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經常碰到很多患者不能正确認識冰敷和熱敷的作用,相反的處理方式,使得症狀沒有好轉反而加重,所以有必要再跟大家談談冰敷和熱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冰敷和熱敷分别冷療和熱療的一種方式。
冰敷通過低溫作用于皮膚和深層組織,在于促使血管收縮,減少外周血流量改變血管通透性,有防止水腫及滲出的作用;還有降低局部新陳代謝,減少炎性因子的釋放,減緩神經傳導速度,起到鎮靜、麻醉、解痙攣的作用,到注意不能長時間的冰敷,長時間的冰冷低溫刺激會繼發引起血管的擴張反應
如何自制
是「冰水混合物」,而不是純冰塊。可用一個沒破損的塑料袋,冰與水大概1:1混合,裝入塑料袋中,裝1/2或2/3左右即可,排空裡面空氣,并紮緊塑料袋口。
冰敷位置
紅腫熱痛部位的皮膚表面,以确保全方位冰敷
冰敷時間
傷後立即冰敷,越早越好,但不是冰敷時間越長越好
冰敷時間要适宜,時間過長反而适得其反
建議每次冰敷15-20分鐘,每次間隔至少2小時,每天冰敷3-4次即可(眼部周圍/頸動脈除外)
注意
冰袋不要直接與皮膚接觸,中間隔毛巾
冰敷時最好加壓(用手壓or繃帶綁住)
不适于皮膚破潰或皮疹患者
熱敷
熱敷主要适用于慢性炎症性關節疾病(退行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類風濕關節炎等)、非急性期的損傷(挫傷、脫位等)和軟組織疾病(腱鞘炎、腰痛等)、肌痙攣以及各種攣縮。有金屬内置物、急性炎性疾病、惡性腫瘤者禁用,眼球、男性生殖器等部位以及出血、感覺障礙時禁用熱熱敷
如何自制
毛巾用熱水浸泡、擰幹,溫度以不超過40°為宜
熱敷位置
熱毛巾直接敷在疼痛位置即可,手、足可直接用熱水泡
熱敷時間
每次15-20分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