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看法?【特别關注·俄烏局勢學者談】,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看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特别關注·俄烏局勢學者談】
作者:張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牽動全球的俄烏沖突已持續多天,勸和促談、早日停火止戰,切實找到解決沖突之道,是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願望。不久前,主席在同法德領導人舉行視頻峰會時指出,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都應該得到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這“四個應該”是解決包括烏克蘭問題在内的衆多國際熱點問題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
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更是中國外交始終堅守的原則立場。中國首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在萬隆會議上同廣大新興民族獨立國家共同将其确立為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在尊重他國主權領土完整的基礎上,中國始終同各國開展平等互利交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和平解決争端、團結謀求進步的範例。中國的這一原則是一以貫之的,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是公開、透明和一貫的,始終主張尊重包括烏克蘭在内的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在這方面,長期以來,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在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方面搞“合則用、不合則棄”的雙重标準,高呼“人權高于主權”,動辄以“保護人權”為借口對他國發動軍事攻擊,侵害他國主權,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人道主義災難,肆意歪曲國際法、踐踏主權原則。這種做法不僅對問題的實際解決毫無益處,更會造成矛盾激化、釀成沖突。
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都應該得到遵守。聯合國憲章奠定了多邊主義的基石,确定了當代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發展了公認的國際法原則,為人類社會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始終堅持世界隻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隻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隻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解決俄烏沖突正确的出路,應是依據國際社會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遵循國際法治,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烏克蘭問題相關方達成符合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的和平協議。
在這方面,尤應反對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借俄烏沖突拉幫結夥搞“小圈子”和集團政治、制造對抗和分裂。在俄烏沖突等問題上,不應采取強制選邊站隊的做法,更不應借機複活冷戰思維,制造陣營對立。
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世上沒有絕對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國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國的動蕩之上,外來的威脅會成為本國的挑戰。烏克蘭問題有其複雜和特殊的曆史經緯,其核心是美國主導的北約不斷東擴導緻地區安全環境變化、俄方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中國始終認為,各方應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鼓勵美國、北約、歐盟與俄羅斯開展平等對話,直面多年來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重視北約連續東擴對俄安全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尋求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實現歐洲的長治久安。
在這方面,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尤應徹底摒棄冷戰思維,摒棄“獨享安全”“絕對安全”的錯誤想法,認識到一國安全不能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地區安全更不能以強化軍事集團為保障。
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國家和,則世界安;國家鬥,則世界亂。形勢越複雜,越需要冷靜考慮采取的行動是不是有利于推動和談,是不是有利于争取和平。隻要堅持溝通、真誠相處,各種各樣的“陷阱”就可以避免。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一直積極勸和促談。俄烏沖突爆發之初,中方就鼓勵支持俄烏雙方進行面對面談判,并就防止烏克蘭出現更大規模人道危機提出六點倡議。一段時間以來,中方支持俄烏雙方克服困難繼續和談,支持談判達成積極成果,支持局勢盡快實現降溫,支持各方為防止出現大規模人道危機所做的努力。
在這方面,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不應繼續扮演拱火澆油和加劇對立等不光彩角色,更不應試圖趁亂漁利、轉嫁危機。實踐早已證明,戰争和制裁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制造出新的問題幹擾影響政治解決進程。不斷升級的制裁将對全球金融、能源、糧食、交通、供應鍊等各方面造成嚴重沖擊,損害疫情下的世界經濟複蘇和各國的民生。
“四個應該”是一套邏輯清晰、體系完整的沖突解決方案。四方面主張包含了中國針對俄烏沖突專門提出的基本原則、根本遵循、核心關切和解決途徑。其既指出解決問題的整體方向和框架,又闡明具體實施和落實細節;既兼顧各方利益關切,維護了公平正義,又明确了各方責任、義務,限制沖突進一步惡化升級。這是一個考慮了前因後果、兼顧了各方利益、具備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綜合性危機解決方案,是中國踐行和平解決國際危機主張的一個重要思想成果和行動實踐。
“四個應該”是一套有機統一、全面均衡的整體治理理念。四方面主張互為支撐、互為保障,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是一套着眼于全局和長久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其中,第一方面主張是前提條件,為沖突的解決奠定政治基礎;第二方面主張是行動依據,為沖突的解決提供機制和規則保障;第三方面主張是核心内容,為沖突的解決指明方向;第四方面主張是實施途徑,為沖突的解決提供具體操作指導。四方面主張地位平等、效力相當,不應設置優先選項,亦不可偏執一方。
俄烏雙方都是中國的朋友,烏克蘭危機走到今天的局面,是中國不願看到的。沖突爆發以來,中方始終立足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堅持獨立自主、恪守客觀公正、弘揚國際正義。中方提出關于烏克蘭問題的一系列原則、立場和主張,為化解危機、緩和局勢、勸和促談、防止出現人道主義危機發出了中國聲音、貢獻了中國智慧。其思想内核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新型國際關系、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踐行新安全觀等中方一貫主張的國際關系理念高度一緻。中方始終認為,隻有加強國際社會勸和促談的努力,才能為外交斡旋和解決沖突争取空間。未來,中方将按照主席提出的“四個應該”,以自己的方式,為緩解局勢、勸和促談、防止出現人道主義危機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28日1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