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農印記的廚師長培訓班在原農印記食材研究院上課,廚師長培訓班是聚集了一群機關食堂的廚師們,針對食材屬性及其食材的多樣做法而展開的課程,目的是為了讓廚房師傅們能夠将食材屬性發揮其最大優勢,做出更美味的佳肴讓機關幹部們吃。
今天的課程以食材“黃瓜”為主題,講師陳老師給大家系統地介紹了黃瓜以及其不同的做法,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陳老師突然問了一個看似有些無厘頭的問題:“大家說黃瓜明明是綠色的,為什麼非要叫黃瓜而不是綠瓜呢?”
問題一出,課室立馬開始躁動起來,廚師師傅們紛紛展開了讨論。李師傅率先發言解釋:“黃瓜真正成熟的時候本來就是黃色的,隻是我們在黃瓜還是綠色的時候就開始摘來吃了!所以叫做黃瓜是因為它本來就是黃色的。”
陳老師點了點頭,沒有否認,“李師傅說得對,黃瓜真正成熟的時候确實是黃色的,但是這個回答跟我所問的問題并不貼切。黃瓜一開始是張骞出使西域帶回來的作物,那個時候叫做胡瓜,從胡瓜到黃瓜,這中間一定是發生了什麼,有誰知道?”
大家面面相觑,紛紛看向班上被稱為“曆史通”的孫師傅,孫師傅見狀,忙問道:“有沒有提示啊陳老師!”
陳老師聽了,然後緩緩說道:“唐代杜寶撰寫的《拾遺錄》中提到:“大業四年,避諱改為黃瓜,俗又稱黃瓜”。”
孫師傅一聽,立馬拍案而起,“我知道了!有個胡人他做了皇帝,但非常不喜歡人們稱他為胡人,因為忌諱“胡”這個字,就把胡瓜變成黃瓜了!”
陳老師滿意地點了點頭,笑着對孫師傅說:“孫師傅不愧是我們廚師班的曆史通啊!但是說得不夠完整,我來補充一下。”
後趙王朝的建立者石勒他是一個羯族人,也就是胡人,當了皇帝後對于人們叫羯族人為胡人的習慣感到憤怒,認為這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現,就下令任何時候都不能出現“胡”這個字。可是有一天一個官員來朝見的時候,衣衫褴褛的就來了,石勒問其原因,官員脫口而出就說衣服被胡人搶走了,石勒當時見他認錯态度誠懇就放了他一馬,然後吃飯的時候,石勒又指着黃瓜問這個官員,說這個叫什麼,官員看出來石勒在考驗他,然後靈機一動,便說出了這句話:“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從此,胡瓜便不再叫胡瓜,而改叫為黃瓜了。這就是黃瓜名字的由來。
在場的師傅們聽了,這才恍然大悟,忍不住感歎:“真是沒想到,黃瓜這個名字背後還隐藏着這麼深的曆史典故”。在原農印記食材研究院的廚師長班上課,不僅能把食材研究得透透徹徹,連一個菜名,一個典故這麼小的細節也不放過,師傅們紛紛表示:“按照這種研究精神學下去,自己的知識儲備真是愈加充實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