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管護員?新華社西甯3月22日電 題:“不落下一戶”——走近風雪中的三江源生态管護員,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生态公益林管護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華社西甯3月22日電 題:“不落下一戶”——走近風雪中的三江源生态管護員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王金金
今年1月以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遭遇強降雪天氣,草原、河湖、山林覆蓋着厚厚的積雪。在一片白茫茫中,三江源生态管護員頂着凜冽寒風,艱難前行。這次,他們不是在巡護,而是要将飼草料送到深山裡的牧民家中。
位于果洛州達日縣的桑日麻鄉平均海拔4500米,牧民3182人。受雪災影響,很多牧民家都出現了飼草料短缺的情況。為保障牧民的牛羊,鄉政府随即調配飼草料,但當地牧民居住分散,飼草料運送困難重重。
“鏟雪機在前,運送飼草料的車輛在後。到了草原深處,把飼草料交到生态管護員手中。”桑日麻鄉鄉長謝尖措說,生态管護員打通了“救命草”運送的“最後一公裡”。
38歲的冷智是桑日麻鄉前進村的一名生态管護員,負責為14戶牧戶運送分配飼草料、通知救災消息等,截至目前他已前往牧戶家50多次。
“我們一般騎着摩托車或者馬去送飼草料,一次送50斤左右,但有些地方積雪太厚沒法騎,就靠雙腿開出一條路來,隻能背着飼草料,徒步送進去。”冷智說,為盡快趕到牧戶家,他淩晨5點就出發,随身帶着兩塊巴掌大的牛肉,途中渴了就抓一把雪融在嘴裡。
眼前這位藏族漢子個子不高,面頰黝黑,細細的眼睛溫暖、清亮,說起話來語速很快。
“有時候趕到牧民家時已經天黑了,隻好借宿在老鄉家。”冷智淡然地說:“腳凍傷是常事,回家後擦一些凍傷膏,實在不行就泡在辣椒和蘿蔔煮的水裡。”
冷智清楚地記得,一個星期前,在給最遠的牧戶紮鵬家運送飼草料時,由于要翻越一座山,他騎了近9小時的車,之後又徒步2小時才趕到。在徒步過程中,他還遇到了3匹狼,吓得直冒冷汗,兩腿發軟。“幸好,狼不兇,我站在原地,大叫幾聲,把它們吓跑了。”回憶起這段經曆,冷智還心有餘悸。
這次雪災,冷智家的冬季牧場積雪較深,他已将家裡的10多頭牦牛趕下山,并在鄉鎮借了一處地,搭起臨時救災帳篷。
“我們牧民最怕的就是雪災,下雪時牛羊沒有吃的,不是凍死就是餓死。政府發放的飼草料是大雪中牲畜的‘救命草’,再苦再累也要及時送到牧戶家中,決不能落下一戶。”冷智低聲說,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可到底沒流出來。
風雪中,桑日麻鄉的87名生态管護員每人帶一台報話機,一點幹糧,孤獨地奔走在茫茫雪原。謝尖措說:“生态管護員及時運送飼草料,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次雪災的受災程度。”
“路是難走,但深山裡的鄉親們急等‘救命草’,再苦再累也值了。”抿了一口酥油茶,冷智說:“這也是我們的職責。”
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段時間,果洛州還将遭遇多次降雪天氣。謝尖措說:“目前政府已經準備好了飼草料以及救災物資,我們和生态管護員正時刻準備着應對接下來的災情變化。”
記者在返程途中,車子盤山而下,車輪幾次打滑,放眼望去,雪山草原混為一色,融化在一片潔白中。在那草原深處,想必有很多和冷智一樣的生态管護員,正踩着積雪,頂着狂風,孤獨行走,為遠處的牧民送去希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