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一點:我不是律師!我隻是個熟悉勞動法規、曾經靠自己打赢勞動仲裁官司赢得70多萬賠償金的普通人。同時,我也尊重律師,律師是在需要時能對普通人起很大幫助作用的人。所以這篇文章是從第三方的客觀角度出發的,不偏不倚。
經常有些找我咨詢勞動仲裁問題的網友會問我,他的情況是否需要請律師處理。針對他們的不同情況,我會逐一給出自己的建議。其實,這個問題并不太難于判斷,這篇文章會給予大家答案。
勞動仲裁一般情況下不會太複雜,通常涉及到的法律要素不算太多,我國的勞動法規相對其他法律也比較簡單些。普通的職場人士,即便沒有多少法律基礎,隻要自己肯花時間去研究勞動法,以及花精力去準備仲裁材料和上庭申訴,是能夠應對好大部分的仲裁情況的。但是,不同的人的個人能力不一樣。要想能真正處理好勞動仲裁争議,在某些個人能力方面是有比較高的要求的。所以你得先判斷下以下幾方面的能力,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儲備。
邏輯思維能力
很多人以為既然是上庭仲裁甚至訴訟,那麼最重要的是會說話。其實不然,最重要的首先是邏輯思維。你要有清晰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能夠抓到這個仲裁中關鍵的要點,結合勞動法規,提煉出你的主要論點,然後針對論點做出逐一的對應處理;你得推斷出針對你的論點,對方會做出什麼樣的反駁和應對,然後你該怎麼去回應這些反駁;你還得根據雙方的論點和對應的法律規則,去收集對應的有力證據。
有些人的思維比較發散,什麼都想抓一把,以為說的越多越有利,其實通常隻要抓到仲裁的核心問題針對性處理就行,其他無關核心的内容是沒有幫助的,反而會讓自己思維混亂。
在我接到的不少網友咨詢過程中,會很明顯發現他們對于自己的事情的整理和描述不太清晰,其實内在的根源就是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不算太強,不能很好的由表及裡。這種情況想要依靠自己獨立去上庭仲裁,結果會比較吃虧。
其實勞動仲裁的處理過程就好比查案,你需要抽絲剝繭,抓住關鍵。
學習能力和研究精神
要想打赢勞動仲裁,必須對勞動法規有足夠了解,能夠分析和提煉出涉及自己案件的勞動法相關條例。這些條例可能是分散在勞動法規裡不同地方的,但是互相之間會有關聯關系,你得懂得去組織和聯系,才能提煉出對你案件有力的論點。大部分勞動者是對勞動法規沒有太多認識的,這就需要花點時間和精力去好好研究學習,才能達到應對仲裁的能力要求。
如果說自己平時對勞動法規完全沒有半點認識,遇到勞動糾紛時也不願或者沒能力沒時間去研究學習勞動法規,對于自己的糾紛裡面牽涉到哪些勞動法條例完全沒概念。這種情況,是很難自己去應對的。
文書能力
勞動仲裁其實也就是一種訴訟,輸赢關鍵是看論點和證據,而這些論點和證據都需要在提交給仲裁委的材料裡列出,對于個人的文書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文書表達能力差的話,就沒法很好的将自己的論點和證據展現給仲裁委,從而影響到仲裁委的判斷。而且,這些材料是需要用正規的書面語言來書寫的,不用太過口語化。
經常看法律和警察題材電視劇的小夥伴們,可能會對電視裡那些律師在法庭上唇槍舌劍的情況印象深刻,但可能卻忽略了他們在上庭前做的各種抗辯材料和文書的工作。這些抗辯材料在實際仲裁中起到的作用其實更加大,法官判決的依據更加注重的是書面材料和證據。
對于那些小學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童鞋們來說,這點會比較頭痛。
口頭表達能力
當然,口頭表達能力還是需要的,畢竟是要上庭面對仲裁委和對方律師的質疑,能不能表達好自己的觀點,和對方律師辯論,也是很重要的。隻不過,對比前面幾個能力,這個反而是相對次要些。隻要實際情況是你占了法理,而且你很好的組織歸納了有針對性的論點,并且提交了有力的證據,就基本能勝出仲裁,你說話能力強不強就已經不太有關系了。法官是看法律和證據來判案的。
每個人遇到的勞動糾紛情況不一樣,個人生活工作狀況也不一樣,因此除了看自己是否具備足夠能力之外,還要去分析下自己的客觀情況,看到底是自己處理好還是找律師處理好。
錢錢錢
錢是萬惡之源,也是生存之本。發起勞動仲裁,大多時候是為了公道,但總不能免俗的最終體現在金錢的結果上。在你考慮是否請律師之前,自然也得考慮下自己可能得到的經濟補償和律師費用之間的對比。如果付出比收獲還大,你是否還願意去仲裁?至于律師費要多少,每個個案都會不同,你必須自己去咨詢下律師。收獲能有多少?也得針對每個個案去判斷。
當然,如果你仲裁純粹是想為自己遇到的不公平對待找回公道,不考慮金錢方面的問題,那麼這個問題可以忽略。有的時候,勞動者真的是被欺負到牆角了,該奮起力争的。
個人狀況
勞動仲裁畢竟是需要花費些時間和精力的,仲裁後還可能會出現上訴一審、二審,甚至強制執行的情況,這樣整套下來一般時間都要超過一年。這也就意味着,在這一年多時間裡,你有幾次上庭的需要,以及上庭前準備抗辯材料的工作。雖然真正投入時間精力并不多,但總歸是需要影響幾天你上班時間的。因此,你也得衡量,自己是否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可以去用在仲裁上。如果不行,就還得考慮委托律師來處理。
案件複雜程度
不同的勞動糾紛涉及的内容不同。有些比較簡單,例如隻是争執辭退賠償的處理;有些會綜合了很多個糾紛點,例如又涉及辭退賠償又涉及工傷又涉及工資欠發等等,又例如勞動關系相當複雜難以厘清之類。遇到太複雜的情況,不夠深入了解相關法規的人,會比較難以面面俱到,在争取權益的時候就容易遺漏了某些點。這時如果找專業律師幫忙,會比較有利。
通常一般人遇到被公司莫名辭退或者其他壓榨的情況,都會心生不忿,滿懷怨恨。但偏偏仲裁或打官司,是必須用理性和智慧去應對的,如果感情用事,通常都會下場不佳。所以不要意氣用事,也不要想當然,必須經過周密的研究和慎重的考慮後,再做決定。
到底要不要請律師,你要結合自己的能力和實際狀況兩大方面去綜合考慮。既然決定要勞動仲裁,目标當然就是要勝訴,要勝訴就要找到最有把握的方法。知道自己處理不好的情況下,找一個熟悉勞動法規、經驗充足并且認真負責的律師,會是一個聰明的選擇。
當然,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一輩子可能都上不了一次法庭,有過這種經曆也是給自己的人生添上了一筆與衆不同的印記。坦白說,自己上場打赢官司赢回自己該得權益的感覺,真是特别爽的!
我曾被企業違法辭退,經曆了勞動仲裁、一審、二審到強制執行的全過程,靠自己打赢了公司請的律師團隊,最終拿回我應得的雙倍賠償。大家如果需要深入了解勞動仲裁、勞動糾紛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我已經将自己的真實經曆寫成故事連載發布了出來,大家可以在我的檔案裡找到這些文章,相信肯定能夠幫到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