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車是很多人出門遠行時,會選擇的交通工具。
但是我們平時,在火車上經常見到的現象,都可能蘊藏着“小秘密”。
1、火車每到一站,列車員就關一次廁所,這是為什麼呢?
經常乘坐火車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列車員每到一站,在火車進站前,都會關閉車廂的廁所。
在火車停車期間,如果你有内急也隻能憋着。
因為無論你怎麼跟列車員說,他也不會違背原則,給你打開廁所。
我以前以為這樣是為了防止逃票,其實不是。
過去很多的老式列車的衛生間,采用的是直通式排污法,也就是直接排洩在鐵軌上。
這個辦法雖然聽着有一些惡心,但是這種辦法并不會讓軌道布滿排洩物。
列車軌道下面鋪墊了很多小石子,當列車高速駛過時,氣流的壓力加上小石子的撞擊,會使排洩物快速分解,即使沒有分解完,後期也會有工作人員定期的清掃和養護。
那麼列車員到站關閉了廁所,就是為了不讓大家在列車停止的狀态下上廁所,以免污染了站台,影響火車站的環境。
這種老式排污方法,看起來簡單直接,但是它也有着很嚴重的弊端。
比如難聞的氣味,和有傳染病傳播的風險。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這種直通式排污法已經漸漸被取締了。
自2000年後,我國列車廁所開始改革。
國内60%的T字頭列車,90%的z字頭和k字頭列車,以及所有動車和高鐵,已經全部改用“真空集便器”。
每次隻需要消耗0.3~0.5L水就可以将廁所沖洗幹淨,而傳統的直排式廁所的耗水量是他的十倍。
所以到站不能上廁所這這一規定,将會漸漸成為曆史。
真空式集便器,即省水又衛生,但是價格昂貴。
而且維修不易,工作人員有時不得不徒手伸進去進行維修。
很多維修人員的雙手因為經常接觸糞水,都早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們作為乘客,平時在乘車使用廁所時,一定要根據規範,不要往廁所内扔放入異物,體諒列車工作人員的不易。
那麼火車在行駛過程中,要麼行駛十幾個小時,要麼長途的幾十個小時,火車上能供應上萬人的水,來自哪裡呢?
其實火車上的水和我們家庭飲用水一樣,都是來自當地的自來水廠。
有所不同的是,運送給火車的水比我們平時吃的自來水,标準更加嚴格。
火車的每節車廂都裝有水箱,能儲備800kg到一噸左右的水。
動車和高鐵列車的水箱小一些,但是因為速度快,所以也是能供得上大部分人使用的。
而且每當火車到站時,都會有工作人員來檢測水箱上的水量。
當水量低于一定标準時,就會有工作人員給火車加水。
用特定的管道,點對點進行補給水。
加水不見水,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水質的衛生。
所以火車上的水是很幹淨的,可以飲用的。
圖片來源網絡
火車上的飲用水為什麼都是熱水呢?
我們知道了火車上的水,都是當地的自來水公司提供,非常幹淨,但即使是這麼幹淨的水,客運服務管理還是規定,需要高溫加熱,再給人們飲用。
最大程度上地保證了飲用水的幹淨、健康。
這也就是為什麼火車上的飲用水都是熱水。
火車到站的時間很短。
在這麼短時間内,一輛火車十幾節的車廂,工作人員既要檢測水箱水量,又要加水,工作非常辛苦。
所以我們平時乘坐火車時,一定要節約用水,珍惜工作人員的勞動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