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額紅利終身壽險一覽表?近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罕見發布“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警惕增額終身壽險誤導宣傳,受到廣泛關注,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增額紅利終身壽險一覽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近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罕見發布“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警惕增額終身壽險誤導宣傳,受到廣泛關注。
增額終身壽險是近年銷售火爆的一類壽險産品,特别是在銀行存款利率調降、基金收益欠佳的情況下,不少保險銷售人員将其能夠“長期鎖定收益”來宣傳推廣。
這類熱銷的産品在業界也是讨論焦點。監管部門去年開始明顯增加了對這類産品的關注,給出了産品的“負面清單”,并收緊對有誤導嫌疑的産品的備案。此外,業界也在分析其潛在風險如何管控。
精算師協會提示:保額增長率不是收益率,前期退保損失大
精算師協會此次風險提示有一定的“科普”效果。其介紹,終身壽險是指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且保險期間為終身的人壽保險。終身壽險的保險金額可以在産品設計時預先設定,如每年增長一定比例或每年下降一定比例。所謂的“增額終身壽險”,是近年來市場上出現的将保額設計為每年增長一定比例的終身壽險。
“目前,有的保險營銷員在銷售該類産品過程中涉嫌誤導性宣傳,請消費者予以警惕。”該協會主要列舉了三點。
其一:保額增長率與投資收益率概念差别大,不可混為一談。“增額終身壽險複利3.5%”是一些銷售宣傳中經常出現的話語。但這裡的3.5%并不是投資收益率,而是保額增長率。終身壽險的保額是指在被保險人身故或者全殘時,受益人可以領取到的保險金額。保額是每年不變、每年遞增還是每年遞減都隻是參數的設計方式。在保險費等其他條件一緻的情況下,每年保額遞增的終身壽險,其首年保額較低,會遠低于每年保額不變的終身壽險。保額增長和投資收益概念差别大,請予以警惕。
其二:增額終身壽險是理财首選?終身壽險主要功能是保險保障,養老、儲蓄應選擇年金保險。精算師協會稱,增額終身壽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身故或全殘保障,養老、儲蓄功能較少。如果保險消費者想要購買保險産品來滿足養老、儲蓄需求,還是應當選擇功能較為匹配,提供生存給付的年金保險或兩全保險産品。在銷售宣傳中将增額終身壽險産品類比理财産品,忽略其保障功能,誘導保險消費者中途退保,不符合該類産品的設計初衷。
其三:增額終身壽險“穩賺不賠”?終身壽險前期退保損失大,投保請做好長期規劃。精算師協會稱,增額終身壽險并非“穩賺不賠”。保險消費者如果中途退保,可以領取保單的現金價值,增額終身壽險的現金價值一般在前5年低于累計所交保費,之後才會逐漸超過累計所交保費。據不完全統計,若在投保後第1年退保,将會損失10%-60%的保費;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約在2%-2.5%之間,請保險消費者注意是否與自身預期相符。
針對上述情況,精算師協會提示廣大保險消費者,不盲目跟風,綜合考慮家庭情況、收入情況,根據自身需求确定投保何種保險産品。
監管多次關注誤導隐患,有保額年增3.8%産品将退市
保額增長率與定價利率的問題,銀保監會也已經多次關注。
銀保監會人身險部2021年6月發布“關于《關于加強規範管理促進人身保險公司年度業務平穩發展的通知》落實情況的通報”指出,激進發展模式仍然存在,其中提到,某北京壽險公司天津分公司銷售的增額終身壽險産品存在保障程度低、長險短做、變相理财等風險。
今年1月份銀保監會通報人身保險産品問題時涉及到增額終身壽險的問題,并點名6家公司報送的11款增額終身壽險增額利率超過3.5%,易與産品定價利率混淆,存在噱頭營銷風險。
同時,銀保監會2022版人身保險産品“負面清單”中提到的關于增額終身壽險的問題即包括,保額遞增比例超過定價利率,存在嚴重銷售誤導隐患。減保比例設計不合理,加保設計存在變相突破定價利率風險。
券商中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不同渠道仍有保額增長率超過3.5%的增額終身壽險在售。比如某款在經紀代理渠道銷售火熱的産品,保額遞增比例達到3.8%。不過,該産品将于9月30日停售,據悉,停售的考慮即進一步符合監管導向要求,避免産生宣傳誤導或對收益的誤解。
事實上,增額終身壽險産品的保額是以3.5%還是3.8%增長,并不代表消費者實際收益變化。因為,産品收益是通過現金價值(即産品的價值,退保時可以拿回的金額)體現,而不是保額。該産品的主流銷售方式還是向消費者介紹産品的現金價值,以此來說明産品的收益率,并會以内部收益率(IRR)介紹。
目前,保險公司的增額終身壽險産品報備趨嚴,一些在減保設計或保額增長等方面有易導緻誤導的産品,很難通過備案。
增額終身壽險是不是理财?
對于增額終身壽險,一些産品精算人士、銷售人員以及保險消費者,結合自身感受,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如果客戶是中短期的理财需求,選擇增額終身壽險肯定是不合适的。”某中小壽險公司産品精算人士稱。增額終身壽險是長期産品,現實中,其功能定位更多是為了長期儲蓄、養老以及财富傳承。
簡言之,如果客戶的理财考慮是5年,增額終身壽險産品并不合适,因為很多産品5年收益率是“負數”。他透露,其所在公司将這一業務鎖定在長期客群,甚至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期限定位對于增額終身壽險來說都偏短。
“從客戶的角度,如果準備長期鎖定收益,現在增額終身壽險還是一個好的選擇。畢竟除了傳統險(包括兩全保險、年金保險等)以外,沒有其他産品能夠提供這麼長期的鎖定收益的産品。”一位壽險公司總精算師表示。
深圳一位女士前不久剛投保一款增額終身壽險,她向記者表示,現在沒有很好的理财産品,而保險可以鎖定收益,未來可能很不錯。“朋友有90年代買的保單,收益率百分之十幾,現在真是躺着收錢的感覺。”
國内增額終身壽險從銀行系險企起步,起初服務于銀保渠道高淨值人群的财富傳承需求。近年随着銀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且預定利率4.205%的年金在2019年底前後停售,3.5%預定利率的增額終身壽險成為更多險企的主打産品,有了更大市場需求和供給。
不過,随着更多市場主體加入,增額終身壽險産品出現一定變化。“加保減保”等條款使其更加靈活,也趨于中短期理财化。也因此,增額終身壽險成為比年金更靈活、持有期間(即回本時間)也較短的産品,因此成了理财險的主力業務。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6月份發布的《2021年銀行代理渠道業務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增額終身壽險産品具有的資金靈活度高,用途多樣的功能使其在競争中脫穎而出,占據銀保市場絕對主流地位。終身壽險占據期交産品年度銷量前十中的七席。
多位壽險公司高管坦言,現在一些公司的業務中一半以上是增額終身壽險。
“增額終身壽險可以起到養老和财富傳承的作用,在目前低利率環境下,對銀行的中高端客戶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一位銀行系壽險公司總精算師稱。
在增額終身壽險的銷售中,收益的計算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有頭部保險經紀公司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根據測算,最有競争力的兩款增額終身壽險,10年交費,持有20年的話,内部收益率(IRR)分别在3.35%、3.45%;持有30年IRR分别達到3.41%、3.47%。
以上收益都是複利,若換算成單利,則産品更可顯示出吸引力。以一款IRR最高為3.49%的增額終身壽險産品來說,其10年後的單利收益約4%左右,30年後單利可達6%。
圍繞增額終身壽險産品,保險業界還關注如何避免“長險短做”以及對應的退保損失風險。
增額終身壽險雖然期限為終身,但部分産品通過減保的設計,以及前期較高現金價值的設計,使得客戶在一定期限後退保也能有收益,這即是“長險短做”。比如,有增額終身壽險在第7年後客戶退保不但能回本,還能實現3.49%的單利,存在着較大退保可能。
有壽險總精算師表示,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退保的客戶如果較多,可能面臨不小的退保虧損。如何避免“長險短做”帶來退保虧損風險,是考驗保險公司的問題。
利差風險大不大?
伴随增額終身保險銷售趨熱和部分激進化行為,還有一些謹慎的聲音。比如,保險公司會不會賣得越多、虧得越多?利差風險大不大?是不是要考慮降低定價利率?
回顧壽險産品定價利率改革,有兩個關鍵節點,分别是1999年一夜降至2.5%的定價利率,以及2013年8月伴随業界的呼籲而逐步放開利率限制,到了目前3.5%的定價利率上限。
“調或不調(定價利率)都有理由”“這個問題很複雜”……多位壽險公司總精算師說。
考慮調低利率的理由在于,保險收益寫入保險合同的産品,且期限為長期甚至終身。這意味着保險公司高成本吸收進來了保費資金,如果資産端的收益覆蓋不住成本,那麼利差損就不可避免。
一位壽險公司總精算師認為,從精算的角度來講,壽險産品3.5%的定價利率确實不低。分階段來說,中期還算“安全”,比如十年以内,投資收益率低于3.5%的可能性不太大。但如果放到更長期,從30多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久期來看,現在的定價利率3.5%可能存在一定風險。“從公司經營的角度應該關注利差損,但現在很多公司可能受市場因素影響,利差損在決策中所占的權重并不是很重。”
一家大型壽險公司産品市場部研究人士稱,未來的利差風險需要重視,但這也是市場、客戶、隊伍、保險公司共同的選擇和博弈的結果。
也有中資保險公司總精算師表示,目前公司評估下來,定價利率3.5%的增額終身壽險産品仍有價值和利潤。壽險是長期經營邏輯,與一年期的短期邏輯有顯著差别。理論上,在目前的投資收益精算假設不調整的情況下,保險定價利率可以不下調。
“利差損應該還不成為現在的問題。”有中小壽險公司精算人士稱,我國的利率水平還較高,同時借鑒國際低利率地區的經驗,發達資本市場能夠提供多樣的投資工具,對于提升保險投資收益都有助益。
在今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新華保險副總裁、總精算師龔興峰在回答有關提問時也表示,壽險和其他行業相比的重要不同,就是長尾效應所帶來的未來可能出現的利差風險。他認為,應該辯證地來看儲蓄險業務。
一方面,保險的發展離不開“以客戶為中心”的産品供給,離不開在财富管理市場上,保險公司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為公衆提供長期資金理财選擇和長期養老保障。“在壽險發展相對比較困難的階段,能夠識别和突破這塊市場,對于壽險公司和行業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關于長期類業務,利差風險是最突出的因素之一。要管理好這類風險,首先要在産品設計端建立起良好的風險管理,要為長期産品提供合理的定價水平,避免出現極端定價。同時,在銷售端要避免出現僅僅以利率回報作為賣點,産生銷售誤導,倒逼公司負債成本增加。在這個過程中,重點采取的管理措施包括産品端守住底線、資産端做好長期資産配置,以此來有效控制風險。
責編:李雪峰
校對:王錦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