,部分保險公司提供的都是一些邊緣化産品;其次,目前獨立代理人可銷售的保險産品費率都比較簡單,諸如不保證續保的醫療險,也無需提供後續服務等。
對于目前是否會試水獨立代理人制度,一位從業5年的保險代理人對《财經》記者表示,我目前還有幾百人的團隊,目前肯定不會放棄團隊給我帶來的被動收入。“但如果有一天團隊僅變成我孤軍奮戰的時候,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我可能會考慮做獨立保險代理人。”
另一位接近監管人士對《财經》記者透露,未來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預計主要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山東、河南推開。但目前問題在于:第一,要确定獨立保險代理人歸屬問題,由誰來管理;其次,監管需出立保險代理人具體業務的實施方案,諸如傭金、發票等。
破舊立新:2800家業務終止,資質分級體系建設中獨立保險代理人模式隻是保險中介市場中營銷員變化的一個側影,針對營銷員進行分級分類管理亦将是中介監管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保險中介監管的變化和行業發展、規範和創新同步,營銷員和保險中介機構均面臨新的變化。
《意見》提出,保險中介行業協會要在全國率先完成保險銷售從業人員銷售能力資質分級體系建設,持續組織行業開展人員清核,建立從業人員培訓測試機制。慧擇保險經紀戰略發展部總監馬潇對《财經》記者表示,銷售人員資質分級有利于行業發展,特别是引導銷售人員專業化、職業化,也有利于讓消費者得到必要的專業服務,對改善從業人員的大進大出模式有積極作用。
《意見》還對MGA模式、互聯網銷售亂象、銀保渠道規範等做出了明确規定。深圳銀保監局明确,保險公司要建立權責明晰的中介渠道業務管理制度體系,加強對合作保險中介機構的管理,不斷探索管理型總代理(MGA)模式的有效管理,參考公司風險狀況和監管分級分類慎重選擇合作對象。
同時,《意見》明确持續整治互聯網銷售亂象,加強互聯網涉保活動監管。要嚴格規範與互聯網引流平台的合作, 嚴格按服務内容和合作協議支付相關費用。 要全面規範與互聯網背景企業的關聯交易,建立完善的關聯交易審核制度。此外,在銀保渠道規範方面,《意見》明确商業銀行經營保險代理業務時,要充分發揮銷售渠道優勢,大力發展長期儲蓄型和風險保障型保險産品,持續調整和優化代理保險業務結構,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保險代理服務。
從全國情況一觀,監管機構對保險中介行業管理日趨嚴格,2021年銀保監會出台了多項政策,引導行業向正規化、精細化發展。銀保監會中介部主任姜波不久前在其署名文章中指出,自2020年初《中國銀保監會關于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構建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以來,監管部門一直在監管實踐中持續深入研究和思考這一命題,着眼持續推動實現保險中介行業高質量發展,廓清其内在本質要求。
大背景之下,部分中小中介機構以及沒有實質性業務的機構正逐步退出市場。近兩年來,多家保險中介機構被注銷。據統計,2021年以來,各地銀保監局已陸續注銷超2800家保險中介機構的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其中2787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許可證被注銷,72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許可證被注銷。
據一位中型保險中介公司負責人分析,“中介市場近兩年一直在洗牌,這輪洗牌過後,大公司有資源發展的更快,市場集中度更高。資源不足的小公司再加上不堪成本壓力,隻能最終被淘汰。”
北京銀保監局去年12月曾發布《關于加強分類指導推動北京地區保險專業中介機構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及,按照“引導一批、規範一批、限制一批”的分類指導思路,根據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合規狀況、專業能力、經營質效等,分類确定有能力頭部企業、一般正常經營企業和不具備經營條件企業的三類中介機構的發展路徑和監管重點,對于專業領先、管理規範的中介機構在政策允許範圍内支持試點創新,樹立行業發展标杆;對内控管理缺失、不能依法依規落實監管要求的機構強化監管,直至市場退出。
上述接近監管人士表示,這種“動态監管”的新思路會否推廣至其他區域值得密切關注,這對保險中介機構的合規發展影響極大。
不過另據上述負責人分析,保險中介市場的新機遇仍存,比如此前特斯拉、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汽車等新能源車企布局保險中介市場,以及美年健康此前亦表示意圖收購一家全國性保險經紀公司,這些新勢力的活躍也将給保險中介市場帶來新的變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