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格律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中最瑰麗的仙葩,為中華民族所獨有,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是所有華人心目中的驕傲。然而,我們在頂禮膜拜、高山仰止的同時,卻對其存有兩大偏見,一是認為好詩已被唐人寫盡,現代人再無好詩;二是認為其條條框框太多,禁锢人的思想;更有極少數人以極盡诋毀之能事,對傳承者肆意嘲諷、挖苦,動不動對人揮舞“格律控”、食古不化、拾裹腳布等大棒,充分暴露了其“自己不能,别人也休想”的陰暗心理。
為化解人們偏見,筆者去繁就簡,将律詩所有框框歸納為:替、對、粘,這三字,隻要我們對這三字有了清晰認識,充分訓練,假以時日,也許用不了三年五載,稍有藝術細胞的愛好者,一吟便是律句,随口即吐芬芳。
一、替
“替”是所有律詩的基礎,即所有律句必須遵循“平平仄仄”兩兩交替而行的規則,俗稱“馬蹄韻”;五言如:仄仄平平仄;七言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對
“對”是所有律詩的魂魄,即上句下句兩句構成一聯,或上聯下聯,平仄必須相對,而且律詩中的二三聯,即颔聯頸聯,或承聯轉聯,在平仄相對的同時,還要保證句式、詞性相對,即“對仗”,絕句則可對仗,亦可不對仗: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粘
“粘”是律詩的粘合劑,即将兩種不同類型的聯句,粘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四句不同節奏的基本單元,是為“絕句”,意即律詩最小的基本單位;主要原則就是,兩聯句之間,一三五可以不一樣,但二四六必須完全相同: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聯句為什麼要“粘”?在盛唐以前的絕句,聯與聯之間,有些也是不“粘”的,因而也就有了這樣的絕句句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兩聯句式完全一樣,其缺陷顯而易見,結構單一,節奏單調,從晚唐到北宋,逐漸被淘汰,人們稱其為“折腰體”,多少有些貶意,大詩人王維著名之“渭城朝雨浥輕塵”,便是這樣的“折腰體”。
人們在充分了解了“折腰體”的缺陷後,便發明了用“粘”的辦法,把聯句粘合成獨立的絕句,再将絕句粘合成四聯八句的律詩,如法炮制,還可将律詩無限延長,因而又有了長律或排律,盡最大可能豐富了絕句、律詩、長律的節奏和内涵。
有人會說,律詩的規則還有一字,應是替、對、粘、韻;個人認為,“韻”是所有詩歌最基本的要素,屬于律詩獨有的,也就這三字。
下期接着講律句的各種變化,和律詩的其他禁忌。
按老規矩,寫下自己的感想吧:
《七絕》無題
長路漫漫總有春,平仄平平仄仄平
艱難莫過寫詩人。平平仄仄仄平平
種田休理蝼蛄叫,仄平平仄平平仄
犬吠無妨呂洞賓。仄仄平平仄仄平
漫,可平可仄,這裡取平;春、人、賓,平水韻上平十一真。
種田休理蝼蛄叫,犬吠無妨呂洞賓;圖片來自網絡
再接上期出句,對句聯詩:
大漠胡楊黃一處,圖片來自網絡
出句:大漠胡楊黃一處,仄仄平平平仄仄
對句:荒原柽柳寂無聞。平平平仄仄平平
轉句:丹心綠蔭陽關路,平平仄仄平平仄
合句:夢寄南疆那片雲。仄仄平平仄仄平
蔭,此處讀去聲;聞、雲,平水韻上平十二文。
一池春水因風皺,圖片來自網絡
好,看看今天的出聯:
上聯:一池春水因風皺,仄平平仄平平仄
下聯:仄仄平平仄仄平
期待友友們廣泛參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