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早上,無意中聽到了窗外傳來的蟬鳴聲,一聲高過一聲,心下詫異,似乎很久沒聽見過蟬聲了。也或許是我的疏忽吧,蟬聲是一直在的,隻是我沒注意聽到而已。
天氣不熱蟬是不會出來的,從這點來說,蟬聲似乎也是炎熱的标識。
蟬也叫知了,我們當地方言叫“粘了兒”。
聽,窗外不知哪隻知了率先放開了歌喉,試探性地低聲鳴唱着,不遠處被他喚醒的同伴睜開了睡眼(雌蟬不會叫),馬上跟着附和起來。随着加入的同類越來越多,歌聲也越來越響,基本沒有停歇的時候。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場蟬聲大合奏正式開始,看來一個白天是停歇不了了。
持續的蟬聲給人帶來的是更加的燥熱,也讓人難以安靜下來,心中不免産生了一股憎惡之感。據說蟬的叫聲會持續一個月左右,等着慢慢煎熬吧,也許習慣了就會好了。
想起了童年時期捉蟬的歡欣,那時的好奇心是勝過一切的。
我們會循着蟬聲,尋找到它的落腳點,一個黑色的知了趴在一人高的樹身上,正在聲嘶力竭地鳴叫着。當然這裡指的是大人的身高,我們站在地下是夠不着的。
于是我們放棄這個目标,繼續尋找下一個,另一棵樹上也傳來了持續的叫聲,循聲追尋,一個黑黑的腦袋,扁圓的身子在樹上清晰可見。這個蟬趴的位置是在一個樹桠上,我們可以爬到樹上去捉,手腳輕快的緩爬到它的下邊,手掌就蓋住了它的身子,輕輕握住它的身子兩側,手上的力道要不大不小,用力太小它就會從你手中逃脫飛走。
跳下樹後拿出随身帶來的細線,系住它的兩個翅膀,或牽着細線,或放在手心把玩着,它是不會飛的了,隻會跟在你的身邊抗議似的鳴叫不止。每個人都會捉到一兩隻,我們走到哪裡,身上總會帶着它的叫聲,大人們都在忙碌着,也無暇理會我們的頑皮。
捉知了的過程中,有時候你的手還未到,它不知怎麼的就提前知覺了,忽地尖叫一聲就往上飛走了,我們隻好遺憾地爬下樹來。
知了的翅膀是透明的好看的網狀,“薄如蟬翼”,不就是根據它的纖薄而得來的嗎。
經常在樹上能看見蟬蛻,也就是知了的空殼。所謂“金蟬脫殼”,蟬蛻看起來還是一個完整的軀體趴在樹上,實際上金蟬早就已經飛到别處去了。據說蟬的一生要蛻皮五次,前四次是在地下進行的,我們也經常在地上能看見不大的蟬蛻,第五次才成功的“金蟬脫殼”,蟬的生命真是來之不易。
據說蟬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土裡度過,一呆就是幾年甚至十年,褪去蟬蛻的幼蟲才變成了會飛的蟬,即使變成了會飛的蟬也不過還能再活兩周左右,前赴後繼的是它的龐大的同類。
很早以前就見過有人在樹下挖蟬蛹,說是一種補品,未來得及長上翅膀的蟬蛹早早就被人吃掉了。後來在農貿市場上也看見有賣的,隻是我生來懼怕這些蛹的樣子而不敢下嘴,隻能羨慕那些啥都敢吃的人。
沒有蟬鳴的夏天不是一個完整的夏天。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着夏天……”《童年》裡的這句歌詞訴說着夏天的真實一隅,它讓我們每一個人,又想起了記憶中的一段快樂時光。我們曾經在歌聲裡長大,卻從沒忘卻這首記載着童年的美好的歌。
好久沒聽過鄉間的蟬聲了,不知蟬聲是否依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