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用什麼方法來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用什麼方法來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16 05:09:53

爸媽都想幫助寶寶提升寶寶免疫力,使寶寶遠離疾病困擾。那麼,免疫力到底是什麼?要怎樣做,才能提高寶寶免疫力呢?

用什麼方法來提高寶寶的免疫力(12個方法增強寶寶免疫力)1

什麼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一種防禦機制,免疫力可以幫助人體識别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外來異物(病毒、細菌等);

免疫力可以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免疫力還具有識别和處理體内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現代醫學科學發現,免疫是一個與衰老有密切關系的因素,免疫功能減退是衰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免疫力低下分三種情況

1、先天性免疫低下,醫學上也稱為免疫缺陷,是由于組成免疫系統的某種或多種組分由于基因突 變等因素而喪失了原有的功能,發生免疫低下,病情較嚴重。這類疾病在免疫低下的孩子中比例較少,一般得病較重,持續時間也較長。

2、後天繼發性免疫低下,顧名思義是由于其他某些因素引起的免疫低下,這類疾病經過去除引起免疫低下的病因後,免疫功能往往都可以恢複。引起後天繼發性免疫低下的原因常見于感染、藥物、營養不良和其他疾病。

3、生理性免疫低下,實際上是人體生存的一個過程,不屬于病态。類似于人類的智力發育,誰也不會或不應該要求孩子具有與成人相同的智力。同樣,我們也不能指望年幼的孩子具有和大人一樣的免疫力。

前兩種屬于病态,需要治療。生理性免疫低下一般不需要治療,主要通過調整飲食、睡眠、運動等生活細節來獲得提高。

增強寶寶免疫力的方法?

1、母乳喂養

出生前寶寶可以通過胎盤接收抗體獲得免疫力。出生後,母乳中富含增強免疫的抗體成分可保護寶寶,直到他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

母乳中含有一種免疫球蛋白A,有了它,過敏原和細菌就不能輕易地穿過去。母乳中還含有一種表皮生長素,它能促進寶寶腸道内壁細胞的生長,還能促進其他表皮細胞的生長,例如皮膚細胞。母乳喂養可以保護寶寶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耳部不受感染,這種保護甚至可以延續到母乳喂養結束後多年。

2、營養的食物

食物中特定的營養物質對支持寶寶的免疫系統起着關鍵作用。選擇什麼樣的食物取決于寶寶所處的階段:初生幾個月,母乳和是最好的營養食品(沒辦法母乳喂養配方奶是最好的選擇);4到6個月進入輔食階段,母乳(或配方奶)和輔食就是并行的最佳食品;在一歲之後,嬰兒的固體食物應該是此時最合适的選擇。

3、運動和鍛煉

運動和鍛煉是增強寶寶免疫力的良好途徑,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寶寶,不論在什麼季節,都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運動,增強體質。另外,活動身體可以加快寶寶體内循環,增強寶寶胃口,并有助于他們休息。淋巴擁有很多抗感染細胞,而運動可以促進淋巴在寶寶體内的循環。

4、休息和放松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身體迅速恢複。尤其是在寶寶疲勞和疾病前後,休息和放松更是起着不容忽視的作用。建議:媽媽應幫助寶寶在活動和休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确保寶寶每天都有一定的休息時間,這包括有規律的睡眠時間和其他休息時間(比如講故事時間)。

身體的恢複過程是在休息時進行的。相反,持續不斷的活動使你的寶寶緊張勞累,這會影響到他們的免疫系統。

5、每天日光浴

我們都知道過多的日照對嬰兒的皮膚有害,但适當的自然光照可以保證寶寶的免疫系統正常工作。

每天帶你的寶寶到戶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這将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尤其是對新生的寶寶來說,在冬天裡,保持每天的日曬可以有效地防止佝偻病。

如果裸露小屁股在陽光下,還可以很好地防止尿布疹的發生。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在冬天帶新生寶寶曬太陽,最好不要隔玻璃窗曬,因為紫外線無法穿透玻璃照射到寶寶皮膚上,從而達不到防止佝偻病的效果。

把皮膚适當地暴露在自然光下有助于刺激寶寶身體内的T細胞,它們是寶寶體内對抗感染的關鍵衛士。

6、不要害怕病菌

有時候,輕微病菌的感染,比如:感冒、發燒等疾病,還有另外一項功能助寶寶完善免疫力。因此,當寶寶發燒、感冒,媽媽不必要太緊張,做好護理工作即可。

專家建議:寶寶的免疫系統在他出生最初幾個月還不成熟,所以這期間應使他遠離感冒人群。但是,當寶寶稍微長大些,媽媽不要怕感染病菌而一直避免帶寶寶到公共場所。

當免疫系統遇到威脅比如感染病毒時,就會産生消滅病毒的抗體。盡管你的寶寶會有一些生病的症狀,但産生抗體的過程會有助于自然免疫力的發展。

7、規律的作息、足夠優質的睡眠

睡眠不良會讓體内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機率随之增加。因此,從寶寶出生開始,每天記錄下他喝奶、睡覺的時間,耐心幫助寶寶建立生活規律,等孩子大一些後,也盡量保證每天作息有規律。

8、減糖

有些專家認為攝取糖分過高的飲食,會幹擾白血球的免疫功能。

9、補充必需脂肪酸EFAs

EFAs能提供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決定細胞膜的流動和彈性,對免疫細胞非常重要。人體無法自行合成EFAs,隻能從天然食物包括海鮮、蔬果等攝取,如鲑魚、鲱魚、沙丁魚等深海魚;胡桃、杏仁等堅果;亞麻仁油、葵花油、紅花籽油内也含有EFAs,但要注意,某些油如亞麻仁油需避免高溫油炸,最好直接加在烹煮好的食物上。

10、多吃蔬果

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強化天生殺手細胞活力;建立和維護粘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愈。

胡蘿蔔及其它深橘色蔬果如芒果、甘薯等富含β胡蘿蔔素,可以在人體内轉換成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粘膜組織健全,減輕感染;提高抗體反應,促進白血球生成;并參與補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

其它可以滋養免疫系統的蔬果還包括蕃茄、十字花科蔬菜、大蒜、香菇等。

11、減少污染是提高免疫力的保證

加拿大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68%的疾病與室内污染有關,80-90%的癌症起因與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這些污染物包括進入室内的大氣污染物、人體自身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成分;來自建材裝飾材料如甲醛、氨、苯、臭氧和放射性物質氡等;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妝品、殺蟲劑、噴香劑、清潔劑等。

12、注射疫苗

疫苗使寶寶的體内産生抗體,這些抗體可以對抗特定的傳染病毒,或使它們的危險性降低至最小。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帶寶寶到所屬地段醫院或保健所注射各種疫苗。

在此,要提醒媽媽的是,你應當為寶寶保留每次記性疫苗注射的記錄,以備寶寶進入幼兒園後,把記錄交由幼兒園保健醫生管理,作為寶寶在幼兒園期間進行統一疫苗注射時的備注。

疫苗不僅可以降低體内病毒的危險性,而且可以使一定的人口産生免疫群,如果大部分人都有了免疫力,疾病就很難傳播了。

6種行為打擊寶寶免疫力,請避免!

1、濫用抗生素

不該使用抗生素時使用、選擇抗生素種類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不正确,都屬于濫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首先會殺滅體内的有益菌,這些有益菌的存在能抑制緻病菌的繁殖,從而起到防病作用。如果有益菌被大量殺滅,身體的防禦功能就會下降。

免疫力是人體在與疾病鬥争中鍛煉和提高的,濫用抗生素就等于剝奪了提高免疫力的機會;同時,緻病菌卻得到了鍛煉,導緻細菌耐藥,最終陷入抗生素越用越多、越用越高級的惡性循環中。

2、過于幹淨

講究衛生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度,不必過于幹淨,否則寶寶接觸微生物的機會太少了,不能刺激機體産生抗體,寶寶反而容易生病。家裡的環境隻需要幹淨,不必做到一塵不染,更不用樣樣物品消毒。

寶寶适當接觸泥土、灰塵并不是壞事,媽媽隻要保證寶寶玩過泥巴後好好洗手,不用小髒手抓東西吃就可以了。撫摸身體健康的寵物、和寵物一起玩耍對寶寶來說都沒問題,媽媽不用禁止,但要注意提醒寶寶不要親吻寵物。

3、睡眠不良

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也是保持正常免疫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科學研究證實,睡眠不好的寶寶更容易生病;生病後求助于睡眠可以促進身體的恢複。

寶寶的睡眠時間需要有保證,雖然每個寶寶的睡眠時間長短會有不同,但大多數都在一定的範圍之内。新生寶寶每天大約睡16-20小時;1-3個月寶寶每天16小時左右;4-12個月寶寶14-15小時;1-3歲寶寶12-13小時。

睡眠質量很重要,給寶寶創造一個有助于睡眠的環境;盡量少打攪睡眠中的寶寶;患有影響睡眠的疾病要盡早治療。幫助寶寶養成規律睡眠的好習慣,即使在節假日裡也應盡量保持這種習慣,不要讓寶寶熬夜。

4、運動不足或過度

适當運動能提高寶寶體内免疫細胞的活力,讓寶寶少生病。但是,運動過度卻對身體有害,使具有殺傷病原體的白細胞的壽命縮短,造成免疫力下降。

寶寶的運動要根據年齡不同靈活安排。不會走路的小寶寶可以通過揮舞手臂、蹬腿、擡頭、翻身、爬等方式鍛煉身體。會走、會跑的大寶寶運動項目就更多了,媽媽可以按照寶寶的興趣帶着他在玩兒中鍛煉。

應該每天安排一定的運動量,天氣好時最好去戶外運動。運動後如果寶寶精神狀态好,吃飯、睡覺都很正常,說明運動量合适;如果寶寶非常疲憊,沒精神,食欲、睡眠不好,說明運動量過大。有時寶寶玩兒瘋了會不知道累,而身體可能已經吃不消了,此時媽媽要提醒寶寶休息一會兒,喝點兒水、吃點兒東西。

5、營養不足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組成的,寶寶免疫系統的形成需要營養物質做基礎,營養不足勢必導緻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降低。

母乳是6個月以下寶寶的最佳食品,其中含有各種寶寶需要的營養素和多種免疫細胞和抗體,幫助寶寶免受疾病的侵襲。因此,純母乳喂養應該滿6個月。此後雖然添加了輔食,但仍應堅持母乳喂養至少到寶寶1歲。對于添加了輔食的寶寶,最重要的是均衡營養,食物要多樣化,防止養成挑食、偏食的壞習慣。

6、情緒緊張壓力大

免疫力與人的情緒關系密切,緊張、焦慮、失落等消極情緒會導緻寶寶的免疫力下降,而快樂、愉悅、放松的情緒可以讓免疫力保持最佳狀态。

寶寶感知家人情緒變化的能力可能超過父母的想象,家庭和睦、被愛包圍的寶寶情緒會很穩定,健康狀況往往很好;反之,如果家人之間關系緊張,寶寶也會常常焦慮不安,容易生病。

在成長的過程中,讓寶寶開心、快樂是最重要的,不要給他太多的壓力。

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确實無法确認作者外,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系我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