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進入“中伏”也有幾天了,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近段日子以來,很多地方都是連日太陽天,氣溫超出35℃。在這炎熱的日子裡,有許多人就在盼着早點立秋,因為秋天是一個比較涼爽的季節,秋風習習是非常讓人感到舒爽的日子。
不負所望,今年的立秋日期是在陽曆的8月7日(農曆是七月初十),具體到時間是在8月7日的20點28分57秒。
有些老人在得知今年的立秋時間後,就說今年是“晚立秋,脫衣秋”,這是什麼意思呢?相信有一大部分年輕人是不懂的,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老人說到的今年是“晚立秋,脫衣秋”,可以從2個方面來解釋。
第一個方面是看立秋在一天之中的時間段,如果立秋的時間是在零點到中午十二點之前,就是早立秋。而如果是在中午十二點以後到半夜零點之間立秋,那就叫做晚立秋。今年立秋是在8月7日20點28分57秒,一看就是發生在晚上,所以是晚立秋。
第二個方面是按古人流傳的方法,如果立秋與夏天的交接時間在農曆六月份,就是早秋,如果是在農曆七月份,就算是晚秋了。
那什麼是“脫衣秋”呢?
古人經驗“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熱死牛”。如果是早立秋,立秋後馬上就會覺得很涼快,尤其早晚氣溫下降明顯,感覺涼飕飕的,這時候就需要及時添加衣物,稱為“穿衣秋”。而今年是晚立秋,屬于“晚立秋熱死牛”的節奏,也就是說,就算是立秋後也不會立即轉涼,還會熱上一段時間,就是“脫衣秋”。
不管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進入秋天後,氣溫會慢慢下降的,雖然晚立秋氣溫下降會慢一點,但是立秋之後一定要記住下面幾個養生的重點,确保順利入冬天。
一,不要貪吃“涼食”了
夏天的時候為了解暑,吃了很多寒涼性的食物,甚至有人天天吃西瓜,喝涼茶。立秋之後就要告訴自己停下來,尤其是一些脾胃虛寒的人,更是要控制住嘴,要開始适當補充一些溫性食物了。
二,要懂得治濕治燥
立秋與夏天交界,容易出現“溫燥”現象,經過了一個長夏,身體消耗比較大,體内還留存了濕氣,而外部環境開始變“燥”了,這時候身體處于一個過渡期,容易出現一些不适。
所以,在立秋後要懂得治濕治燥,可以多利用飲食來進行調理。比如可以每天吃一個梨,或者喝一些銀耳百合湯治燥。還可以用薏米仁、赤小豆、芡實、大麥、大棗等食材,按照配方比例,經過精心制作以後來泡水喝,可以起到一定的“治濕”效果。
三,重視養護肺氣
立秋之後,陽氣慢慢轉衰,陰氣日益上升,自然界生物也由生長轉變為收藏,所以,古人說秋冬養生原則是養陰。
中醫認為人體肺部與秋季相對應,而肺為嬌髒,秋季氣候幹燥容易傷肺,肺氣受到不良刺激,就容易産生疾病,所以,立秋後要重視肺氣養護。
立秋後利用飲食養肺,要“少辛多酸”,多選擇有潤肺效果的食物。比如百合可以潤肺止咳、養陰消熱、清心安神。還有銀耳、梨、柑橘、甘蔗、蘿蔔等食物都有比較好的清肺潤燥的效果。
四,作息要更規律
夏天人們習慣了晚睡,立秋後陽氣開始沉降、收斂,這個時候要注意保養陽氣。尤其到了秋天後,白天的時間會慢慢變短,夜晚時間拉長,如果再像夏天一樣晚睡,人們容易出現精神疲憊、身體乏力的現象。
所以,立秋後,作息要更規律,晚上要早點睡覺,早上要早點起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一般要睡夠7到8個小時,可以幫助養精蓄銳,補充人體在夏季的虛損。另外,立秋後,午睡時間調整為20分鐘為最合适。
注: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十一中秋節,我們在民和七裡寺花海等你哦!
,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