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偲睿洞察,作者 | 孫越,編輯 | Emma
9月8日,蔚來按期交出了2022年半年報:收入總額12.924億,同比增長21.7%,環比增長3.9%;淨虧損持續虧大,為27.575億,同比增長369.6%。
其中,汽車銷售95.71億,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3.5%;其他業務營收7.22億,同比增長34.6%,環比增長8.25%。
這一慘烈的營收狀況從上半年的銷量上可以預見:從今年3月份開始,哪吒和零跑就強勢起來,這與其主打十萬元級别的市場密切相關;
轉頭看看老牌蔚小理交付量不如人意,固然和産能有關,比如持續許久的汽車缺芯,以及汽車産業鍊大本營受疫情影響……然而,客觀因素之外,這也和蔚小理産品青黃不接也脫不了幹系。
扒開蔚小理三家新車上市時間,可以看到:
但幸運的是,對于蔚來來說,這種青黃不接的尴尬局面即将結束,在技術支持下,蔚來憋了個大招,今年一口氣交付三輛新車,同時對原有886車型進行升級——其中,ET7從Q1開始交付,ET5和ES7也分别于Q3開始交付。
原本美好的設想是,一波新品之後,蔚來極大地豐富了自家産品矩陣和價格區間,似乎會從Q3開始迎來一波好日子。同時,在Q3之前,蔚來還先推出ET7,來進行市場銜接和過渡。
然而,半年報中透露出的信息卻是一頓暴虧——Q2淨虧損27.45億元,虧損幅度比市場預期多了7億元,上半年毛利率從2021年的18.88%滑至13.8%。與此同時,新品ET7 出力了,但效果有限。
本文我們将探究:
蔚來反套路:賺的不多,花的不少
由于尚未盈利,蔚來的估值多采用PS估值法,PS值通常參考特斯拉,給予一定折價。故銷量、單價、外加毛利率,成了蔚來最關鍵的三個參考指标。
在通過新品提振銷量這條道路上,上半年,蔚來通過一款ET7新品出來銜接市場,試圖幫助蔚來平穩過渡到下半年的重頭戲ET5——對标寶馬3系走量;另一方面,ET744.8W~52.6W的價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ASP,增加營收。
但,遺憾的是,一方面,在疫情、缺芯、壓鑄件等供應鍊問題下,除了6月份總交付量迎來一波大漲12961輛外,其他月份都表現平平,可謂是,銷量艱難;
另一方面,ET7作為蔚來的首款轎跑,并沒有頂起來銷量,綜合來看,上半年老款ES6依舊為銷售冠軍。ES6和EC6扛起銷量大梁的同時,也就意味着,ET7拉動ASP了,但不多。直接反應在汽車業務營收上,Q2總營收95.71億,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3.5%,數據算不上好看。
其他業務營收7.22億,同比增長34.6%,環比增長8.25%,主要由汽車金融服務、二手車銷售及電池包等增長拉動。
而在兩大業務有限的營收增長下,蔚來的毛利率卻進一步下滑。
官方解釋為,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第二季度汽車交付量的增長及單車材料(電池)成本增加所緻,而且,這還是基于有蔚來ET7拉動ASP的情況下,抵消了部分成本低毛利。
總得來說,“多賺點錢”這條路,蔚來上半年沒有走通。其實,回望過去三個季度,從2021Q3開始到2022Q1,蔚來的營收都處于原地踏步階段,到2022Q2,也沒有多少改善。
更慘的是,蔚來還“花得更多了”,2022Q2淨虧損卻持續擴大,達到27.575億,同比增長369.6%。背後是,市場、銷售和管理費用項,及研發費用項持續上升,雙雙迎來新高。
根據半年報、電話會及各種公開信息整理,研發端是由于研發職能人員成本增加以及新産品、新技術的設計及開發成本增加所緻。
比如,明年要上市的NT3.0項目,以正在籌備的兩個子品牌;
又比如,建立了超過400人的電池研發團隊。目前,蔚來正在研發支持換電和超快充的 800V 電池包,計劃于 2024 年推出——也就是說,這個研發費用至少會持續到2024年。
而在其他營銷端,主要是由于人員成本的增加、服務網絡拓展,以及市場推廣費用(包括ES7上市相關營銷費用)等。這一點也毋庸置疑,畢竟,蔚來一向以“用戶經營”出圈,加之換電網絡服務,都需要極大的經營支出:
一方面是龐大的銷售網絡,目前蔚來在全球149各城市,擁有395個蔚來中心和蔚來空間,在全球151各城市,建設了263家服務中心和交付中心;
另一方面,繼續擴充充換電網絡,蔚來已經建成1094+個換電站,覆蓋全球197個城市,同時累計部署5341根超充樁和5466+個目的地充電樁。
同時,蔚來表示,長期看經營費用(市場、銷售和管理費用)占比會持續下降,但是不會因為外部競争更改自身戰略和投入節奏,換句話說,不會專門節省營銷等費用。
總得來說,在上半年所有企業都降本增效的時候,蔚來卻依舊沒有打破“營收魔咒”,在賺得不多,花得不少的路上繼續狂奔下去。
那麼下半年,蔚來會有轉機嗎?在财報電話會上,即将推出的新車型ET5被cue到了10多次,衆人矚目,成了“全村的希望”。
ET5能否扛起大旗?
ET5對蔚來有多重要呢?這還得從蔚來當前的産品格局說起。
從創立之初起,蔚來就采用和特斯拉一樣的戰術,自上向下打造高端品牌,而當新能源車企滲透率達到一定階段,尤其是主打低端市場的後來者來勢洶洶時,比如8月份,主打十萬級别市場的零跑和哪吒銷量超過蔚小理。蔚來必須進一步提升銷量,而價格下探是唯一的選擇。
複盤蔚來産品發布史,可以看到,在舊車型886堅挺了這麼多年後,新推出的三款車型——ET7、ES7以及ET5,都肩負着自己的使命:
簡單說,從價格上看,ET7和ES7還處于較高價格的高端市場;而在産品性能提升的情況下,必定會沖擊現有車型的銷量,尤其是價格稍低一等,但現在卻是銷量主力的ES6和EC6。
前者兩款6受到沖擊,後者兩款7價格較高,那麼ET5 就成了蔚來的希望——打造的爆款樣本,證明自己的實力,當然更重要的是拉動銷量。
去年12月ET5發布會上,蔚來CEO李斌曾表示ET5要打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3系。直到最近,ET5要量産交付之際,蔚來總裁秦力洪在2022年成都車展現場再次發聲,“近一年,寶馬3系的月均銷量在12000多輛,随着ET5的交付,ET5在一年内銷量将超過3系。”
而一次次的高調發聲背後,都表明了蔚來急需一款拉動銷量的車,更代表着,ET5将是蔚來實現盈利的關鍵,可謂是“畢其功于一役”。
那麼,ET5對标寶馬3系,又能否成功?
複盤寶馬3系發展曆史,可以發現早在1961年左右,由于寶馬的摩托車和經濟型車,不再對逐漸富裕的消費者們具有吸引力,而豪華車的發展也與預想的相差甚遠,兩頭不讨好的情況下,就有了寶馬3系——被定義為豪華車與經濟轎車之間的中級别車型,高端車中的走量款。
而這似乎與ET5的出現有着相同的使命。僅從參數角度對比一下ET5和寶馬3系,可以發現,從性能、功能、環保等維度,ET5确實是優于寶馬3系的。
但要認識的一個現實因素是,寶馬3系成為銷量王,是多種因素組合的結果,比如,寶馬響當當的品牌、一眼就能認出的外觀、乘坐舒坦的空間、優秀到極緻的操控感、外形審美、覆蓋多群體的價格跨度,甚至,競争對手的襯托。
盡管,蔚來在品牌建設與營銷、用戶服務、智能化和産品力等方面表現出了一定的競争力,但,相比于直接取代寶馬3系,ET5還有另一層更重要的意義——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能夠像寶馬3系在傳統汽車領域那樣,成為銷量王。
簡單說,就是在中高端新能源車領域,ET5要能夠打得赢。
以蔚來ET5入門版(帶電池組)為标準,挑選價格接近的幾款純電轎車進行對比:蔚來ET5 2022款 75kWh(32.8W)、特斯拉Model 3 2022款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36.79W) 、小鵬P7 2022款 670E+(31.79W) ,價格上,蔚來ET5處于中間。
具體性能對比如下:
車身車身空間上,小鵬P7更占優勢;動力性能上,ET5在總功率、扭矩上都占優勢,但,續航、電池能量及百公裡加速都不如特斯拉。同時,一個小福利是,針對首任車主,蔚來提供十年不限曆程的電池質保。
在輔助/操控差異化配置上,特斯拉可謂是“天坑”,連360度全景影像和自動泊車都沒有;同時,蔚來豪華地配置上了電吸門。
内部及多媒體配置上,隻有特斯拉有方向盤加熱,但缺少了全液晶儀表;
此外,蔚來的中控屏尺寸相比其他兩者較少,但是,屏幕質量更高,唯一值得關注的是,ET5車内多媒體接口數量較少,同時缺少了220V電源接口,一定程度上減少車内生活豐富度。但是,ET5創新性地配置了VR眼睛,也算是一個小彩蛋了。
總之,從性能指數來看,ET5具備一定優勢和亮點,當然,具體體驗還得交付後以消費者的真實體驗為主。
但在此之前,我們要考慮一個更重要的關鍵問題:産能何在?畢竟,産品再好,造不出來貨也是白搭,而長期以來,不止蔚來,幾乎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都卡在産能這一環。
蔚來的産能規劃很理想:早在今年4月29日,蔚來宣布中型電動轎跑ET5首批全工藝生産線試制車在其第二生産基地(NeoPark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産業園區内)下線,而直到昨晚電話會,蔚來官方也表示,NIO park第二工廠三季度一直在調試,而且隻生産ET5。而且,到今年12月,蔚來已經做好了ET5單月交付量過萬的準備。
但,實際情況似乎又有一些不同:
一是ET5原本預計在Q3量産交付,目前進度“一直在調試”,以及蔚來在電話會上透露,10月份,ET5還沒有爬坡;
其次,供應鍊零部件供應問題頻發,前有供應鍊短缺,後有質量良率不齊。李斌電話會表示,7、8月交付不佳主要是受壓鑄件良率影響,目前,已通過引進新供應商及派遣工程師進廠等方式提升零部件良率;
此外,還有蔚來自身産能打架。上半年ET7還未成功爬坡,下半年又有兩款新車交付。據知情人士表示,目前ET7訂車後交付要等待7個月左右時間,而4月鎖單的用戶預計到8月底才能提車,交付時間大約延長了3個月。那麼,下半年是否會招緻新舊訂單的産能打架呢?畢竟,理想為了L9的産能,已經犧牲了理想ONE。
而翻開曆史,我們發現,蔚來産能受限的因素五花八門:
有代工廠升級的問題,如2021年10月,江淮工廠升級,整個月隻有10天時間用于生産,多位分析師也将其視為蔚來交付量被反超的拐點;
有全球汽車産業鍊供應問題,如2021年3月,受全球半導體新品供應緊張,江淮蔚來工廠暫停五日生産;2021年5月,受半導體供應波動及若幹物流調整影響,蔚來汽車交付再次收到影響;
有疫情影響問題,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而汽車産業鍊高度集中在長三角,缺一個零部件,汽車都造不起來;
當然還有蔚來自己供應鍊管控的問題,一方面,蔚來的許多零部件都采用單一供應商,也就說供應商A出問題了,沒有B補上,汽車就造不出來了;另一方面,蔚來按需采購原材料,而訂單有限,有稀缺性的供應商就會優先其他廠商,比如,去年8月,蔚來因ST意法半導體生産的ESP芯片短缺,導緻交付量跌到5000多輛,而,同樣采用ESP芯片的理想ONE交付量卻達到9433輛……
回看蔚來曆史上遭遇的産能問題,似乎不是一個自建工廠可以完全解決的。
總之,近一年以來,蔚來都被困在産能中,而随着老款升級、新款推出,尤其還是定位走量爆款的加入,都為蔚來本就不能打的産能雪上加霜。
針對蔚來所說的新建廠線投産等情況,是否真的能解決産能問題,可能要在四季度的實踐中見分曉;而自研的一系列動作,NT3.0明年推出、自研電池2024年投産,還遠水救不了近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