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一千公裡的旅行?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活躍在鄉間,架起農民與科技的橋梁;他們用腳丈量大地,是鄉村振興的踐行者;他們艱苦奮鬥,勇于開拓,隻為帶領農戶緻富;他們,便是農村青年創業緻富帶頭人,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跨越一千公裡的旅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活躍在鄉間,架起農民與科技的橋梁;他們用腳丈量大地,是鄉村振興的踐行者;他們艱苦奮鬥,勇于開拓,隻為帶領農戶緻富;他們,便是農村青年創業緻富帶頭人。
2021年7月21日至26日,在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團委與湛江農墾局團委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後、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青春領頭雁”社會實踐隊赴湛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先後尋訪了陳曉軍、楊建偉、陳秋玲等10位深耕農村一線的青年緻富帶頭人。
天剛蒙蒙亮,實踐隊就趕往湛墾廣前火龍果基地采訪2021年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曉軍,學習他“艱苦奮鬥,勇于開拓”的創業曆程,調研青年人的成長成才路徑。在周邊農場,很多農民職工都認識陳曉軍,正是在他的帶動下,許多村民開始了紅心火龍果種植,逐步走上緻富之路。
“軍哥,你對鄉村特色産業新媒體電商的發展有什麼看法?”這是90後新媒體電商大學生創業者林肇星與獲得“全國農村青年緻富帶頭人”、全國“風鵬行動·新型職業農民”農墾創業者陳曉軍的對話。
陳曉軍說,目前邁坦隊火龍果種植經營聯合體對這方面的投入較少,之前嘗試過做新媒體品牌營銷,但是效果不理想,一是我們自己不太懂新媒體,二是缺乏自己的專業新媒體隊伍,三是沒有心系三農的新媒體人才。
“青春領頭雁”實踐隊将課堂搬進田間,與當地農戶、新型農民面對面實地交流,鄉親們在實踐隊的帶動下,也相繼進行“觸網”帶貨的新嘗試。
新媒體、短視頻平台将成為新農人手中的新型生産工具。較于傳統電商,短視頻和直播帶貨更直觀展現了農作物生長過程、生态環境等信息,滿足了人們對于購物場景、互動、情感的消費需求。
目前,大學生返鄉創業已成為熱潮,他們把在大學裡學習到的先進管理方法和技術帶回鄉村,在鄉村振興政策支持下,青年大學生返鄉創業緻富的優勢更大,更好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青春領頭雁”社會實踐隊自2019年成立以來已有三年,依托廣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立項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青年帶頭人的培養研究,多次深入粵東、粵西農村一線,累計尋訪緻力于鄉村振興的農村青年緻富帶頭人1000餘名,運用更多手段傳播緻富能人的事迹。
【記者】黃錦輝
【通訊員】王奧 林肇星
【作者】 黃錦輝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