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發布了新一代産品iPhoneX,價格近萬,分分鐘鐘得賣2個腎才能買到。
聽說過前陣子的大學生“裸貸”新聞嗎?有的大學生為了購買各類新潮的電子産品、服裝鞋包,在網貸平台借高利貸,因此卷入“裸貸”!今年9月,北京一名大三學生為此自行了斷“浮華”的人生,第二天,還在承受喪子之痛的父親收到多個校園貸追債。
這樣的事件,也在提醒我們:
如何讓孩子克制過度的物質欲望,從小養成簡單樸素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避免孩子長大後虛榮浮華、貪圖享樂?雖說比省錢更重要的是賺錢,但不懂得合理消費,就像《窮爸爸富爸爸》裡面分的,持有的非财産而是債務,隻會讓生活拮據,無法緻富。
今天,分享一個美國華人媽媽的做法。
申請駁回,不予受理,1個月後再來!
申請駁回,不予受理,1個月後再來!
媽媽笑了笑,說:
這次,艾米偃旗息鼓了一段時間。
媽媽看了申請書後,自己下載了一個XXX軟件體驗了幾天,發現這個功能确實對學習外語有利,便批準了艾米的申請。
渴望物質是孩子的一種本能,然而會把物質使用到極緻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想要”和“需要”的區别,對于“需要”範疇内的消費需求予以滿足,而屬于“想要”範圍的消費需求嚴格控制,留出延遲滿足的時間。
有時候,在等待和思考的過程中,孩子的購物需求就會發生變化,這有助于孩子養成三思而後行的習慣。沖動是魔鬼,沖動消費也是。
讓孩子明白“想要”和“需要”的區别,才能避免盲目消費,成為真正懂生活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