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部劇評,得從一個笑話段子說起。
幾年前,德雲社的張鶴倫講過這樣一個段子:年底了,最後一搏。幹好了,叫我張總,咱們迪拜見;幹得不好,叫我張某,咱們法治進行時見。
不知道遠在歐洲西岸的西班牙編劇是否也聽相聲,一部由網飛出品發行,以“打劫”為藍本的網劇《紙房子》在2017年橫空出世,該劇一經播出,廣受好評。
甚至傳出“如果你一生隻看一部西班牙劇, 那一定是《紙房子》”這樣的逆天評價。
該劇一共五季,豆瓣評分分别為第一季8.6分,第二季8.2分,第三季9.0分,第四季9.1分,第五季9.4分,全局于2021年正式完結。
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這劇好在哪裡。
1
好劇不爛尾
按照歐美傳統劇集的特點,隻要角色拍不死,那就往死裡拍。
這導緻大部分美劇開局即巅峰,然後開啟平平無奇地“混吃等死”模式,最終郁郁而終,面臨被砍。
隻管挖坑不管填的《迷失》是這樣,世界末日沒個夠的《行屍走肉》是這樣,就連逃跑成瘾的《越獄》也是這樣。
而那些已經完結的歐美劇,能做到既不爛尾,也不媚俗的,更是寥寥無幾。哪怕是絕無爛片的HBO的《權利的遊戲》其實也不算“善終”。
能夠做到劇好不爛尾的,可能在各位心中跟我有一樣的答案。那就是《絕命毒師》。如果《絕》是美劇不爛尾第一的話,那麼《紙房子》就是當之無愧的西劇不爛尾第一了。
與此同時,該劇有愛情、有友情、有親情,甚至還有基情。
更有趣的是,這幫劫匪雖不走康莊大道,但也盜亦有道。既不欺軟也絕不盜窮,秉承“誰有錢就賺誰的錢”的原則,獲得西班牙民衆的大力支持。
PS:著名足球明星内馬爾也參演了該劇。不過因為某些場外原因,他的戲份被删了。
2
好角不下場
在本劇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設定,那就是所有參與搶劫的團隊成員,都擁有一個城市名字。
東京、裡約、内羅畢、柏林、赫爾辛基、丹佛、莫斯科。一個個性感的名字好過拉莫斯、馬丁内斯、科斯塔、岡薩雷斯這樣口水一樣的西語名。
原本他們隻是為了隐藏真實身份,最後卻成為本劇的點睛之筆,令人難以忘懷。
很多人都以為,本劇的第一主角是東京。俏皮性感、敢愛敢恨,加上東京一直是本劇的旁白,很多關鍵劇情都是靠她細膩柔和的嗓音來推動的。
但在我看完五季以後,我覺得本劇最濃墨重彩的角色,其實是柏林。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歐洲男人在中年謝頂以後,還能如此幹練成熟、優雅帥氣,網絡俗稱“雅痞”。
即便在第二季,柏林死于亂搶之下後。他關于搶劫西班牙國家銀行的行動創意再次被重啟。第四、第五季可以說正是他精神的延續,并且很多穿插在劇中的有關柏林的背景交代,也讓整個劇情更完整,更有血肉。
根據可靠消息,網飛已經籌資單獨拍攝柏林個人的衍生劇,于2023年上映。
你最喜歡的是哪一位角色,不妨在評論區讨論讨論。
3
反派恨牙癢
優秀劇集中,一定要有演技出衆的反派。讓人恨得牙癢癢,才算達到目的。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安嘉和,《還珠格格》的容嬷嬷,以及《行屍走肉》裡面的裡根,等等。
許子東老師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話: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的區别,就是看裡面有沒有一個反派。有反派的就是通俗文學。
用這個概念,我仔細對比了《紙房子》。發現符合“壞人”這個角色的仿佛隻有兩個人。
一個是甘迪亞,西班牙國家銀行的首席保镖。另一個叫阿杜羅,印鈔廠廠長。
甘迪亞,銀行首席保安。
首先,我們觀衆是站住劫匪的立場去看待的此劇,所以,即便甘迪雅是銀行保镖,我們也姑且把他看作是反派。
甘迪亞是那種個人能力極其突出,能夠萬軍之中取上将首級的存在。哪怕是早在幾年前,柏林和教授來銀行踩點,他就警覺的嗅到了些許端倪。
但也正是他高傲、目空一切的個性,使其團隊協作能力為負。我們生活工作中時偶爾也能碰到這樣的人,他們孤傲、獨來獨往、嘴臭、難以管理。
本來,他作為“正義”的一方。綁架東京、暗算赫爾辛基、劫持内羅畢、開啟安全屋等操作都算大義凜然。也讓整部劇看起來不那麼像高智商的教授在降維打擊。
可就在他一頓騷操作之後,還坑死幾名“正義”軍隊的隊友,甘迪亞性格的缺陷暴露無遺。手段殘忍可以理解,但是兩頭坑,實在讓人愛不起來。
從此不講武德的甘迪亞就被盯上了該劇的“恥辱柱”。
阿杜羅,印鈔廠廠長。
首先,定義渣男,屬于闆上釘釘。
第一季,無套自嗨讓秘書莫妮卡懷孕,得知消息後竟想不負責任。第四季,色膽包天迷奸銀行秘書阿曼達,被揭穿後還矢口否認,還反咬她人毀他清白。
其次,定義小人,屬于實至名歸。
第一季,他慫恿學生偷盜工具;第二季,他慫恿人質出逃;第四季,他開槍誤殺人質。不顧其他人質安全,隻為一己私欲去與劫匪硬鋼。
從始至終,他幹的都是專門利己,毫不利人的勾當。出馊主意的是他,插科打诨的也是他。看似足智多謀,實則詭計多端,陷其他人質于危難之中,自己卻妄圖全身而退。
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人,一定要小心點。
至于兩次搶劫中的軍隊指揮官,我覺得他們不算壞,隻是做了本職工作。
4
官方怕真相
從第一季到第五季,兩次圍剿劫匪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在我看來,既不是警察無能,也不是科技落後。而是政府缺乏對真相和事實的擔當。
普京曾經說:原諒恐怖分子,那是上帝的事情。我們的任務就是送他們去見上帝。
解決幾個劫匪,用點非常規方法,用點陰謀詭計,并不是不可原諒。人民最看不慣的其實是政府又當又立的雙标态度。
這種僞善的正義終于在最後一集被教授撕得粉碎。當一個國家失去國庫的黃金儲備,股市會垮,政府會倒台。但最終,國庫不過是一幫臆想之人的海市蜃樓。
你說有就有,你說在就在。既是自我欺瞞,也是自我催眠,反正虛假的真相也算真相。含淚吞下苦果的權衆,要伴随着秘密老去,直至入土睡去。
而那個裝着金條的西班牙銀行,終于成為名副其實、徒有其表的“紙房子”。(本劇内地譯名為《紙鈔屋》,香港譯名《紙房子》,我覺得香港翻譯更傳神。)
5
劇末神操作
很多人疑惑,教授的紙條到底寫了什麼?
要弄懂這個問題,需要先理清楚教授的終極計劃是什麼。在第五季斷斷續續的閃回中,柏林曾經和兒子執行過一次偷梁換柱的盜竊行動,當然行動非常成功。
事後教授問柏林,丹麥計劃進行的如何時,柏林的回答是:un cambiazo exquisito(可以譯作:狸貓換太子)。
這是柏林父子的第一次任務,也是兩人冰釋前嫌的最好佐證。所以紙條上所寫,應該就是“un cambiazo exquisito”。一句話讓侄子心領神會,願意歸還黃金。
并且,教授從一開始就計劃好了會歸還黃金。
原計劃,最終局面是盜走黃金,救出同伴,以銅代黃。而塔瑪尤上校作為一心隻求自保的人來說,他負責給政府掙回面子,自己全身而退。受傷的,隻有西班牙政府而已。
否則,竊賊入獄,上校革職,黃金失竊,政府受傷。這樣的結局,對于個人利益高于一切都塔瑪尤上校而言是最無法接受的。可見,教授早已把人性參透,拿捏到位。
在多方的利弊權衡之下,最利己的方案隻能如此。
侄子為什麼同意歸還黃金。
首先,他知曉西班牙銀行盜竊計劃,但知曉的并不全面。因為他很可能并不知道教授有歸還黃金的計劃。
前面提到,柏林父子的第一次聯手行動,這是彼此美好的回憶。但如今柏林已故,叔叔還能繼續父親“un cambiazo exquisito”的創意,無疑是對父親最好的祭奠。
盜賊世家,不靠猛沖猛撞,不玩黑吃黑,而是靠智慧行竊,才是終極的藝術,更是家族的榮耀。
叔叔用對柏林的深深思念給侄子上了一課,并且不費兵卒,既能獲利,又能解開心結,已然是一種解脫。
這部劇,其實值得六顆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