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畝仙草育苗大棚航拍圖 受訪者供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 粵藥監
“仙草綠油油,看到就歡喜。”仲夏時節,看到仙草長勢喜人,葛坪村村民饒軍英樂開了花,“這個仙草,産量可以,價錢也好。有公司直接來收購,也不愁賣。” 靠種植仙草、柑橘和養殖胡須雞,現在饒軍英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萬多元,主動提交申請退出了貧困戶隊列。
位于廣東省韶關南雄市北部山區的葛坪村,是南雄市貧困程度最深的兩個相對貧困村之一,由于村裡沒有主導産業,絕大部分村民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貧困戶因病、因殘、因智障緻貧情況占比較高。
改變自2016年開始,在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定點幫扶下,截至2019年年底,全村51戶建檔立卡相對貧困戶全部達到“八有”要求,均已實現脫貧,其中,有勞動能力的32戶116人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超過2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由1.3萬元提升到20餘萬元。
育長闆 立體産業幫扶模式助脫貧
定點幫扶,首先要定下産業發展大方向。
對此,廣東省藥品監管局多方調研,按照“葛坪村有什麼、老百姓想幹什麼、藥監局支持什麼”三個層面進行謀劃,最終選定了仙草種植産業。
仙草,又名涼粉草,是一種中藥,清暑解熱,也是很多涼茶類飲品的主要原料。在2014年前後,村幹部也曾鼓勵大家種植仙草,但以失敗告終。因此,當扶貧工作隊把種植涼粉草的方案擺到村民面前時,不少村民潑來了冷水。
“之前失敗的關鍵在于缺乏技術和銷路,我們隻要在這兩個方面做好保障就能打消村民的疑慮。”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廣東省藥品監管局扶貧工作隊采取了保價收購和組成專家組提供技術指導的模式,希望通過做好保障來打消村民的疑慮。
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村裡先後成立了“南雄市葛坪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南雄市瀾河鎮茶坪種養專業合作社”,并與廣州醫藥集團簽訂收購托底價,并聘請技術指導,搭建了仙草種植、技術指導、成品收購等一體化的産業扶貧開發新路子。
解決了技術、價格、銷售三大難題,村民積極性大大提高,仙草種植項目實現葛坪村32戶、116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産業幫扶全覆蓋。
2017年至2020年,仙草種植産業扶貧項目帶動葛坪及周邊村鎮村民種植仙草共2500餘畝,2019年年初,仙草種植項目獲批為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建設項目,進一步夯實優質仙草産業發展基礎,築牢貧困戶産業脫貧根基。
對于貧困程度較深的葛坪村而言,仙草種植一項并不夠,“一村多品”是貧困戶長期穩定脫貧的“保險”。
于是,廣東省藥品監管局扶貧工作隊又着眼當地優質桔柑種植基礎,在合作社框架下,按照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組織貧困戶開展柑桔種植,打造500畝柑桔示範種植基地,讓有勞動能力的相對貧困戶更多分享産業鍊和價值鍊增值收益;自籌90餘萬元收回村集體水電站經營管理權、升級改造機組及附屬設施,水電站的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自籌110萬元開展光伏電站建設,項目可為葛坪村帶來8.8萬元/年的純收入;采取“合作社 養殖場 貧困戶”的模式開展林下特色養殖,2019年帶動36戶貧困戶養殖胡須雞5000餘隻,增收約55.3萬元,戶均增收1.5萬餘元。
目前,葛坪村“山頂柑桔戴帽,山腰土雞飛跑,山下仙草環抱,電站穩定增效”的立體産業幫扶模式已成效明顯。
補短闆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
“我們已經20多年沒有打過籃球,自從黨群服務中心建好後,現在我們每年都舉辦籃球比賽。” 葛坪村黨總支書記朱龍告訴記者。
2018年,村黨群服務中心——“三站、一廣場”的建設落成,填補了葛坪村民無文化體育活動場所的空白,在“黨員活動、為民服務、教育培訓、文化娛樂”方面發揮明顯作用。針對葛坪基礎設施落後的實際,廣東省藥品監管局扶貧工作隊規劃黨群服務中心、道路、飲水、文體、衛生等10個領域項目建設。
除了自籌100餘萬元新建黨群服務中心外,廣東省藥監局争取行業部門支持,并自籌配套資金130萬元幫扶開展20餘公裡鄉村道路硬底化及6.5公裡1米路面擴寬建設。安排20餘萬元配套資金為19個村小組安裝路燈120盞,在村裡的9個主要路口安裝監控,實現村莊亮化全覆蓋。
要讓村民住得安心、住得舒心,為此,扶貧工作隊加快完成坦坪等5個村小組新農村示範村規劃及建設,組織公共服務類項目建設及17戶危舊房新建,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村莊基礎設施逐步改善。
同時,扶貧隊還積極争取水利等行業部門約500萬元項目資金支持,開展對葛坪村高标準農田水渠三面光及中小河流治理。如今,葛坪村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村容村貌也已煥然一新了。
強堡壘 以黨建引領緻富路
廣東省藥品監管局駐村工作隊一手抓扶貧,一手抓黨建,在合作社成立黨支部,讓黨員成為産業技術先鋒,通過技術帶動産業發展推動脫貧,讓基層黨組織成為老百姓脫貧緻富的“主心骨”。
2017年村黨支部班子換屆後,駐村工作隊加大村“兩委”班子能力建設,注重抓好黨組織規範化建設,落實黨組織生活制度,建立黨員量化考核指标,幫助村黨員幹部改變發展觀念、理清發展思路、明确紅線底線、調整服務方式,鼓勵村幹部及村黨員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勇當落實精準扶貧措施帶頭人,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衆。
2018年6月,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同年7月,被南雄市委表彰為優秀基層黨組織。村黨總支組織委員巫景陽同志創建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39戶貧困戶發展種植仙草産業。
落實精準幫扶工作措施中,廣東省藥監局派駐工作隊勇于履職盡責,遇到矛盾不回避,碰到難題不繞道。
2017年村“兩委班子”換屆,針對村班子不團結,攻堅克難能力弱,戰鬥堡壘作用發揮不明顯等現狀,派駐第一書記不當“和事佬”,積極配合當地黨委政府,按照“三有三帶”标準,選準配強村“兩委”班子,打造堅強戰鬥堡壘。
新冠疫情期間,大年初三,省藥監局駐南雄市瀾河鎮葛坪村第一書記吳峰趕緊安頓好妻子和孩子,在初四就帶着扶貧工作隊,一同開車回到村裡。跋山涉水派送宣傳單、為村民測量體溫,做好群衆的健康管理等工作,成了扶貧幹部和村幹部每天必做的功課。
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村民都很配合。“看到吳書記他們回來了,我們都很感動。他們都是外地人,把我們當成了親人,還帶來了口罩和紅外線測溫儀。”葛坪村黨總支書記朱龍表示。
扶志加機制 保障長遠發展
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
為了激發和釋放困難群衆自主參與精準脫貧的潛能和信心,遏制脫貧攻堅中貧困戶當“看客”、幫扶單位演“單簧”的陋習,2017年初,在推進産業發展的關鍵節點,扶貧工作隊組織召開“葛坪村優質仙草種植産業幫扶項目啟動”儀式,邀請省局主要領導及合作企業(廣藥集團)主要領導出席并講話,組織企業、合作社、社員層層簽訂《委托種植收購協議》,宣誓簽訂《倡議書》,一步步培養貧困戶“我要脫貧”的主觀意識。
在扶貧工作隊的宣傳帶動下,貧困戶劉照發積極響應,大年初一還帶領全家人去果園施肥,現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約25000元,順利脫貧摘帽。此外,工作隊還大力支持劉照發的女兒就讀韶關學院醫學院定向生,畢業後可直接帶編入職南雄市醫療機構,從根本上“拔”窮根。
而曾經的貧困戶張明則化身自主脫貧緻富帶頭人,在駐村工作隊的協助下,張明帶動貧困戶和農戶9戶開展柑桔種植(目前達到200畝),組織32戶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戶開展林下養殖胡須雞産業(目前達到8000羽),帶領村民實現了從“提籃小賣”到“抱團生金”的大轉變。
昔日貧困村,如今迎來了新發展。“我們已經注冊了‘葛坪’‘粵雄’兩個商标了,接下來我們要将葛坪村的産業打造成特色,做大做強。”“即使駐村工作隊走了,我們還能做得有聲有色。”張明對未來很有信心。
編輯:空明
實習生:周炜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