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是一個家族的大事。
如今的00後、10後,他們的父母大多是80、90後,從小在互聯網的影響下長大,所以思維更加開放,喜歡追求個性,給孩子取名也希望标新立異,避免大衆化。
除了會選擇一些寓意深刻又特别的字以外,還會在姓名上下功夫,一些“僞複姓”的名字悄然興起,特别是在10後中流行得比較多。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僞複姓”名字成主流?何為“僞複姓”?
它其實指的是把父親的姓和母親的姓相結合,組成姓的複姓,最終的名字以四個字居多。
家長們給孩子取這類名字的本意通常分為三類:
1、如今追求男女平等,孩子是爸媽愛情見證的共同産物,所以最終的“冠名權”也得兩人同時擁有,這樣才算是公平。
2、“僞複姓”象征了年輕一代的父母們對潮流、個性化事物的追求,普通的取名方式已經顯得有些LOW。
3、如今的小孩太多了,大部分都是兩個字或者三個字,而且能用的、好聽的字隻有那幾個,為了讓孩子以後不跟别人重名,得取一個有個性的名字,用爸媽姓的四個字的名字,一聽起來就霸氣側漏,而且”查重率“較低。
“僞複姓”聽起來洋氣,實際上可能給孩子帶來麻煩以上這些理由,聽起來似乎都挺合理,而且大家也要尊重别人的起名自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與傳統意義上的複姓(慕容、歐陽、上官、司徒等)不同,有些用“僞複姓”造出來的名字,聽起來特别生硬别扭,缺少美感,甚至還可能誤撞“諧音梗”。
例如,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叫“吳李取鬧”,就直接撞了“無理取鬧”的諧音,甚至還有“許多金子”“倪羅飄雪”等聽起來有些繞口的名字。
等孩子以後接觸别人,在做自我介紹時,可能就會被别人取笑或者重點關注,進而影響到他們的自尊心。
所以,即使是想給孩子們取“僞複姓”的名字,也可以多多商榷,如何組合才能更好聽,而且又有寓意。
當然,除了“僞複姓”,還有一些取名方式也要反複推敲,不要一時沖動,以免日後後悔。
孩子取名禁忌1、忌取生僻字
例如燊、嬫、篪、赟,這些字你認識幾個?
或許有些父母是覺得這類名字能夠彰顯自己有文化,而且又不容易撞名,殊不知,這類名字給孩子帶來的麻煩要遠比益處要多得多。
一來,生僻的字詞往往會導緻老師或者同學們不知道如何叫你家孩子,就怕不留神就叫錯,所以有時候可能會用“喂”“這位同學”等來代替。或者為了避免尴尬,不太願意點他的名,以至于孩子們感覺到自己被冷落、無視,容易打擊到他的自信心。
二來,這類字的筆畫比較多,孩子們年紀還小的時候,可能不太容易輕易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對寫字的積極性。而且在考試答題時也不占優勢,一個名字就要寫一分鐘。
最後,有些生僻字電腦上可能還不能收錄,孩子以後辦身份證或者護照時,可能識别不出這個字,進而引起很多麻煩。
之前就有一位高考考生在報名系統登記時,因為名字生僻,詞庫搜索不出來,隻能緊急跑去派出所改名字,申請臨時身份證,才趕上了報名截止日期。求這位考生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誰能想到一個名字差點就讓自己錯過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試呢。
2、忌用諧音梗
例如杜子騰(肚子疼)、嶽經(月經)、韋君子(僞君子)。
這些名字可能拆開來看,都沒什麼太大的毛病,可組合着念一念,就總有些奇奇怪怪,感覺哪些有些不對勁。
所以父母們在給孩子取名時,不要隻顧着美觀雅緻,也可以多讀幾遍聽一下。
3、忌嘩衆取寵
例如取一個搞怪、惡俗的名字,類似王者榮耀、高富帥、白富美、魔仙女王等等。
聽起來并不覺得可愛,所以不要為了自己的一時沖動,用孩子的未來去買單,畢竟姓名涉及到很多東西,以後想要改名也挺麻煩,而且即使改名成功,戶口本上也留着“曾用名”,每看一次都覺得羞恥,估計小孩長大懂事也會忍不住埋怨父母。
【總結】
我們是曆史悠久的國家,對名字的重視程度由來已久,所以父母們在取名時還是需要三思,不要因為自己想要特殊,就給孩子取一些奇葩的名字,這樣無論是對孩子的未來還是你們的親子關系,都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