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過午不食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過午不食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04:25:08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仁政 通訊員 淩偉明

4月21日,廣東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内分泌代謝科張惠傑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在線發表題為“Calorie Restriction with or without Time-Restricted Eating in Weight Loss”( 《限制熱量聯合限時飲食和單純限制熱量在減重作用的臨床研究》)的研究論文。研究結果顯示,12個月幹預後,限時飲食者較基線平均體重減輕8.0 kg,相比常規能量限制效果類似,且顯示飲食在改善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等代謝危險因素方面也有明顯效果。

肥胖已成國人健康的大問題

近十幾年來肥胖已成為嚴重影響國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超過一半成人超重/肥胖,6~17歲、6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達到19.0%和10.4%。研究顯示,肥胖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綜合征等相關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肥胖大多數是由飲食熱量攝入過多與活動減少引起的能量過剩引起的。限時飲食是一種流行的輕斷食模式,它将每天的進食時間窗限制到8至10個小時,因其簡單易行且能夠有效降低體重、改善胰島素抵抗和代謝紊亂而備受關注。

然而,限時飲食長期療效有待進一步驗證,尤其限時飲食與單純能量限制相比,在減重和代謝改善方面的長期臨床療效尚未得到充分評估。

過午不食的科學依據是什麼(過午不食能減重嗎)1

139人長達12個月對照實驗

在為期12個月幹預的臨床研究中,團隊嚴格篩選了139名成年肥胖患者随機分為限時飲食組和常規能量限制組。

“我國文化裡有‘過午不食’的說法,因此我們将限制飲食的時間選在了8:00-16:00。”張惠傑介紹,8小時限時飲食期外隻允許使用無熱量飲料,而常規能量限制組則不限制任何進食時間。兩組均接受相同的能量限制,幹預為期12個月。研究團隊有營養師全程為肥胖患者提供飲食指導,包括提供食譜、食物搭配選擇指導等。

在試驗期間,研究團隊對所有肥胖患者進行每月1-2次面對面随訪,進行體重測量、飲食依從性評估、幫助解決執行中存在的困難等,每周1-2次電話或微信等線上随訪,完成飲食監督與指導,限時飲食組同時接受時間限制性飲食的監督與指導。

“我們本次實驗相比同類研究樣本數量更多、幹預時間更長。”張惠傑說道。

“過午不食”與限制能量攝入效果相似

研究發現,限時飲食與常規能量限制兩種飲食模式幹預下,肥胖患者平均能量攝入較幹預前顯著下降,兩種飲食模式均得到患者良好的依從,兩組患者的飲食達标率均在80%以上。幹預12個月後,限時飲食組患者較基線平均體重減輕8.0 kg,常規能量限制組患者平均體重減輕6.3 kg,兩組同樣有效。

與幹預前相比,限時飲食組的肥胖患者腰圍減少了8.6cm,常規能量限制組患者減少了7.2cm。該研究團隊還對兩種飲食模式在改善全身脂肪含量、腹部皮下脂肪面積、肝髒脂肪含量中的作用進行對比,結果發現,相較于幹預前,限時飲食組患者的全身脂肪含量下降 5.9kg,腹部皮下脂肪面積下降 52.4 cm2,肝髒脂肪含量下降48.6 dB/m;而常規能量限制組患者的全身脂肪含量下降4.7kg,腹部皮下脂肪面積減少 38.8 cm2,肝髒脂肪含量下降39.7 dB/m。此外,與常規能量限制相比,8小時限時飲食在改善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等代謝危險因素方面也有類似的效果。

“研究結果表明限時飲食幹預是體重管理的安全、有效且可替代的選擇。”張惠傑介紹,該項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次明确了時間限制性節食的肥胖治療模式主要得益于能量限制,革新了過去對節食模式的傳統認識,為肥胖患者飲食幹預的臨床實踐提供了創新性的臨床證據。

了解更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