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晉滅亡前,佛教已經在中國完成了較為全面的傳播。“征服”這個詞語,含義就是“傳播與适應”,既有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也有佛教對于中國社會的适應,這是雙向的過程。
佛教傳入中國的脈絡一、漢代初傳。在國内還隻是零星分布,少數國外僧人,通過口頭講解的方式,在中國傳播佛教經文,佛教僅僅在洛陽、彭城等少數城市初具規模。
二、西晉進入上層。佛教開始被上層士大夫接納,形成了士大夫佛教。到了東晉十六國時期,南北方各大政權的王室和貴族,基本接受了佛教。
三、東晉流行民間。高僧慧遠完善了一套簡單易行、适合中國社會文化環境的修行方法,比如念誦阿彌陀佛這樣的辦法,使得信衆能方便地修行佛教,讓普通百姓也接納了佛教。到這時,佛教算是徹底征服了中國。
傳播佛教的努力一、佛經翻譯,國外僧人口授的翻譯,如安息僧人安世高、龜茲僧人鸠摩羅什;通曉外語的中國僧人直接翻譯外國佛經,如西晉高僧法護等人。
二、出國求取佛教經文。西晉時期的僧人法護,出生于敦煌,熟練掌握了中亞各個國家的語言,曾經周遊中亞三十六國,在那裡獲得了大量的佛經。回國後的法護在長安被譽為“敦煌菩薩”。
三、佛經的整理。佛教流派衆多、譯本各有優劣。東晉的高僧道安,寫成《綜理衆經目錄》,對佛經的年代、翻譯的時間、經文的真僞優劣,做了系統梳理,算是中國佛學研究的第一人。
四、完善修行的戒律。為了約束佛教僧團,戒律的存在顯得十分必要。東晉道安翻譯了佛教戒律的經典,并且自主創立了大量戒規制度,包含焚香、講經、飲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用來約束佛教信衆。
中國各階層接受佛教一、漢人士大夫接受佛教的原因
1、佛教在那時還是比較高深的哲學,受過教育、有一定知識基礎的士大夫更容易理解、接納佛教思想。
2、魏晉時期盛行的玄學與佛教有一定相似之處,這為士大夫接納佛教提供了思想基礎。
3、魏晉時期社會動蕩,戰争政變頻繁,生命在這種環境中顯得格外脆弱。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清靜的佛門成為了他們從心靈上躲避亂世的落腳點。
二、東晉王室接納佛教:整個東晉時期,士大夫能夠左右皇帝的判斷,東晉的王室便有機會接觸到佛教,王室開始資助寺廟的修建,供養僧人集團。例如,東晉簡文帝不僅自己皈依佛教,還出資修建精舍,也就是佛寺,以供僧人居住。
三、東晉佛教滲透後的表現
1、許多士大夫或是皈依佛門,或是成為了當時名僧的信衆。
2、僧人能與王室建立起直接、親密的聯系。
3、佛教、玄學與儒家思想的融合。
四、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接納佛教:神秘主義與特殊能力。
五、百姓們接受佛教:東晉時期的慧遠和尚和淨土宗法門。
慧遠和尚的傳播之道慧遠和尚:是高僧道安的弟子,也是廬山僧團的創始人。他主張一系列簡單易行法門,老少皆宜,聰敏還是愚鈍,一概全收。
修行方法:
1)念佛,就是念誦阿彌陀佛。這種方法要求不高,隻要信徒能在三個月内不去想物質享受,保持靈魂的潔淨,在一個清靜的地方念誦阿彌陀佛,七天後,佛就會出現在面前,向信衆宣講佛法。
2)禅定,就是排除意識中的雜念,保持清靜的狀态,擴大感知範圍,接近真實的智慧。慧遠認為,這樣能淨化靈魂中的迷惑、欲望,暫時達到解脫的境界。
3)佛像崇拜,是慧遠和他的廬山僧團最特别的地方,慧遠經常使用佛像,并格外強調它的重要性。這對俗家信衆來說,佛就在眼前,便于集中精力,排除雜念。
佛教融入中國文化的關鍵一、政治經濟上的分歧。封建社會傳統的社會秩序講究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每一寸土地、每一位百姓,都應該納入朝廷的管轄範圍。士大夫們認為,僧人們脫離了既有的社會秩序,不敬帝王,不服兵役,不納賦稅,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二、功利主義的分歧。有些士大夫認為,佛教理論是完全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被證實的,佛教既不能讓皇帝延年益壽,也不能讓國家風調雨順,建立佛寺還要耗費不少錢财,還會讓百姓們平生恐懼,每天擔驚受怕,實在看不出有佛教什麼積極作用。
三、文化優越感導緻的分歧。中國傳統觀念中,認為外國人比中國人差、外國文化遠遠比不上中國文化。攻擊者認為,中國傳統經典中的聖人,例如孔子、孟子他們,從來沒有提到過佛教,這說明佛教必然沒有可取之處。那些信仰佛教的僧人,要麼是沒有文化的笨蛋,要麼是道德淪喪的騙子。
關于主播:你上次讀完一本書,是什麼時候?
讀書,不知不覺成了一件「三無」的事。出版市場魚龍混雜,沒有眼光挑書;信息超載事務冗雜,沒有時間讀書;加班繁重身心疲憊,沒有精力讀書。
讀書,向來是最低成本的高貴。但它的成本,似乎越來越高了。有沒有辦法代替傳統閱讀形式,以最低成本獲取好書精華,拓展認知?
喜馬講書,讓你的讀書成本,趨近于零。專業編輯團隊,為你優中選優,挑出1000本各領域經典好書。
關于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中國知名音頻平台,5.3億用戶的共同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