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棒性(robustness)就是系統的健壯性。它是在異常和危險情況下系統生存的關鍵。比如說,計算機軟件在輸入錯誤、磁盤故障、網絡過載或有意攻擊情況下,能否不死機、不崩潰,就是該軟件的魯棒性。
一個學生就是一個系統,當我們的孩子受到外界不良“引子”攻擊時,如:家長們普遍擔心的手遊,但對不同的孩子,結果卻不盡相同,有的孩子經得起考驗,有的孩子卻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學業荒廢,甚至出現生理技能的損傷,極端案例孩子可能會失去生命!
學生沉溺于手遊圖
究其原因,前者是由于孩子的魯棒性很強,後者是因為孩子魯棒性較弱,換言之,就是魯棒性強的孩子自組織能力強,受外界影響小,反之,自組織能力弱的孩子更容易被外界控制,即被他組織。
孩子交流圖
孩子是一個複雜而開放的“熱力學”系統,他們每天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物質和信息,為了保持自身系統的平衡,客觀上來說,他們也要不斷地與外界進行能量、物質和信息的交換與交流。孩子吸收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吸收的信息内容更是千差萬别,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地球村裡”,信息内容質量的好壞很難區分,學生隻有依靠自我加工和反饋,來保持自身系統的平衡,從而不造成系統的“塌縮”與“崩潰”。
信息交流圖
然而,可怕的是自組織的過程有一個“瓶頸”,就是“沙堆”效應。如果,你用手拿沙子在地面上累起一個沙堆,然後不斷在其上面加沙,沙堆最終會崩塌,最後的一粒沙子就會使系統“崩盤”。或許,壓垮我們孩子的最後一粒沙子就是最後進入孩子系統的“不良”信息。
沙堆效應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不能理解,一個好端端的孩子,受了一次挫折或者一次責難和批評,突然爆發,甚至自殘,根源就來自自組織的臨界點,父母和老師的最後“刺激”或許就是引發孩子“雪崩”的導火索,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和老師也是冤枉的!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使其有更強大的“魯棒性”,也就是說讓我們的孩子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裡有更強的“免疫力”呢?這不僅是家長,也是學校,更是全社會值得關注的課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