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冰墩墩哪裡的

冰墩墩哪裡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3 08:59:19

冰墩墩全球圈粉并非偶然成功,而是“廣州設計”和廣州文化IP出海、走向世界的一個标志性事件。

冰墩墩哪裡的(冰墩墩老家在廣州)1

2月9日,放置在設計手稿草圖上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劉大偉/攝)

2022年初舉行的北京冬奧會上,吉祥物冰墩墩是最受追捧的“頂流”。一時間,周邊産品幾乎全網斷貨,“一墩難求”,被稱為“百年奧運史上最火的一款吉祥物”。

冰墩墩狂熱愛好者、自稱“義墩墩”的日本電視台記者辻岡義堂,每天在電視直播中向日本觀衆激情介紹冰墩墩,相關視頻播放量高達5.4億次。

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執行主任克裡斯托弗·杜比公開表示:“我認為冰墩墩不隻值得個人收藏,它是值得全世界兒童和每個人收藏的一款吉祥物。”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北京冬奧“頂流”冰墩墩的設計者,是來自廣州美術學院的曹雪教授團隊。冰墩墩,為何誕生在幾乎不下雪的廣州?

曹雪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個“冰殼熊貓”身上看似沒有廣州元素,其創意過程卻是受到了“敢為人先”的“廣州精神”激勵,“誰會想到在熊貓外面套一層冰殼呢?”

冰墩墩全球圈粉,并非偶然成功,而是“廣州設計”和廣州文化IP 出海、走向世界的一個标志性事件。

眼界要高,身段要低

曹雪回憶,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征稿到廣州美術學院宣講的時候,距離截稿日期隻剩下20天時間。不少人擔心,很少親身感受冰雪的廣州人,能設計出亮眼的冬奧會吉祥物嗎?廣州的設計院校接得住這個關乎國家形象的大項目嗎?

曹雪并未被這些成見所影響。他的想法是,沒有見過冰雪的人,或許反而對冰雪有更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他最終拿出的冰殼和熊貓的結合方案,是兩個“舊元素”的“新混搭”。冰殼的使用尤為大膽——以往的吉祥物通常是單一材質的,且多半用毛絨玩具的形式呈現,當熊貓套上了冰殼以後,無論是從視覺還是觸覺上,都會帶來一種全新的體驗。對此,北京冬奧會組委會專家的評價是“新潮”,有未來感和時代感。

冰墩墩并非唯一一件獲得北京冬奧組委專家組高度認可的“廣州設計”方案。

北京冬奧組委一共收到來自全球35個國家的5816幅設計作品,經過曆時兩個月的層層篩選之後,10件作品入圍最終評選,其中3件出自曹雪團隊。

結果揭曉後,一位北京冬奧組委成員曾如此評論“廣州設計”的實力:“廣州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名不虛傳。”

“從視覺上看,冰墩墩身上似乎并沒有廣州元素,但激勵它誕生和成稿的,卻是廣州那 ‘敢為人先’的精神,這是真正的大元素。”曹雪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曹雪是一位在廣州生活了20多年的“新廣州人”。他對“廣州精神”還有個生動的總結:眼界要高,身段要低——一方面眼界要足夠高,另一方面服務意識要強,要有受衆意識。

“冰墩墩”人見人愛,并不隻是“熊貓套個冰殼”那麼簡單,而是藝術性、文化性和商業性的結合,好看、好玩也好賣。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設計師心裡裝着受衆和消費者、“身段夠低”的産物。

曹雪的另一件代表作,是2017年設計的廣州城市形象标志,由抽象的“廣州”二字組合成廣州地标廣州塔(俗稱“小蠻腰”) 圖形,看上去又猶如南來北往的船帆和飛鳥,寓意千年商都的海納百川和生機勃勃。

圖案之下,是廣州的漢語拼音GUANGZHOU,其中的字母O以彩色點亮, 象征Open(開放),希望廣州永遠開放包容。

“從廣州城市形象标志到北京冬奧冰墩墩,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文化邏輯,就是敢為人先。”曹雪說。

冰墩墩哪裡的(冰墩墩老家在廣州)2

曹雪介紹廣州城市形象标志

嶺南特色,現代精神

今年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名譽院長何鏡堂,被譽為國寶級建築大師,是廣州多個建築地标的設計者,也是海内外知名度極高的廣州文化人物之一。

在他眼中,廣州一方面有2000多年的深厚文化積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數千年未中斷的商貿之都。中原文化、南粵文化和外來文化在此融合為獨特的嶺南文化,同時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具有強烈的現代性。

何鏡堂把廣州多元的文化基因總結為:嶺南特色,現代精神。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由他主持設計的多個廣州建築地标,雖創意各異,但靈魂與核心都在于融合了嶺南特色與現代精神。

何鏡堂團隊設計的海心橋,于2021年6月正式開通,是廣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橋,也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寬度最寬的曲梁斜拱人行橋。

呈彎曲造型的海心橋,遠望去既像粵曲中的水袖飄絹,也似一把嶺南古琴和一葉羊城花舟。琴鳴絹舞,嶺南花舟,本身就是一道風景線。

海心橋上設計了兩條步道,可以快跑可以散步,還可以進行公衆表演,是珠江上的一座“城市會客廳”。

之所以命名為“海心”,則是寓意像海一樣寬闊的心,寄望廣州成為海闊天空之城。

何鏡堂說,海心橋的設計,融入了标志性的嶺南文化元素,又具有強烈現代感,代表了“廣州人活力靈動的性格、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和對山水環境的熱愛”。

開通一年多來,海心橋已成為廣州網紅打卡地,客流量超過340萬人次,并入圍了2022年國際橋梁界最高獎項IABSE“傑出人行橋”獎。

何鏡堂領銜設計的另一個廣州地标,是坐落于廣州市從化區鳳凰麓、流溪河畔的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何鏡堂團隊的設計理念是“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讓人一看到就知道,這是中國的、嶺南的、有時代氣息的建築”。于是他們在設計細節上,既汲取了中華和嶺南文化精華,又運用了現代建築技術,并融入了當下中國的審美觀念。

比如,國家版本館整體依山就勢,借鑒了中國傳統殿堂式建築的風格,構建出了一條從橋、湖、亭、園、閣、樓到山的中軸線,步步升高,拱之以嶺南園林手法布局的建築群,錯落有緻。

主體建築文沁閣,造型像一座燈塔,又抽象融入了從廣州地标鎮海樓和中山紀念堂提煉出的建築特色,非常“嶺南”。

文沁閣前,還有一棵206年樹齡的格木古樹。設計團隊決定保留這棵古樹,為此邀請了多位園林專家參與設計,并不惜将整個建築群微移了一些,使古樹位于中軸線微偏左的位置。為了保持平衡,設計團隊又在閣前的水池中放入一方産自廣東肇慶的中國最大的端硯,使之位于中軸線微偏右的位置。

一座書閣、一棵古樹、一方端硯、一池碧水,如一幅水墨國畫,構成了館中名景“水墨丹青”。

“進入新時代,社會理念有了很大進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日漸成為共識。這盡管會給設計施工帶來非常大的考驗,我們還是必須把這棵非常美的古樹保護下來。”何鏡堂說。

冰墩墩哪裡的(冰墩墩老家在廣州)3

7月22日,坐落在廣州市從化區的何鏡堂設計的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一角(盧漢欣/攝)

“廣州設計”進行時

2021年12月4日,2021中國城市創意指數(2021 CCCI)發布,前六名依次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香港。廣州穩居中國創意城市“第一陣營”。

廣州并未滿足于此。“廣州設計”和廣州文化IP如何破圈、出海,走向世界,是多位廣州文化界領軍人物正在思考的問題。

何鏡堂院士認為, “廣州設計”仍然是進行時——“文化要發展,不能光抱着底蘊,傳承之外,更重要是創新,要有更多代表時代的作品”。

文化力,也将是未來城市和國家競争的焦點。“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精神和文化,城市比拼最終是比文化。”何鏡堂說。

從2017年開始,由曹雪策劃,在海外舉行的中國當代設計展覽“塔外設計展”,已走過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法國巴黎和希臘雅典四站。

在米蘭和巴黎,有國外專家和觀衆反複問他,這些真是當下中國的設計嗎?他們以為平常在唐人街看到的東西才是“中國設計”。

“中國文化出海,要更加聚焦于能夠直觀體現當下中國人生活和生活方式變化的部分,要把中國的變化帶到國外去。”曹雪說。

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以“肥女”系列雕塑知名。他從2013年開始舉辦世界巡展,迄今已在5大洲20多個城市舉辦了46場作品展,且展址多選在地标性場所,如悉尼歌劇院、英國塔橋廣場、意大利美第奇宮、羅馬國家美術館等。

冰墩墩哪裡的(冰墩墩老家在廣州)4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兩名遊客在許鴻飛的“肥女”雕塑前留影(賀燦鈴/攝)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許鴻飛,也連續兩年提交了“文化如何走出去”的政協提案。

許鴻飛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文化交流走出去其實不難,更重要是走進去——走進主流媒體和普通民衆的視野。走進去之後,還要能實現請出去(被各國主動邀請),更要能請回去(被對方再次邀請)。

在他看來,真正能夠出海的作品,一定要有獨特性和共通性,“不是山寨,不用翻譯”。此外,文化出海還應“見人”,強化藝術家的個人辨識度。

“藝術家其實是最好的城市形象大使,能夠強化和提升城市形象,比如成龍之于香港,羅丹之于巴黎。”許鴻飛說。(記者戴聞名 特約撰稿羅藹盈對本文亦有貢獻)

點擊下方标題,閱讀本組專題全部稿件

《深讀廣州》專題系列稿件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