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童年讀書分享稿

童年讀書分享稿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29 03:10:28

童年讀書分享稿(讀書專欄童年的秘密)1

寫在專欄前的話

1.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學習?

因為在我們還不懂婚姻的時候,我們已進入婚姻

在我們還不知如何做父母的時候,我們已成父母

2.我們學習什麼?

可以學習了解孩子

更主要的是了解我們自己

因為隻有懂得自己才能真正懂得孩子

3.專欄以讀書筆記的形式呈現,歡迎您的指正和讨論。

《童年的秘密》讀書專欄第九天

作者介紹

童年讀書分享稿(讀書專欄童年的秘密)2

第二部分 新教育

第四章 兒童的心理畸變

本章主要闡述兒童的心理畸變原因、兒童心理畸變的表現,以及兒童心理畸變和身體健康的關系

本章有三節内容

第一節 兒童心理畸變的原因

本節論述兒童心理畸變的原因

一.兒童心理畸變的原因

兒童的發展道路受阻會引發的心理畸變,畸變最初難以察覺。

第二節 兒童心理畸變的表現

本節具體論述幾種兒童心理畸變的表現、原因等内容

一.神遊

心理分析家把反常的想象力和過分熱衷于遊戲描述成“心靈的神遊”。

“神遊”是一種逃避。逃避或逃入遊戲(幻想世界)掩蓋已分裂了的心理能力。

1.行為表現

“神遊”表現與“實體化”相反。

(1)易被圖像和符号所吸引

原因:心理失去目标而随意漫遊時,人會處于空虛、發呆和混亂的狀态。

心理能力必須通過運動(工作)的途徑完成。否則,心理和運動(行動)各自發展,人格就分裂了。

(2)做某件事時,尚末完成就丢下。

原因:心理能力渙散,不能固定在某個對象上。

2.環境因素造成神遊的原因

(1)隻提供給兒童玩具和娛樂活動。

結果是玩具能激起兒童的活動,但很快失去興趣。

3.“神遊”兒童在“兒童之家”的反應

若幹時間後,這些兒童會馬上投入某些工作,運動器官成為渴望了解和真正認識外界現實的工具,對知識的探究已替代無目的的好奇。

二.障礙

障礙也就是心理障礙,是一種意志完全無法控制的心理防禦,與表現為違抗或固執的心理防禦不同。

1.兒童心理自動拒絕接受和理解來自外界的觀點。

2.有的障礙表現對外界“抵觸”,這些兒童時期設置的心理礙障會終身攜帶。

比如抵解數字甚至拼音,成人後看到數字或拼音就會出現焦慮和厭煩的情緒。

3.在具有正常化功能的學校中,如“兒童之家”,神遊比障礙較易治愈。

三.依附

1.具有依附的兒童個性:順從、心理能力弱易受成人影響。

2.依附對象:傾向于愛包辦的成人

3.行為表現:

(1)缺乏活力、顯得不耐煩,而且自己無覺察

(2)愁眉苦臉、易掉淚,正在遭受痛苦的神态

(3)易放棄自己的活動,服從成人的每個命令。結果兒童處于冷漠狀态,行為懶散、懶惰。

(4)喜歡提“為什麼”,但不傾聽,再馬上提問。其目的是希望會給他們幫助的人一直待在身邊。

四.占有欲

依附非自己需要的物質,又不願放棄。其結果,兒童地發展失去平衡。外在表現為麻木不仁、不可思議。

對東西的占有不是出于對知識的渴望。

1.占有型

僅被某些東西吸引,并渴望占有。但又抓住并損壞想要的東西。為保護這些東西,兒童之間易産生沖突。

2.收藏型

(1)傾向于個性軟弱和内向的兒童,口袋裝着無用和雜亂的東西。

(2)積聚和隐藏的東西五花八門,相互之間毫無關聯,沒有分類的知識。

五.權力欲

兒童利用成人的力量達到目的,包括不合理要求。一旦成人讓步,兒童則逐漸變得任性。

因此,成人在關愛兒童時要為孩子的發展提供一定(合理)的方式。

六.自卑

1.行為表現

膽怯、作決定時遲疑不定;面臨困難或批評退縮,遭受壓抑就流淚;與痛苦的心态形影不離。

2.原因

成人填塞和語言暴力

3.對成人的建議

(1).允許兒童接觸各種東西、使用(工作),注意工作的合理、有序。

(2).注意培養兒童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順序。如,起床知道該幹什麼。

(3).不打擾兒童自主的活動。

責任心感來源于兒童對各種行為之間聯系的領悟和對它們重要性的判斷。兒童需要時間。

當兒童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以及各種步驟,兒童就成為自己的行為的主人,即兒童具有了自信。

責任心源于自信。

七.恐懼

1.原因

(1)成人用人為的恐懼恐吓兒童,目的是使兒童服從。

(2)兒童對被曾經強烈恐怖印象産生無法克服的恐懼。

解決方法:使兒童接觸現實并使他體驗和理解他的環境的任何東西,有助擺脫紊亂的恐懼心态。

(3)非正常化兒童面對危險的特點

無法識别危險而常面臨危險,如在馬路上戲嬉,參與火災救援一式的“英雄主義”。

(4)正常化兒童面對危險的特點

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避免盲目的沖動。

“謹慎”品質,使他們能避免危險,因而也能自由行動。

八.說謊

1.犯罪時說謊時是心理紊亂引起、情緒又加劇心理紊亂。

2.自我防禦的正常說謊。(保護自己防止受到人身傷害)

3.與自我防禦無關的說謊。正常兒童也有發生。

(1)企圖描述某些幻想的東西,可看作釆用一種藝術形式。

自的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說的事件與實際情況不一樣。類似編故事。

(2)可能是巧妙推理的産物,不同于懶惰或發現真理不感興趣而說謊。

4.具有懦弱和畏縮特性的兒童往往是出于一時沖動而編造謊言。

原因是兒童怕指責。

5.糾正說謊需要改造環境

改變說謊需要的條件:

(1)轉變思想

(2)與現實接觸

(3)人格自由

(4)對能滿足敏感期的東西有積極興

6.社會環境與正常兒童的沖

正常兒童剛進入學校時被認為不禮貌和不服從的,其實他們是真誠的,隻是沒有學會必需的适應。

第三章 心理畸形對身體的影響

心理分析家經過許多地研究證實,許多身體的失調都産生于心理原因。

甚至某些似乎主要與身體密切相關的缺陷,其最終根源也都在于心理問題。

以飲食為例。

一.消化不良

常出現在有依附性的兒童身上。

二.貪食

強壯和活潑的兒童容易表現出一種貪婪的食欲,很容易被當作是一種“良好的食欲”。這些兒童一看到食物就被吸引住了。它很難通過訓練或忌食來加以糾正。

原因是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具有保護自己并保證使自己處于健康狀态的主導本能。這種本能可促進一個人的食欲,同時也引導攝入所需要的食量。

一旦出現了心理畸變的征兆,這種主導本能就消失,對食物則表現為貪婪。

三.對食物的厭惡感

兒童斷奶前,在吸奶時,他們會停止吮奶,休息一下,然後再回來用一種緩慢的和間歇的節奏吮奶。這種情況,在大些兒童身上仍有發生。

一些兒童專家所承認,他們發現,兒童并不是把他們所需要的東西立即吃完,而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停下來不吃東西。

由于成人用他自己的節律強迫這個兒童吃得快一點,一些兒童有他自己的特殊的進食節律,拒絕接受成人的節律。兒童則表現出對食物的厭惡。

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是由于一種防禦性沖動使兒童拒絕吃東西,這種情況一般是兒童自我保護的表現。

四.如何幫助對于消化不良、貪食、對食物厭惡的兒童

為這些兒童提供以正常的方式進行生活和活動的自由環境。

個人理解:

進食對兒童來講是講大事,關乎身體健康很關鍵的地方。

好的進食習慣還是要引導兒童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尊重兒童的意願。

在輔食添加階段,特别要注意兒童不喜歡的食物添加方法。我借鑒的是崔玉濤老師的做法。保證不喜歡的食物出現的次數,但尊重兒童想不想吃,吃多少。

稍大的兒童平時多練習獨自進食,保證手和進餐用具衛生就行。很多成人包辦,大多數是嫌兒童弄髒身體、衣物和環境,打掃衛生麻煩。衛生麻煩和兒童身體健康比起來,又算什麼呢?

不同年齡階齡段的兒童,需要提供的幫助内容是不同的。重要的是尊重兒童進食意願,吃飯速度,吃多少,吃什麼等等。

我的大兒子不喜歡吃豬肝。

我每月會炒一次豬肝。有時把少量豬肝切成小小的丁,再配多些瘦肉丁、酸藕丁,爆炒。他挺喜歡的。當然,沒告訴他肉裡面有豬肝。

或者炒豬肝片,放寬油,吃完豬肝,用剩下的油料拌青菜面條,他吃的時候還以為是牛肉面呢。

小兒子和女兒不愛吃苦瓜,但愛吃瘦肉。夏天,我常常用苦瓜炒瘦肉絲,苦瓜絲切薄些。雖然仍不吃苦瓜,但瘦肉總會上混合苦瓜味,經常吃,也就不反感苦瓜了。

把孩子愛吃的和不愛吃的搭在一起,讓孩子慢慢習慣,不必強求。

脾胃不怕空一點,就怕撐一點。

這是個不缺吃的時代,而是個易吃壞的時代。

五.正常化兒童的吃飯表現

在我們的能使兒童正常化的學校中,最驚人的一個現象就是兒童消除了心理畸變,回到了正常狀态,因而兒童對食物也就失去了原來貪婪的欲望。

他們感興趣的是每一種行為的正确表現,因此,他們能用合乎規範的姿勢正确地吃東西。

這種極其重要的敏感性的恢複在“兒童之家”開辦初期。

到了吃飯的時候,年幼的兒童把他們的時間全花在正确地鋪餐布上,看着那些餐具,盡力回想手勢和使用這些餐具的每一個細節,或者幫助一個比他們更年幼的夥伴。完全沒有對食物的貪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