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秦皇島農業現代化規劃

秦皇島農業現代化規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0:41:51

為農民打造奔小康的緻富路

——秦皇島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探訪

秦皇島農業現代化規劃(探訪河北秦皇島)1

通往撫甯區冰糖峪景區的冰糖峪旅遊公路已成為景區外的另一道風景線。 通訊員王愛攝

“村口的橋翻新成水泥橋了,燕新線也翻新了,現在從城關到咱家都是大平道,開車回家不用擔心刮底盤兒了。”近日,在盧龍縣劉田各莊鎮于各莊村,村民于大爺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在唐山上班的兒子,讓他一定帶着孫子回老家看看。

今年,秦皇島市對多條農村公路、橋梁進行了改擴建,給周邊村民送去滿滿獲得感、幸福感。

秦皇島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立群說,新改建農村公路和橋梁、實現縣城20公裡範圍内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運行等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以來,該市已完成農村公路建設裡程209公裡,橋梁改造183座,該市農村公路的路況水平、通達深度、路網結構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大提升。

農村公路建設提檔升級,打造品質工程

農村公路對地方經濟發展起着重要作用,農村公路建設提檔升級成為秦皇島市農村公路建設中的首要任務。

“盧昌線趕在葡萄酒節前通車,就是為了讓這條路真正成為農民緻富奔小康的‘緻富路’。”昌黎縣交通運輸局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長宋雙利說。9月26日,第二十一屆中國秦皇島(昌黎)國際葡萄酒節開幕式在昌黎縣舉行,通往開幕式現場的盧昌線上車馬骈阗。盧昌線全長約25公裡,是連接盧龍縣和昌黎縣的重要縣級道路,也是從昌黎縣城通往葡萄溝景區的重要旅遊公路。盧昌線此次大修工程涉及3.7公裡,全部按照一級公路标準進行修建。

除新建、改建道路外,橋梁新建、改建工作同樣是農村公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青龍滿族自治縣大巫岚鎮小獅子溝村,青龍河從村口流過,多年來村民出行不得不經過一座漫水橋,下雨時蹚水出村,雨大時不敢出村,“盼建橋”甚至成了當地村民春節許願的“固定節目”。今年,一座長200多米、寬6米的橋終于建成了。

“如今,村裡雨天能進車,交通方便全村樂,村民生活走上坡。”小獅子溝村黨支部書記趙計成說,過去因為交通不便,村裡的闆栗、山楂收購價始終比其他村低10%左右,如今新橋建好後,闆栗、山楂的價格上來了,村民腰包鼓了。

在提升農村公路建設品質工作中,秦皇島市堅持“生态環保、因地制宜”的建設原則,堅持質量效益并重,高質量建設農村公路。該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發展鄉村旅遊、産業布局等要求,将自然生态、風土人情、鄉村特色、傳統文化等融入農村公路規劃、設計、建設之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農村公路設計時結合旅遊需求設置休息區、觀景台,做到沿線周邊鄉村風貌、田園風光、農業園區充分融合。

此外,該市還建立了農村公路建設信用評價體系,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打造農村公路品質工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探索多種養護機制,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

農村公路建設是基礎,管好、護好是關鍵。以“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為目标,秦皇島市各縣區探索多種模式養護機制,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壓實主體責任,提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水平。

自從昌黎縣龍家店鎮成立路長辦公室,辦公室負責人王彬隔三岔五到路上走一走看一看,督促、指導村級路長日常巡護,發現路面出現坑槽等問題,他都會第一時間聯系養護公司或上報縣交通部門進行處理。

“全鎮管養道路有102條,每條鄉道和村道都有相應的路長定期巡查管護,便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了路有所養。”王彬說。

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原則,昌黎縣大力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路長管理養護體系,把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納入績效考核管理,進一步明确公路管理養護的職責與分工,确保農村公路管養工作職責明确,形成齊抓共管的網格化管理格局,實現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全覆蓋。如今,在昌黎縣,路長已成農村公路的“标配”,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每年日常養護資金538萬元足額列入縣級财政預算。

盧龍縣結合當地實際,先後制定出台了《盧龍縣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實施細則》《盧龍縣鄉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辦法》,成立鄉村公路養護管理所,推行農村公路路長負責制,建立市場化養護、委托村民管護、以路養路等多種模式并存的養護機制,提高農村公路養護質量。

在撫甯區,路長制也在逐步落地實施,全區10個鄉鎮鄉級路長辦公室設施已全部到位,縣級、村級兩級路長辦公室工作即将投入運行。

在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中,秦皇島市增強縣區政府的主體意識,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管理,延長道路使用壽命,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該市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負責制,完善鄉(鎮)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成立農村公路鄉(鎮)管理所,按照“一支養護隊伍、一個辦公場所、一筆管養經費、一個運行機制、一套内業台賬”的标準,推進鄉(鎮)農村公路管理體系規範化建設,加快提升管理水平。

同時,該市積極做好省級示範縣創建工作,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山海關區、盧龍縣、北戴河區先後獲得“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稱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農村客運公交化,村民出行更便捷

“家門口兒就能坐上公交,忒方便。”昌黎縣龍家店鎮北各莊村村民張西坡外出辦事時常乘坐公交車。他說,以前村民去縣城要乘坐客運班車,因地處縣區邊緣,客運班線不繞行村裡,村民要走出5裡地去周邊村坐車。

今年,受疫情影響,原來的客運班線因效益不好,向縣運輸管理站提出取消運營。為方便村民出行,縣運輸管理站迅速協調公交公司開通了縣城到北各莊村的公交線路,5台新能源公交車每天跑20個班次,村民每半個小時就能等到一輛公交車,票價也比原來降低了20%,周邊多個村的村民享受到出門坐車的便利。

“以前一天有4趟班車,趕不上點兒就得想辦法打車,現在去縣城想走就走,村裡人也享受城裡人的待遇了。”張西坡感歎,公交通到村裡,更通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近年來,昌黎縣不斷優化客運經營結構,提升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縣城20公裡範圍内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運行率達到100%,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達到62.5%。

“目前,全縣有11條公交化運營線路,總長205公裡,覆蓋了63個行政村。”在昌黎縣運輸管理站站長範志峰的辦公室裡,牆上的公交客運線路圖如一張蜘蛛網,一條條線路織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11條公交化運營線路和15條客運班線相互補充,讓百姓出行無憂,通達有速。

盧龍縣北劉家溝村距離縣城大約12公裡,直到去年,村民坐車還要到幾裡地遠的招軍屯村。為了讓更多百姓享受到公交的便利和實惠,盧龍縣運通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對公交線路進行了延伸,公交通到了北劉家溝村,村民進城更方便了。

随着城鄉道路和公路網絡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盧龍縣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全縣目前運營公交線路有8條,城鄉居民基本實現行有所乘、無縫銜接、方便換乘。

筆者從盧龍縣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當前,盧龍縣正着手開展公交公司及汽車站的收購工作,推動公交行業回歸公益屬性,從而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滿足公衆出行需求。

目前,秦皇島市正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在鞏固建制村通客車率的基礎上,持續提升農村客運班線通達廣度和深度,加快完善貧困地區城鄉客運網絡,提高鄉(鎮)公交化運營率,實現所有行政村通客車。同時,該市積極推進農村物流網絡建設,充分整合交通、商務、供銷、郵政物流資源,利用現有的農村客貨運網絡資源,依托客貨運場站、農家店、郵政服務點等貨源集散地,建設鄉鎮綜合服務站,組織開展縣、鄉、村物流業務,形成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 通訊員武藝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