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7日訊 近日,在濟南市長清區益民家庭農場,這裡水肥一體化設施齊全,果園中正在實施噴灌作業,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據農場主王崇偉介紹,15畝的蘋果園隻要4-5小時即可澆完,水肥一體化較以前的大水漫灌平均節水40%,節肥30%-40%,省工4-5個,僅人工一項産生經濟效益1200元左右。
從經濟作物走向糧食綠色高産高效創建的應用領域
采訪中,老王扳着手指算了一筆投入賬,2021年5月果園改造水肥一體化1畝地成本2000元,總共支出3萬元。除去長清區驗收合格1畝補貼800元,共節省支出1.2萬元,實際投入1.8萬元。“自從去年用上了水肥一體化,整個果園隻需他1個人打理,小果園變身現代高效農業大基地。”王崇偉深有感觸。
與此同時,濟南市糧食綠色高産高效創建的大田領域逐步得到推廣應用。據悉,在全國節水增糧增效技術推廣示範區的“糧棉油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節水增糧增效項目中,濟南章丘區刁鎮和甯家埠街道流轉近8000畝土地,大力推廣滴灌噴灌水肥一體化糧食種植技術。現流轉土地全部用上水肥一體化灌溉施肥設備,成功打造了糧食作物水肥一體化實施可借鑒可複制可推廣的典型樣闆。
據介紹,大田滴灌設備由自主創新研發設計的施肥罐、主管道、毛細管帶等組成,滴灌根據糧食作物的需求進行水量控制。此項技術與傳統大田種植方式相比,可節水30%-40%,節肥40%以上,有效減少人工成本投入,實現增産增收增效。
從改善小氣候到發展環保型現代農業的推廣業态
安亮是濟南長清區孝裡街道安蘭村的安亮家庭農場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自2016年起就一直在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從一開始的一竅不通,到慢慢摸索出了使用的規律,如今,他已發展出占地300畝,有着146個大棚的規模化生産基地。
長期以來,大白菜“幹燒心”一直是困擾該産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據安亮介紹,如果出現5%-10%的病株,将會對整個生産基地的大白菜的商品性造成嚴重損害。經過6年的實踐,安亮逐漸認識到采用噴灌技術可以實現從大水漫灌到“少量多次”,能有效地改善大棚内部的小氣候,合理地增加環境空氣濕度,減少大白菜“幹燒心”的發病率,而滴灌對促進大白菜根系發育和提高産量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随着大白菜“幹燒心”問題的有效解決,安亮家庭農場的大白菜銷往濟南、聊城等周邊大中城市,産生不菲的經濟效益。安亮滿懷信心地說:“通過靈活地科學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不斷提升了大白菜産品品質和規模效益,我們的目标就是要在品質上逐步趕超日韓。”近兩年,安亮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娴熟,他利用滴灌和噴灌設施,結合土壤墒情和環境溫度,綜合施策提升大白菜等經濟作物抗病能力,進而實現少量施藥的目的,達到“農藥使用零增長”的目标,積極發展節約環保型現代農業。
從小生産實現加快破解“怎樣種地”的發展模式
在濟南平陰縣錦水街道後寨村的錦水源蔬菜合作社現代園區,輕觸控制按鍵,一台水肥一體化設備立即開始工作,全部智慧農業農事操作盡在眨眼之間。據合作社理事長汝琦介紹,由于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應用,園區農事操作早已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控制,一個80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隻用1人即可輕松完成,改變了傳統農業發展方式,有力地推動發展現代智慧型農業。
據悉,目前錦水源蔬菜合作社全部采用訂單農業,上茬芹菜、大蔥等高值經濟作物已完成訂單銷售,正在生長的風味小南瓜也實現了“未産先銷”。随着現代園區水肥一體化設施實現全覆蓋,管理方式更加輕簡便利、精準高效,從而加快破解農業中“由誰種地”“怎樣種地”系列制約因素。
據統計,目前濟南市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面積達70多萬畝,推廣應用面積占耕地總量的10%以上。濟南通過聚力實施家庭承包地規模化流轉的基礎,着重推進水肥一體化關鍵技術,有力地推進一家一戶小生産向适度規模經營節約集約應用。
近年來,濟南市高效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聚焦集成推廣“領導重視定思路、政策引導明方向、措施得力顯成效、經費保障強支撐、健全隊伍齊發力和宣傳培訓擴影響”的發展路徑,引進試驗示範推廣綠色、高效、精準的現代農業技術,打造出集政策、技術、資金、土地、人才、信息、服務于一體的可資借鑒推廣的水肥一體化“濟南樣闆”,走出一條具有特色高質量發展水肥一體化的重大技術新路徑。通過傳統農業向高效型、環保型、智慧型農業一體化的跨越發展,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夯實科技支撐賦能。
閃電新聞記者 耿欣 濟南市農業農村局 殷慧宇 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