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成仁天還是依然那麼藍?1感覺有德性才能真正想通問題,這是大哲王陽明和康德共同确信的,關鍵他們也做到了:前者的表述是“良知”,後者的表述是“内心燦爛的道德”,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至善成仁天還是依然那麼藍?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1感覺有德性才能真正想通問題,這是大哲王陽明和康德共同确信的,關鍵他們也做到了:前者的表述是“良知”,後者的表述是“内心燦爛的道德”。
2感覺西北歐的民族德性上可能稍好一些,所以新教誕生在那裡并逐步改變弱肉強食的世界。
3感覺耶稣上十字架之前說的“原諒他們,他們不懂”,還是更強調德性(原諒寬容是最大的德性),因為原諒已經是行動,有德性才能原諒。
4有德性才會有真(良)知,良知不是單純的知識,她是以道德為“基礎”和引領的對世界的意向性認知。
5真正有德性才能徹底悟透,徹底悟透才會真正原諒。所以不懂的人首先是無德之人,因為反抗納粹殉難的德國新教思想家朋霍費爾說“愚蠢是德性上的缺陷”就是這意思:“幾乎所有的愚蠢,都是甘于愚蠢,這的确不是理智問題,而是道德問題:犬儒、怯懦、蠻橫、自欺。”
6聰明而無德是蠢人,懵懂而有德是智者。有些人智力低下,卻非蠢人,因為他們還要道德,這是根本。有些人智力高超,卻是蠢人。因為無德。
7所以基督教對世界并不樂觀,許多“魔鬼”也能想通問題,用邪惡來理解世界又有智力創造更邪惡的現實世界,他們靠的就是這些智力高超而道德低下的“蠢人”。
8俄羅斯哲學家别列德指出,芸芸衆生都是不太思考的,心理學家說的集體無意識就是這個,他們一般是從衆心理随大流。隻有極少數人有思考和行動能力,這部分人又有保守和激進之分,也有有德和無德之分。善未必是保守的,但惡一定是激進的。“惡一向都是激進的,但從來不是極端的,它沒有深度,也沒有魔力,它可能毀滅整個世界……”—— 漢娜·阿倫特
9但也不必過分悲觀,善的力量雖然緩慢但是持久,因為她是深刻而極緻的。而且好東西可以逐步慢慢傳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