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是不是不能過于在乎績點

是不是不能過于在乎績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4:29:10

是不是不能過于在乎績點?十二月有太多盼頭了,不僅有聖誕與跨年狂歡的期待,更有終究逃不掉的期末結課考試臨近年末,随着考證考研潮的漸漸散去,各大高校圖書館與自習室即将又被期末複習黨而占滿他們無一不關注着期末成績是績點,在這個時代,績點是衡量一個高校學生優秀的唯一标準嗎?今天,萌主就來和共同探讨一下這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話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是不是不能過于在乎績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是不是不能過于在乎績點(活在績點困境下的你)1

是不是不能過于在乎績點

十二月有太多盼頭了,不僅有聖誕與跨年狂歡的期待,更有終究逃不掉的期末結課考試。臨近年末,随着考證考研潮的漸漸散去,各大高校圖書館與自習室即将又被期末複習黨而占滿。他們無一不關注着期末成績是績點,在這個時代,績點是衡量一個高校學生優秀的唯一标準嗎?今天,萌主就來和共同探讨一下這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話題。

不久前,一篇名為《績點為王:中國頂尖高校年輕人的囚徒困境》的文章又回到了我們的視野,向讀者傳達了當今大學學子面臨的殘酷現實:在如今中國高校的學分考核制度下,績點是衡量學子的最高标準,也是學生孜孜以求現實利益的根本憑證。但看似風平浪靜的水面下,實則暗流湧動。績點成為了無數大學生努力追求的終點,在這場拼搏當中,他們或許苦惱,或許焦慮,或許為此陷入迷茫——活在“績點”困境下的你,真的開心嗎?

“多考一分,甩開千人”

高三那年一整年的瘋狂複習、刷題猶在昨天,萌主仍清晰地記得大一時,身邊有一位努力的女生告訴自己:“我好像已經習慣了高中時代好好學習刷題的日夜,大學一下給我這麼大程度的自由,我還真有點接受不了。”身邊像她這樣的同學不在少數,在迷茫中,部分同學沒有選擇随波逐流,他們仍選擇按照長久以來規劃好的道路前進——好好學習,認真複習,拿到更高的排名,追求更高的分數。長此以往,這樣的模式也不知不覺延伸到畢業。高考作為過往重要的節點,即便已漸行漸遠,但那種不服輸和拼搏的姿态,仍影響着我們的方方面面。與理想中的大學失之交臂的一部分人,希望通過用高績點彌補之前的遺憾,為自己的未來築牢根基;而來到重點高校的同學,在身邊都是全國各地精英的環境下,在同齡人延續“唯分數論”刻苦學習的時候,難免受此影響,心底又響起了曾經“多考一分,甩開千人”的口号,又激起了高三那年你追我趕的鬥志,盡力奔向内心深處的目标。

績點是衡量優秀最簡單的因素

同時,高校作為校園時期向工作階段過渡的區域,是一個擁有大量資源與機會的平台:春招秋招、國獎、國外交換......社會資源有限,競争卻越來越激烈,在這些有限資源的分配中,我們需要一個用于衡量的标準。為了獲得資源,我們努力使自己優秀,而績點則是衡量優秀的最簡單的因素,于是為了“優秀”,我們努力提高績點,久而久之“優秀”的門檻也水漲船高……在這個“萬物皆内卷”的時代,許多事情變得逐漸公式化,前人的經驗和軌迹似乎也變得格外重要,順應着時代的潮流,我們不得不如此追求,盡力讓自己身處的位置更高一點,再高一點。

重視績點

剛入學的新生分享班會上,高年級優秀的師兄強調再三:“一定要重視績點,因為那直接關系到後期的升學、保研、交換,以及每學期的獎學金和優秀學生的評選。”每一個渴望追求優秀的同學,心裡都燃燒起了充滿希望的小火苗。對照着前輩們總結出的“選課寶典”,參考經驗,結合興趣、困難、作業、上課是否點名等因素,組合出了一份“劃水”也能獲得高分的課程表。每到選課之時,宿舍群和年級群也會被“求姐妹們推薦一門高分通過的通選課”而刷屏。

喜好和績點的選擇

朋友小R對一門人文類的通選課很感興趣,是她喜歡的中國傳統文學,可一打聽老師不容易打高分,還是乖乖地選擇了推薦的課程。令她失望的是,某些給分備受好評的老師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有趣,被“劃水黨”占據滿的課堂所教授的内容也是讓她頭疼,不敢逃課的她隻能硬着頭皮聽講,充滿愧疚地在課堂上寫起了專業課作業。一個學期下來,小R果然獲得了95分的高分,說不開心是假的,但她還是略顯遺憾地說:“要是當時選我喜歡的通識課程,我可能會真正學到一些東西吧,也會更開心一些.......”

無獨有偶,小Y也深信不疑地按照這樣的選課法則渾渾噩噩度過了一個學期,并且為了專業課所謂的平時分,一口氣擔任了好幾門課的“課代表”,課上積極回答問題,為了一個小組作業常常熬夜到深夜......可小Y卻坦言,自己不過是個實打實的“分奴”,要不是為了績點,自己根本不會這樣疲憊。大三的小Y首次按照自己的愛好選擇了一門小語種的通選課,試聽的第一節課上,女老師便嚴格地告訴大家:“我不會随随便便給高分,如果有人希望在我的課上睡覺也能通過的話,現在就可以退課了。”正如老師所言,課前的預習,每周課後的作業,期中期末的考核都比一般的“水課”要嚴苛的多,小Y的結課成績也僅僅隻有80分。可不那麼計較績點的用心學習,有時真的可以帶來很單純的快樂。她永遠都忘不了在外教鼓勵下主動用法語表達想法所帶來的滿滿成就感,或高或低的績點早已在記憶中随風而逝,可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卻可以在腦海中停留一輩子。

功利性

我們終究是群居的類群,生活在競争的時代和社會中,永遠有人績點比你高,也永遠會有人比你努力,永遠有人比你多了那麼一點點的運氣。追求卓越和不敢為人後本就是當代大學生應當展現出的精神風貌。當前高校績點的考核機制已相對公平,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盲目追求而所帶來的功利和麻木,以至于失去了自我。

相比于之前為了高考千篇一律發展的中學時代,步入大學,獨特性和多元化本就是高校生活的意義,即使以最功利的視角為自己的未來拼搏,謀求一份精彩,許多資深HR也明确在采訪中表示,獨特性才是他們最想看到的亮點,恰恰相反,許多績點綜測排名靠前的實習生,并不适合職場上的長遠發展,他們多年來對“功利性”的追求已經限制了他們的思維。

衆所周知,我們永遠無法複刻别人的人生,所以,請和自己比,和過去不完美的自己比,和過去不夠努力的自己比,如果隻将“和他人賽跑,超越與打敗他人”作為唯一的樂趣,你将會失去沿路許多美好的風景,因為競争,本就隻是自我成長的副産品。

觀察萌主身邊的大學生群體,不僅僅是績點,為了提高綜測成績,成為老師和同學口中所謂“優秀”的學生,拿到獎學金,他們在各方面都需要犧牲自己的課餘時間去攢分,諸如大大小小的文體比賽、公益活動、社團工作、社會實踐、出國交流、第二學位、專業實習等等。不可否認的是,在完成這一項項挑戰後,他們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都得到了提高,通過努力收獲了極大的滿足感,并在求職、保研、海外深造上有利于自己的量化優勢。但需引起關注的是,當我們将獲得這些的本意建立在競争的基礎上,将所有的精力、時間都投入到一件事而形成競争優勢的時候,往往就容易忽略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個人情感和社交的培養,真正快樂的滿足,精神境界的提升......更讓萌主感到意外的是,在追逐績點的相當一部分同學中,談及對未來的規劃和期許,都有着稍許的迷茫,甚至坦言從未考慮過這些。

我們交上高考的試卷後,來到了我們夢寐以求的大學,剛步入成人的時代,是最适合探索屬于自己的人生命題和心靈句讀。可是,當我們把績點當作衡量優秀的指标,把追求高分當作最好年華裡的目标,我們所做的努力甚至有可能讓我們失去成長當中的一部分意義。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此生我為何而來?未來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一路走來我是否快樂?與過去相比我是否做出了改變......萌主認為,身處困境中的我們仍有沖破枷鎖的無限可能,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真正發掘自己的興趣點,并能盡早做出人生的規劃,因為人生的選擇是那樣的多,而績點,卻無法丈量我們的人生厚度。

“青年人常犯的錯誤是,将生命任意抛棄,甚至陷入窒悶,颠倒,混亂的狀态。這期間每個人都為了别人失掉自己,同時也失掉别人,并且失掉許多還要來到的别人,失掉多元性與可能性。”--------裡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身旁大環境或許在短期内無法做出及時的改變,但我們唯一可以把握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态,在浮浮沉沉的人生中,至少我們可以做自己航船的掌舵人,為我們自己的心路點亮一盞明燈,從而選擇我們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駛向何處,看到哪裡的風景。

身在井隅,道阻且長,追求成功的路上尚有光亮,願你别将一切局限于績點而失掉自己,保持初心與本真,在廣闊的天地賦予自己更高的價值,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來源:中青校媒 廣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