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家這個角色,自從誕生以來就不是正面形象,資本家是吸血鬼應該是全世界人民都認同的共識。在社會學和經濟學界對于資本家的認識比大衆的“吸血鬼”這一簡單标簽顯然要深刻得多也複雜得多,各大流派都有不同的傾向和态度,即便有的學說極力掩蓋資本主義剝削的事實,但并不妨礙人們對資本的觀感。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是那麼好糊弄的,絕大多數人都更相信自己的經曆和見聞,而不會被為資本主義洗地的專家所洗腦。但是奇怪的是,即便除資本家之外的絕大多數人都天然是資本主義的反對者,然而幾百年來資本主義在西方主流國家卻不但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甚至綠樹長青。文明發展階段論或許可以解釋這一現象,但是事情或許也不是一個“文明階段”能夠說得透徹的。
資本家都是吸血鬼
一:資本主義的基本邏輯資本主義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
沒有資本主義:每人能創造1塊錢的價值,這1塊錢全部是自己的。
初級資本主義:每人能夠創造20塊錢,但是隻能拿到10塊錢,另外10塊錢歸資本家所有。
這時候必然會有勞動者不願意,資本家早就準備好了一套說辭:
第一:本來你隻能掙1塊錢,現在能掙10塊錢了,這不好嗎?
第二:我拿走另外10塊錢,是因為我承擔了風險并且提供了生産資料,這是我應有的收入;
第三:我拿走另外10塊錢,是為了再生産和擴大生産,以便于以後每人每天能夠創造30塊錢40塊錢的價值,到時候你們就能掙20塊錢了。
50%的勞動者會被第一條說服,這是勞動者容易滿足的天性;
其餘30%的勞動者會被第二條說服,這是勞動者善良和天真的本性,當時某種程度上也有道德洗腦的結果。
最後10%會被第三條說服,這些勞動者都有成為資本家的潛質,在社會階層流動性大的社會階段,他們就是資本家預備隊。清醒的人往往不到10%。
但是資本家有些話沒有說,他們當然不可能說的,那就是資本主義的晚期——壟斷資本主義。
壟斷資本主義之前:勞動者創造20塊錢價值,能拿到手10塊錢;勞動者創造50塊錢價值,能拿到10塊錢;勞動者創造100塊錢價值,還是能拿到10塊錢;永遠都是10塊錢,這就是資本的本性,不要相信資本家的鬼話。
為什麼永遠是10塊錢而不是更多也不是更少呢?因為10塊錢剛好夠你的生存、家庭日常開銷以及子女教育。請注意,勞動者的子女在資本家眼裡是“小勞動者”,畢竟人會老勞動力也需要更新。不要以為資本家給你的工資裡面有富餘的錢來讓你用于孩子的教育是出于善良和正義,隻是資本主義以及發展到需要“高素質勞動者”的地步,如果不投資将無法保證下一代勞動者的質量。
對于資本家來說,這個事本質上和花錢更新機器沒有區别。
前壟斷資本主義還好,因為你有可能找到願意給你11塊錢、12塊錢的資本家,這同樣不是因為這些資本家心地善良,而是利益需要;如果壟斷資本主義來得晚,資本家有可能會被競争逼着給勞動者15塊錢甚至20塊錢,資本家之間的競争越激烈,勞動者得到的待遇将越好,但是你祈禱這種競争态勢不要結束。
競争結束就意味着壟斷資本主義,用中國話說叫“店大欺客”。之前得到的好處會慢慢消失,最後回到10塊錢的水平,并且這一次将永遠定格在10塊錢,永遠不會變除非壟斷被打破進入新一輪的競争期。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基本邏輯,它的确能夠創造價值,也能夠讓勞動者獲得比“單幹”更多的收益,但是本質上是剝削。所以,資本主義的基本邏輯其實就給出了一個很難選擇也不難選擇的難題:
幹1塊錢的活得1塊錢,和幹20塊錢的活得10塊錢,你怎麼選?
有意思的是,曆史上的歐洲人居然大多數選擇了1塊錢,然後才有了血腥的圈地運動。
歐洲之外的很多人也選了1塊錢,但是随後他們就會發現以前能夠維持生計的1塊錢慢慢不能糊口了,然後被迫選擇了10塊錢。
其實最嚴重的問題還不是剝削,而是資本主義會傾向于剝奪你和你的子孫後代的晉升機會,當你選擇10塊錢的時候,同時有很大的可能選擇了“代代為奴”,不僅是資本家的奴隸,也是機器的奴隸。這才是資本主義最惡毒之處。
不選擇這10塊錢會死。
最初在給出1塊錢還是10塊錢的選擇題的時候,資本家就已經勝算在握了;最終還有終極武器——不選10塊錢會死。這就是資本主義根深蒂固長盛不衰的根本;知道它無比惡毒,但是無法戰勝它消滅它。
資本家剝削壓榨勞動者漫畫
二:資本主義的詭辯論資本主義運作方式有很高的生産效率這是事實,但是資本主義以剝削為本且以剝削為驅動力,這也是事實。
資本主義的詭辯套路大都是承認第一個事實而抹殺第二個事實,或者誇大第一個事實而掩蓋第二個事實。
最著名的理論大概是亞當斯密《國富論》中的“交換價值理論”,正式學名叫做霍曼斯交換理論,此外還發展出了法國經濟學家薩伊的“效用價值論”、馬歇爾的“供求價值論”,這些理論認為商品的價值來源于交換。
這個詭辯論的水平還是極高的,初聽這一說法覺得不可思議,了解了其論證過程讓大多數人直呼有道理有道理,少數人即便知道這一理論的出發點是錯誤的,論證過程也應該有問題,但是卻很難找到漏洞所在。
有這樣一個很著名的經濟學案例:
這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太陽高挂,街道無人,每個人都債台高築,靠信用度日。
這時,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他進了一家旅館,拿出一張1000元鈔票放在櫃台,說 想先看看房間,挑一間合适的過夜。
就在此人上樓的時候,店主抓了這張1000元鈔,跑 到隔壁屠戶那裡支付了他欠的肉錢。
屠夫有了1000元,橫過馬路付清 了豬農的豬本錢。
豬農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飼料款。
那個賣飼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趕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錢(經濟不景氣,當地的服務業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務)。
有了1000元 ,這名妓 女沖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錢。
旅館店主忙把這1000元放到櫃台上,以免旅客下樓時起疑。
此時那人正下樓來,拿起1000元, 聲稱沒一間滿意的,他把錢收進口袋,走了……這一天,沒有人生産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什麼東西,可全鎮的債務都清了,大家很開心。
這則案例很生動地表述了貨币流通對于市場經濟的重要性,這一立足點自然是沒問題的。但是用于證明“貨币流通價值論”背後的“交換價值論”就不對了,甚至這則案例恰好能在一定程度上證僞“交換價值論”。在這個案例中,交換過程發生了,但是沒有創造出任何實實在在的價值,可見交換是不産生價值的,交換有可能産生“利潤”,但是利潤不是價值,利潤隻是最初已經固化到商品内價值的分配。
交換價值論這一資本主義詭辯所利用的機制就是混淆價值和利潤,用偷梁換柱的手段去掩蓋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是才是真相,勞動是價值唯一的來源。
《國富論》中譯本封面
三:資本主義組織方式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系資本運作方式和資本主義也許要一分為二來看。
資本運作方式作為一則戰術手段來組織高效生産不失為一套好方法,甚至某種程度上它長期有效甚至永遠實用,下面我們來論證這個問題。
上文提到的亞當斯密《國富論》是經濟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如果要謙虛一點可以加上個之一。雖然我們認為它後半部分重點論述的“價值交換理論”不對,但是不妨礙它的崇高地位,而它最了不起的地方之一在于提出并論證了“分工”和“市場”對經濟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此後站在亞當斯密肩膀上的一群奠定工商業文明基礎人的人闡明并實踐證明了“高效率組織形式”的幾個基本要素。
原動力要素:利益導向。逐利是人的本性,隻有有利可圖才會有動力。資本主義國家保障這一要素的對策是“承認私有制”;但是在資本主義框架性承認私有制必然意味着承認剝削和壟斷,這樣的模式短期内能夠維系社會高效率運轉,但是長期必然會出問題嚴重戕害高效率。
技術要素:分工協作。高度精細的分工能夠最大化的開發和利用勞動力,這一點亞當斯密論述相當完備不必贅述;但是亞當斯密當時顯然不會預見分工可以精細到如今這種程度的。在他當時的分工水平實際上不存在協作上的問題,而如今随便一件商品可能都涉及到全球幾十家公司上千個工序,甚至于這種跨國跨洲的協作使得物流都成為了協作的一個環節,建立在分工基礎上的協作如今一件變成了件技術難度極高的組織技術。目前無法預料分工協作這一法寶會不會遇到天花闆,但是有一點不好的東西已經能夠看到,資本主義尤其是壟斷資本主義為了保護自身利益有破壞分工協作的傾向,目前的美國、英國反全球化政策已經在對此造成戕害了。
進化要素:競争叠代。競争是進步必不可缺的條件,至少是快速進步必不可少的條件。在經濟邏輯中,競争的壓力是更新技術、更新生産條件的最大動力,隻有通過技術等方面的進步提高生産效率壓低成本才能在競争中獲得生存優勢,而且這種競争是永無休止的,因此得以持續不斷的推進文明進步。如果沒有競争,擴大生産就隻會是量的擴大,很難産生有價值的新現象,社會也就會是一潭死水。競争有利于高效率,但是競争幾乎一定會有一個死局——壟斷,壟斷就意味着競争結束,而且理論上來說壟斷是遲早的事情,或許可以延緩但是無法避免。所以這裡又是一個難題。
上面提到的三個要素都是資本運作方式具備的,因此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資本組織方法是有利于高效率的;但是同樣在這三個要素上面可以看到,資本主義卻最終會戕害高效率。
所以,對于工商業文明的實踐成果我們需要一分為二地看待,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階段實踐出的運作方式本質上隻是一種“技術手段”,與資本主義是兩回事。
我們應該适當承認利益導向,但是堅決反對利益為唯一導向,堤防壟斷和寡頭出現;我們堅決倡導更精細地分工和更高效更深入地協作,順應并引導全球化的開放潮流;我們鼓勵競争但是同時把控生态,嚴防因為壟斷而讓競争态勢消失。
我們堅持,資本主義是血腥罪惡的,但是人類文明在資本主義階段确實實踐探索出了一套很好的組織方法,我們應該批判性繼承它。資本主義通通掃進曆史的垃圾堆,好的方法必須繼承并在未來的文明建設中發揮其應該發揮的作用。
不管白貓黑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