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鄉村振興彙聚萬千涓涓細流

為鄉村振興彙聚萬千涓涓細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8 15:56:41

讨論鄉村振興的潛力不能單從鄉村着眼,還應該放眼整個國民經濟。首先看國民經濟對農村、農業、農民還有哪些潛在的需求沒有滿足,這些需求是發展鄉村、振興鄉村的着力點

為鄉村振興彙聚萬千涓涓細流(激發鄉村振興内生動力)1

文/《财經》記者 張明麗

編輯/王延春

脫貧攻堅戰打赢後,“三農”工作重心将實現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曆史性轉移。2035年,鄉村振興将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近日,聯辦傳媒集團總裁、《财經》雜志社社長戴小京在主持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激發鄉村振興内生動力”分論壇時表示,鄉村振興是現代化過程中最基礎、不可忽略的一個環節,“十四五”規劃專門用了四章的篇幅來講鄉村振興。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激發鄉村振興内生動力”分論壇上,國家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夏更生,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講席教授周其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等就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展開讨論。

夏更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借鑒脫貧攻堅取得的重要經驗

2月25日,莊嚴宣告全面打赢脫貧攻堅戰,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實踐表明:一個執政黨及其領導的政府,隻要有責任、有勇氣、有擔當把窮人放在心上,把減貧抓在手上,就一定能夠戰勝貧困。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以後,中央及時地把“三農”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借鑒脫貧攻堅取得的重要經驗,主要有七個方面: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把它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方略,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抗疫,雖然是兩個戰場,但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三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四是堅持精準方略。在脫貧攻堅中堅持六個精準,實施五個一批,解決了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的問題,在鄉村振興中雖然内容、方式有變化,但是精準的方略應該是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各環節的。五是激發貧困群衆的内生動力,外部幫和自身幹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創造今天的奇迹,也才能繼續推進鄉村振興。六是要弘揚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團結互助的美德,打赢脫貧攻堅戰是中國人共同奮鬥的結果,在過程中也搭建平台、創新機制,形成了人人皆有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機制。七是求真務實、較真碰硬。農村的事情是最難的事,在最薄弱的環節做最精準的工作,靠的就是要較真碰硬,采取最嚴格的考核。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繼續鞏固之前取得的經驗。脫貧地區要全面鞏固好脫貧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這是底線目标。國家設立了五年過渡期,要健全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保持幫扶政策的總體穩定,目前已陸續出台了30多項相關政策。抓好後續幫扶的工作,特别是易地搬遷,搬了近1000萬人。

中央已經做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部署,今後主要抓好三件事。

一是繪好一張圖,也就是做好規劃,規劃先行,按照規劃穩紮穩打,久久為功。二是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硬件建設,繼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人居環境;一手抓軟件建設,也就是農村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同時推進鄉村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三是促進三業興。産業興,沒有産業的振興是空殼的振興,也是不可持續的振興,要發揮新型經營主體作用,以創業帶就業帶産業。就業興,多渠道促進就業,強化技術培訓,提高技能,特别是勞務輸出和就地就近就業雙輪驅動。再就是創業,鼓勵回鄉人員、本村青年創業。隻要借鑒這些經驗,按照藍圖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鄉村振興的大目标一定能夠實現。

周其仁:讨論鄉村振興的潛力不能單從鄉村着眼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對照全面現代化的要求,“三農”還是比較薄弱的短闆,農業的現代化程度比較低,務農勞動力的收入比其他行業的收入低很多,不少地方的鄉村剛進入全面小康的門檻,所以鄉村振興是一個非常重的任務。

鄉村振興非常重要、非常必要,還要問一問它到底有沒有潛力,潛力在什麼地方,針對這個潛力的發揮去除體制機制觀念上的障礙,把潛力發揮出來。

讨論鄉村振興的潛力不能單從鄉村着眼,還應該放眼整個國民經濟。首先看國民經濟對農村、農業、農民還有哪些潛在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些需求是發展鄉村、振興鄉村最重要的可能。抓住了這種滿足需求的過程,就能把“三農”問題解決得更好。

過去幾十年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的特征是:高速的工業化、城市化,大量要素從鄉村抽到了城市,大量受教育程度高的勞動力離開農村,這為鄉村振興帶來了一些挑戰和問題。但是通過近幾年的觀察,我們看到高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也對鄉村、對“三農”提出了一些新的沒有得到滿足的要求。

第一, 随着國民收入的提高,國民經濟對農産品,特别是對較高質量的農産品需求旺盛。消費貢獻了大概一半的中國GDP,其中食品開支占比較大。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食品供應一定涉農。

房地産很厲害,一年銷售額也就十萬億左右,中國食品一年的消費額也有十萬億左右。房子蓋完有幾十年的生命周期,而食品需求每年都有,而且目前國内食品需求高度依賴遠程與國際貿易。但是,近期對高品質的、新鮮的農産品需求越來越高,而新鮮與距離有關,尤其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很多病毒是在冰凍食品上發現的。過去幾十年形成的超長遠程冷凍儲存食品的供應模式可能要發生變化,要轉移到更靠近生産、更容易保鮮的地方,同時碳排放的壓力更低。目前有600多個城市,它們都是巨大的食品消費市場,所以靠近城市的農業、農村、農民有很大的發揮潛力。

現在的問題是,農業在城市經濟中占比太小了,不足以引起注意。雖然它非常靠近消費的中心,有很好的商業設施、物流基礎和科研力量,但在城市的經濟決策中,農業占比太輕,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這是一個潛在需求,今後會發展得比較好。

第二,城市居民要到鄉村去休閑度假,很多景點需求旺盛,但是靠近鄉村的地方破破爛爛,影響整體觀感。

第三,新技術可以在農業、農村建設中找到應用場景,為農民增加收入。不要認為農業是傳統行業,農業是可以應用高科技的行業。

國民經濟互相聯系,每個部分、每個分支都是通過滿足别人的要求來武裝自己、富裕自己。城市和鄉村是一緻的,城市要給别人服務,農村也要給别人服務。農村之所以發展不好,是因為過去向别人提供服務的比例較低,提供的産品數量質量不夠,所以就貧困。内生動力的含義就是它能通過給别的部門、别的闆塊提供優質産品、優質服務來獲得富裕,獲得自己建設的資本。

劉守英:切斷以往回村城市化模式

鄉村振興很熱,且彌漫着一種浪漫情懷,這讓做“三農”的人有點擔心。我上周回老家,感到鄉村百姓整體精神面貌與居住條件都有較大的提升,但也有很多值得憂慮:

第一,人。怎麼解決鄉村老人、留守兒童,以及沒在農村種過地的70後農民的困難?

第二,業。農業的問題不解決,農業回報上不去。雖然進行了土地流轉,也進行了規模化,但從事規模化的人越來越内卷。現在農業越來越單一,回報很低,越來越沒有新要素進來做農業。

第三,地。大量土地被占用,主要分兩部分。一是農民的房子蓋在路邊,這是好現象,原來傳統農耕村落的聚落形态開始向交通更便利的方向轉變。二是墳地。現在農村的墳地基本上把原來的菜地都占光了。

第四,村莊。農民過去積累的資本全部回到鄉村去蓋房子。

這四大問題看上去是鄉村問題,實際上是我們城市化模式的問題。城市化模式本質是回村的模式,不管你在城市幹多久,最後還得返鄉回村。

從70後開始,一定要切斷原來的回村城市化模式。40後、50後、60後肯定在鄉村落地養老了,但是如果70後還是不解決他們在城市的生根與在城市的資本積累問題,中國城鄉差别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其次,要重點解決鄉村老人問題。老人的問題不解決,對不住這一代愛地、愛農,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有三個問題:

一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品,農民最需要的是精神寄托和文化生活,現有很多工程與老百姓需求相關性不大。

二是養老供給,地方養老院極其缺乏,完全依賴政府也很難解決。政府和市場如何更好地結合,來解決老人問題?

三是農業的産業革命問題,要解決農業回報低、農業單一化、農業要素組合缺乏的問題,農業需要有一場要素重組的革命,首先是土地問題,其次是農業經營者的成長,再次是農業要素重組。

最後,村莊适度組合。我非常反對大規模的人群集聚,比如以2-3個小隊村莊的集聚來解決聚落的重新分布問題,這在農村是一件大事。也就是說,未來在城市落下來的農民,回來是找鄉愁,而不是回到鄉村繼續看到鄉村的破敗景象發愁,這是不一樣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